钒离子液流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36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钒离子液流蓄电池,传统的铅酸、镍镉等蓄电池因功率和能量强烈地依赖于极板面积和活性物质等的量,且使用寿命短、充放电时间长、污染大。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领域中的液流电池技术,在电化学原理上,以液态的钒离子为活性物质,使不同化合价的钒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贮存或释放电能,耐深充深放、寿命长,并且是一种清洁的贮能装置,应用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钒离子液流蓄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的液流电池,特别是一种钒离子液流蓄电池。                        
技术介绍
现有蓄电池大多因活性物质的软化、脱落等问题而导致电池失效,因其活性物质均为固态,如铅酸蓄电池阳:二氧化铅、阴:海绵铅。它们制造方式为:金属铅磨成粉后加水加硫酸调制成铅膏,然后涂敷在铅板栅上,通过固化、干燥、化成等工序后,阳阴极分别生成二氧化铅(PbO2)、海绵铅(Pb),这些活性物质必须与铅板栅牢牢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它们发生能量转换时起到电子输送的目的。从其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中伴随着反应物质的状态变化,而三种固体物质的的密度又各不相同,PbO2为9.375g/cm3、Pb为11.35g/cm3、PbSO4为6.2g/cm3,所以在充放电过程中就会有显著的体积变化,尤其在深充深放时更明显,这种体积变化极容易造成电池的活性物质软化、脱落,一般蓄电池经过几百次充放电循环后就会失效。现有蓄电池因活性物质为固态,活性物质、电极与电解液必须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它输出的功率及所贮存的能量受极板表面积、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钒离子液流蓄电池,其特征在于:由两个电解液池和若干层的电池单元组成,电解液池分别盛放阳、阴极钒离子电解液,所述的若干层电池单元叠加在一起,每个电池单元由双极性电极、毡膜、流动框架、隔膜、流动框架、毡膜、双极性电极依次叠加而成,隔膜将单电池分开成阳、阴两个半单元;每个电解液池配有一个泵,以密封管道与每一个半单元相连;流动框架为密封管道流经每个半单元的通道,将阳、阴电解液池分别与阳阴半单元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钒离子液流蓄电池,其特征在于:由两个电解液池和若干层的电池单元组成,电解液池分别盛放阳、阴极钒离子电解液,所述的若干层电池单元叠加在一起,每个电池单元由双极性电极、毡膜、流动框架、隔膜、流动框架、毡膜、双极性电极依次叠加而成,隔膜将单电池分开成阳、阴两个半单元;每个电解液池配有一个泵,以密封管道与每一个半单元相连;流动框架为密封管道流经每个半单元的通道,将阳、阴电解液池分别与阳阴半单元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离子液流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电解液含8-10mol/L的H2SO4及1~2mol/L的(VO2)2SO4溶液,余量为水;阴极电解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江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丰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