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电极片制备用部件及电池电极片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27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在金属箔制芯材1的长度方向未设有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的不连续露出部7的两幅端部的至少一方,设置厚度与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大致相等的加压辊通过接续部8,无需使制造线复杂化而可靠防止金属箔制芯材的断裂,并使制造线顺利运转,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削减设备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电极片及电池电极片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状的金属箔制芯材的至少上下任一面上沿长度方向不连续地设置多个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电池电极片及电池电极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如锂电池正极材料那样电池电极以往在铝箔或铜箔等的金属箔集电体即金属箔制芯材上涂敷电极混合物即正极活性物质(LiCoO2)并干燥后,用具备加压辊的辊压装置加压成形来提高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体密度。在图1及图2中示出在金属箔制芯材上涂敷如正极活性物质那样的电极活性物质,并干燥后形成的电池电极片。图中,1是铝箔等的金属箔集电体即大致同一宽度的带状金属箔制芯材,2是在金属箔制芯材1的上下面以面状涂敷正极活性物质等的电极活性物质后干燥的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由金属箔制芯材1及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形成电池电极片3。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在金属箔制芯材1的长度方向以一定尺寸不连续地设置。在图3及图4示出将图1及图2所示的电池电极片3用辊压装置的加压辊加压成形的状态,图中,4是具备上下一对加压辊5、6的辊压装置。电池电极片3在通过加压辊5、6之间的过程中加压成形,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被压缩,其体密度上升。作为在金属箔制芯材上涂敷电极活性物质的传统技术有专利文献1,作为用辊压装置的加压辊加压成形并使电极活性物质的体密度上升的传统技术有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7490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701号公报专利技术的公开但是,如图3及图4所示,将在长度方向不连续地设有多个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的金属箔制芯材1用辊压装置4的加压辊5、6加压成形以提高电极活性物质的体密度时,加压辊5、6通过金属箔制芯材1的长度方向的未设有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的不连续露出部7的过程中,该加压辊5、6会落入金属箔制芯材1的不连续露出部7而击打金属箔制芯材1,会使该金属箔制芯材1断裂,存在因制造线停止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的问题。为防止所述金属箔制芯材1的断裂,在辊压装置4的入侧与出侧设置低张力赋予装置,可向金属箔制芯材1赋予低张力,但在这种情况下,有制造线复杂化、设备费用增多的缺点。本专利技术鉴于有关实情,提供无需使制造线复杂化而能可靠防止金属箔制芯材的断裂,并可使制造线顺利运转,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削减设备费用的电池电极片及电池电极片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电极片,用加压辊将带状且至少上下任一面长度方向不连续地设有多个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金属箔制芯材加压成形来形成,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箔制芯材的长度方向未设有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不连续露出部的两幅端部的至少一方,设置厚度与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大致相等的加压辊通过接续部。在所述电池电极片中,最好将加压辊通过接续部用与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相同的电极活性物质形成。又,在所述电池电极片中,可将加压辊通过接续部与相邻的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幅端连续地设置,或者可将加压辊通过接续部与相邻的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幅端相隔预定间隔地设置。-->而且,在所述电池电极片中,最好将加压辊通过接续部比金属箔制芯材的两幅端部的切边线靠幅端侧设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电极片的制造方法,是用加压辊将带状且至少上下任一面长度方向不连续地设有多个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金属箔制芯材加压成形来形成的电池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箔制芯材的长度方向未设有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不连续露出部的两幅端部的至少一方,设置厚度与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大致相等的加压辊通过接续部,用加压辊将设有该加压辊通过接续部的金属箔制芯材加压成形来制造电池电极片。在所述电池电极片的制造方法中,最好将加压辊通过接续部用与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相同的电极活性物质形成。又,在所述电池电极片的制造方法中,可将加压辊通过接续部与相邻的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幅端连续地设置,或者可将加压辊通过接续部与相邻的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幅端相隔预定间隔地设置。而且,在所述电池电极片的制造方法中,最好将加压辊通过接续部比金属箔制芯材的两幅端部的切边线靠幅端侧设置。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电极片及电池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得到无需使制造线复杂化而能可靠防止金属箔制芯材的断裂,并可使制造线顺利运转,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削减设备费用的优异效果。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一例传统电池电极片及电池电极片的制造方法的平面图。图2是图1的II-II方向向视图。图3是用辊压装置加压成形电池电极片的状态侧视图。图4是图3的IV-IV方向向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平面图。-->图6是图5的VI-VI方向向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图。图8是图7的VIII-VIII方向向视图。(符号说明)1金属箔制芯材,2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3电池电极片,4辊压装置,5加压辊,6加压辊,7不连续露出部,8加压辊通过接续部,L切边线。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图5及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图中,采用与图1~图4相同的符号的部分表示同一物,基本结构与图1~图4所示的传统结构相同,但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如图5及图6所示,在金属箔制芯材1长度方向的未设有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的不连续露出部7的两幅端部,设置其厚度大致与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相等的加压辊通过接续部8。在本实施例的场合,所述加压辊通过接续部8由与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相同的电极活性物质形成,并设成与相邻的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的幅端连续。另外,在电池电极片3加压成形后,进行按预定尺寸切除金属箔制芯材1的两幅端部的切边,所述加压辊通过接续部8比金属箔制芯材1的两幅端部的切边线L靠幅端侧设置。接着,说明上述实施例的动作。在用辊压装置4的加压辊5、6加压成形在长度方向不连续地设有多个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的金属箔制芯材1来提高电极活性物质的体密度时,加压辊5、6通过金属箔制芯材1的长度方向上未设有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的不连续露出部7的过程中,该加压辊5、6压垮加压辊通过接续部8并乘上该加压辊通过接续部8,因此避免-->以往所述加压辊5、6落入金属箔制芯材1的不连续露出部7而击打金属箔制芯材1,使该金属箔制芯材1断裂的情况,且无需停止制造线,也不用担心生产效率下降。又,即使不像以往在辊压装置4的入侧和出侧设置低张力赋予装置来向金属箔制芯材1赋予低张力,也能防止金属箔制芯材1的断裂,因此不使制造线复杂化而避免设备费用的提高。还有,在本实施例的场合,所述加压辊通过接续部8设于不连续露出部7的两幅端部,但仅在不连续露出部7宽度方向的一边端部设置也有效使加压辊5、6不会击打金属箔制芯材1。又,所述加压辊通过接续部8可用与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不同的材料形成,但如本实施例那样,如果用与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相同的电极活性物质形成,在金属箔制芯材1上涂敷电极活性物质而设置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2的过程中,可同时设置加压辊通过接续部8,无需另外的设置该加压辊通过接续部8的工序。而且,在电池电极片3加压成形后,进行按预定尺寸切除金属箔制芯材1的两幅端部的切边,不连续露出部7无需为连接电极线等而露出,但在本实施例的场合,所述加压辊通过接续部8比金属箔制芯材1的两幅端部的切边线L靠幅端侧而设置,在切边后被切除,因此无需担心会妨碍电极线等连接到不连续露出部7。这样,能可靠地防止金属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电极片,用加压辊将带状且至少上下任一面长度方向不连续地设有多个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金属箔制芯材加压成形来形成,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箔制芯材的长度方向未设有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不连续露出部的两幅端部的至少一方,设置厚度与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大致相等的加压辊通过接续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4-21 125523/20041.一种电池电极片,用加压辊将带状且至少上下任一面长度方向不连续地设有多个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金属箔制芯材加压成形来形成,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箔制芯材的长度方向未设有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不连续露出部的两幅端部的至少一方,设置厚度与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大致相等的加压辊通过接续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将加压辊通过接续部用与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相同的电极活性物质形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将加压辊通过接续部与相邻的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幅端连续地设置,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将加压辊通过接续部与相邻的电极活性物质被覆部的幅端相隔预定间隔地设置。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将加压辊通过接续部比金属箔制芯材的两幅端部的切边线靠幅端侧设置。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将加压辊通过接续部比金属箔制芯材的两幅端部的切边线靠幅端侧设置。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将加压辊通过接续部比金属箔制芯材的两幅端部的切边线靠幅端侧设置。8.一种电池电极片的制造方法,用加压辊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添信广
申请(专利权)人: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