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506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和及其制造方法,该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的特征在于,由Li-A-O类(其中,A为选自Mn、Fe、Co以及Ni中的金属元素的一种以上)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的集合体构成,在该锂复合氧化物中,含有20~100ppm(以质量计)的P,除去上述必需成分,杂质元素的总含量为2000ppm以下,其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向该碳酸锂悬浊液中加入选自Mn、Fe、Co和Ni中的金属元素的一种以上的金属盐溶液,同时添加少量磷酸,使Li-A-O类复合氧化物粒子中的P含量为20~100ppm(以质量计),将由此得到的碳酸盐过滤、清洗、干燥之后氧化,形成含有20~100ppm(以质量计)的P的Li-A-O类复合氧化物粒子的集合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该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烧结性优良,并且可以发挥充分的电池特性。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高能量密度电池,对非水系锂二次电池的需求急增。该锂二次电池由正极、负极以及介于两电极之间用于保持电解质的隔膜,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作为正极和负极,一般使用活性物质、导电材料、粘结材料以及根据需要向分散介质中混合、分散增塑剂的料浆,该料浆由金属箔或金属筛网等集电体负载。这其中,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具有代表性的是锂和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特别是钴类复合氧化物、镍类复合氧化物、锰类复合氧化物。这些锂复合氧化物,一般是通过将作为主体元素的化合物(Mn、Fe、Co、Ni等的碳酸盐、氧化物)和锂化合物(碳酸锂等)以一定比例混合,将其进行热处理(氧化处理)而合成(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但是,在制造工序中必然会向这些锂复合氧化物中混入而使其含有很多Na、S等杂质元素,因此是影响烧结性和组成稳定性以及电池特性(速率特性)变差的原因。由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锂二次电池材料,其是向碳酸锂悬浊-->液中加入选自Mn、Co、N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Li-A-O类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的集合体构成,其中,A为选自Mn、Fe、Co以及Ni中的金属元素的一种以上,在该锂复合氧化物中,以质量计含有20~100ppm的P,除去上述必需成分,杂质元素的总含量为2000pp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11-2 318718/2004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Li-A-O类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的集合体构成,其中,A为选自Mn、Fe、Co以及Ni中的金属元素的一种以上,在该锂复合氧化物中,以质量计含有20~100ppm的P,除去上述必需成分,杂质元素的总含量为2000ppm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除去必需成分,杂质元素的总含量为2000ppm以下,并且以质量计,元素周期表第1族元素合计为300ppm以下,元素周期表第2族元素合计为600ppm以下,除去元素周期表的必需成分以外,过渡金属以及第12族元素合计为200ppm以下,元素周期表第13族元素合计为100ppm以下,元素周期表第14族元素合计为300ppm以下,元素周期表第15族元素合计为200ppm以下。3.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碳酸锂悬浊于水中,然后向所述碳酸锂悬浊液中加入选自Mn、Fe、Co和Ni中的金属元素的一种以上的金属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梶谷芳男田崎博
申请(专利权)人:日矿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