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496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包含:    金属活性材料颗粒;    纤维状金属颗粒;和    碳质材料,其用于覆盖金属活性材料颗粒和纤维状金属颗粒并使它们彼此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包括碳质材料的负极活性材料,其当包含在电池内时通过使碳质材料结合和覆盖金属活性材料颗粒和纤维状金属颗粒以抑制体积变化能够改善电池循环特性,以及涉及该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获得高电压和高能量密度,已对使用锂化合物作为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深入地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具体地,在早期,由于高电池容量,金属锂已成为深入研究的主题,其中锂作为最突出的负极材料获得了很大的关注。但是,当使用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时,大量锂以枝状晶体形式沉积在负极表面,其可降低充电和放电效率或导致负极和正极之间的内部短路。另外,锂对热或冲击非常敏感且由于其不稳定性(即高反应性)而容易爆炸,这已抑制了其商业化。为了消除使用这种传统金属锂的上述问题,已提出了使用碳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的方法。碳负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使得电解液中存在的锂离子在充电和放电循环期间嵌入到具有晶格结构的碳质负极和从中脱嵌,而无需使用金属锂,这被称为“摇椅型”负极。碳质负极通过克服与金属锂有关的各种缺点已对于锂电池的广泛使用带来了巨大贡献。但是,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包含:金属活性材料颗粒;纤维状金属颗粒;和碳质材料,其用于覆盖金属活性材料颗粒和纤维状金属颗粒并使它们彼此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包含:金属活性材料颗粒;纤维状金属颗粒;和碳质材料,其用于覆盖金属活性材料颗粒和纤维状金属颗粒并使它们彼此结合。2、权利要求1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该纤维状金属颗粒的纵横比(长度/直径)为1∶2~1∶200。3、权利要求1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该纤维状金属颗粒的电阻率小于20×10-8Ωm。4、权利要求1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每个该纤维状金属颗粒的直径均小于1000nm。5、权利要求1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该金属活性材料颗粒包括选自Si、Sn、Al、Ge、Pb、Bi、Sb和其组合的至少一种。6、权利要求1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该纤维状金属颗粒为金属棒或金属管的形式。7、权利要求1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该纤维状金属颗粒由金属、金属合金、或金属-碳复合材料制成。8、权利要求7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该纤维状金属颗粒包括选自Co、Ni、Cu、Ag、Pt、Mg、Au、Ti、Fe、Zn、Mo、W、Mn、Cr、Al、Sn和Pb的至少一种金属。9、权利要求1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该碳质材料是通过碳化选自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圭成咸龙男金翰秀林东民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