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的轴承铆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65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3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的轴承铆合结构,包括螺杆、密封圈、轴承,还包括一支撑轴套、一压入轴套,支撑轴套外周呈阶梯状,支撑轴套的大径段上套有一密封圈,小径段上套有一轴承,轴承由支撑轴套的轴肩限位,支撑轴套小径端的端口设有锥孔,压入轴套的一端为锥形,用于与支撑轴套的锥孔配合,另一端设有限位凸台,支撑轴套、压入轴套依次套在螺杆一端的光杆段上,轴承一部分套在支撑轴套上,另一部分套在压入轴套上,螺杆的光杆段上设有一环形槽,环形槽位于压入轴套与支撑轴套的相邻处,用于给压入轴套的压铆预留空间,通过压铆,使压入轴套、支撑轴套与螺杆的光杆段形成过盈固定,轴承内圈与压入轴套、支撑轴套形成过盈固定。支撑轴套形成过盈固定。支撑轴套形成过盈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的轴承铆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动尾门撑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的轴承铆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发展,电动尾门撑杆的防水要求也逐渐提高,其中电动尾门撑杆中螺杆处的密封是提高电动尾门撑杆防水性能、保证安装在保护壳内的驱动电机正常工作的关键。目前,是通过密封圈与垫圈9配合实现密封,如图5所示。实际生产过程中,这种结构的装配顺序是,先将密封圈预装到螺杆上,再将垫圈9压铆到螺杆上,再将轴承压铆到螺杆上,与垫圈9并排,再将止动轴套10压铆到螺杆上,使止动轴套10、轴承、垫圈9并排排列在螺杆上,然后再将密封圈装配到垫圈上。这种密封结构的装配工艺,需要进行三次压铆,装配过程复杂,生产工时较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的轴承铆合结构,能够简化装配过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的轴承铆合结构,包括螺杆、密封圈、轴承,还包括一支撑轴套、一压入轴套,所述支撑轴套外周呈阶梯状,支撑轴套的大径段上套有一密封圈,小径段上套有一轴承,所述轴承由支撑轴套的轴肩限位,支撑轴套小径端的端口设有锥孔,所述压入轴套的一端为锥形,用于与支撑轴套的锥孔配合,另一端设有限位凸台,支撑轴套、压入轴套依次套在螺杆一端的光杆段上,支撑轴套的大径端由螺杆的螺纹段限位,支撑轴套的小径端与压入轴套的锥形端相邻,所述轴承一部分套在支撑轴套上,另一部分套在压入轴套上,所述螺杆的光杆段上设有一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压入轴套与支撑轴套的相邻处,用于给压入轴套的压铆预留空间,通过压铆,压入轴套的锥形端被压铆进支撑轴套的锥孔中,使压入轴套、支撑轴套与螺杆的光杆段形成过盈固定,轴承内圈与压入轴套、支撑轴套形成过盈固定,轴承的一端由支撑轴套的轴肩限位,另一端由压入轴套的限位凸台限位。
[0005]压铆前,所述压入轴套、支撑轴套与螺杆的光杆段间隙配合,压铆后,压入轴套、支撑轴套与螺杆的光杆段过盈配合。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螺杆、密封圈、轴承,还包括一支撑轴套、一压入轴套,所述支撑轴套外周呈阶梯状,支撑轴套的大径段上套有一密封圈,小径段上套有一轴承,所述轴承由支撑轴套的轴肩限位,支撑轴套小径端的端口设有锥孔,所述压入轴套的一端为锥形,用于与支撑轴套的锥孔配合,另一端设有限位凸台,支撑轴套、压入轴套依次套在螺杆一端的光杆段上,支撑轴套的大径端由螺杆的螺纹段限位,支撑轴套的小径端与压入轴套的锥形端相邻,所述轴承一部分套在支撑轴套上,另一部分套在压入轴套上,所述螺杆的光杆段上设有一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压入轴套与支撑轴套的相邻处,用于给压入轴套的压铆预留空间,通过压铆,压入轴套的锥形端被压铆进支撑轴套的锥孔中,使压入轴套、支
撑轴套与螺杆的光杆段形成过盈固定,轴承内圈与压入轴套、支撑轴套形成过盈固定,轴承的一端由支撑轴套的轴肩限位,另一端由压入轴套的限位凸台限位。这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的轴承铆合结构,只需进行一次压铆,即将压入轴套的锥形端压铆进支撑轴套的锥孔中,使压入轴套的锥形端发生变形,最终压入到螺杆的环形槽和支撑轴套的锥孔之间,支撑轴套、压入轴套受到轴向的力发生变形,使得支撑轴套、压入轴套的轴孔缩小、外周扩大,压入轴套、支撑轴套的轴孔与螺杆的光杆段形成过盈配合,轴承内圈与压入轴套、支撑轴套形成过盈配合,这样使得装配过程得到了大大简化,缩短了生产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压铆前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压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压入轴套压铆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压入轴套压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现有的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的轴承铆合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技术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的轴承铆合结构的一种实施例:
[0014]参见图1

图4,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的轴承铆合结构,包括螺杆1、密封圈2、轴承3,所述密封圈2采用橡胶材质,还包括一支撑轴套5、一压入轴套4,所述支撑轴套5外周呈阶梯状,支撑轴套5的大径段上套有一密封圈2,小径段上套有一轴承3,所述轴承3由支撑轴套5的轴肩限位,支撑轴套5小径端的端口设有锥孔,所述压入轴套4的一端为锥形,用于与支撑轴套5的锥孔配合,另一端设有限位凸台7,本实施例中,压入轴套4的外周呈阶梯状,限位凸台7为压入轴套4的大径段,压入轴套4的小径端设置成锥形。支撑轴套5、压入轴套4依次套在螺杆1一端的光杆段上,支撑轴套5的大径端由螺杆1的螺纹段限位,所述螺杆的螺纹段直径大于光杆段直径,以便给支撑轴套5的大径端限位。支撑轴套5的小径端与压入轴套4的锥形端相邻,所述轴承3一部分套在支撑轴套5上,另一部分套在压入轴套4上,所述螺杆1的光杆段上设有一环形槽6,所述环形槽6位于压入轴套4与支撑轴套5的相邻处,用于给压入轴套4的压铆预留空间,通过压铆,压入轴套4的锥形端被压铆进支撑轴套5的锥孔中,使压入轴套4、支撑轴套5与螺杆1的光杆段形成过盈固定,轴承3内圈与压入轴套4、支撑轴套5形成过盈固定,轴承3的一端由支撑轴套5的轴肩限位,另一端由压入轴套4的限位凸台7限位。这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的轴承铆合结构,只需进行一次压铆,即将压入轴套4的锥形端压铆进支撑轴套5的锥孔中,使压入轴套4的锥形端发生变形,最终压入到螺杆的环形槽6和支撑轴套5的锥孔之间,支撑轴套5、压入轴套4受到轴向的力发生变形,使得支撑轴套5、压入轴套4的轴孔缩小、外周扩大,压入轴套4、支撑轴套5的轴孔与螺杆1的光杆段形成过盈配合,轴承3内圈与压入轴套4、支撑轴套5形成过盈配合,这样使得装配过程得到了大大简化,缩短了生产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5]本技术的装配过程是,先将密封圈2套在支撑轴套5上,再将支撑轴套5套在螺杆1的光杆段上,并由螺杆1的螺纹段轴向限位,再将轴承套在支撑轴套5上,然后再将压入
轴套4套在螺杆上与支撑轴套5并排,此时,所述压入轴套4、支撑轴套5与螺杆1的光杆段间隙配合,轴承3内圈与压入轴套4、支撑轴套5间隙配合,随后对压入轴套4进行压铆,压铆方向如图1所示,螺杆1的另一端固定在工装8中,压铆时,工装8提供一个反作用力,使压入轴套4的锥形端发生变形,最终压入到螺杆的环形槽6和支撑轴套5的锥孔之间,使压入轴套4、支撑轴套5与螺杆1的光杆段形成过盈固定,轴承3内圈与压入轴套4、支撑轴套5形成过盈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的轴承铆合结构,包括螺杆(1)、密封圈(2)、轴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轴套(5)、一压入轴套(4),所述支撑轴套(5)外周呈阶梯状,支撑轴套(5)的大径段上套有一密封圈(2),小径段上套有一轴承(3),所述轴承(3)由支撑轴套(5)的轴肩限位,支撑轴套(5)小径端的端口设有锥孔,所述压入轴套(4)的一端为锥形,用于与支撑轴套(5)的锥孔配合,另一端设有限位凸台(7),支撑轴套(5)、压入轴套(4)依次套在螺杆(1)一端的光杆段上,支撑轴套(5)的大径端由螺杆(1)的螺纹段限位,支撑轴套(5)的小径端与压入轴套(4)的锥形端相邻,所述轴承(3)一部分套在支撑轴套(5)上,另一部分套在压入轴套(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宇杜棋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