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蓄电组件和容纳蓄电装置及用于冷却所述装置的冷却剂 的壳体构成的车辆蓄电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安装有所述蓄电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经对诸如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之类的各种电机驱动车 辆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并且对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二次电用作驱动电机驱动车辆的电源或用作辅助电源的电源要求具备高电力 密度。作为这种电源中的一个,已知一种由电池组件和容器构成的蓄电装 置,该电池组件由串联或并联的多个单电池组成,该容器容纳电池组件和 用于冷却电池组件的冷却剂。该容器由在上侧开口的容器本体和覆盖所述 开口的盖构成,该盖用紧固件固定在该容器上。通常,在各单电池上设有气体释放阀。该阀被用于排出在单电池过充电时电解液的电解等所产生的气体,防止单电池的内压过度升高。由于从各单电池中排出的气体,容器的内压升高。因此,需要容器的 耐压强度高。然而,如果增加容器的厚度以增加其耐压强度,则其重量也 相应地增加,使得蓄电装置的尺寸变大,重量变重。因此,有必要将容器 内的气体释放至外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 2005-71674 (JP-A-2005-7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蓄电装置(1,100),包括: 蓄电组件(12); 冷却剂(23),所述冷却剂用于冷却所述蓄电组件(12); 壳体(13,14),所述壳体具有供所述冷却剂(23)注入所述壳体(13,14)的冷却剂入口(13b),并容纳所述冷却剂(23)和所述蓄电组件(12); 气体排出管(15),所述蓄电组件(12)产生的气体通过所述气体排出管从所述壳体(13,14)排出至车辆的乘员舱或行李舱的外部;以及 第一压力释放阀(16a),所述第一压力释放阀设于所述冷却剂入口(13b)处,并且当所述蓄电组件(12)产生气体时,所述壳体(13,14)内的压力通过所述第一压力释放阀释放至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