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容量、生产性优异的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锂二次电池由于是高电压、高能量(energy)密度,因此,作为便携式设 备等的驱动电源等的需求具有增大的倾向。现在,作为该锂离子(lkhiumion) 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主要使用容量大、可逆性也好的碳质材料。现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随着应用设备的改良而要求更高的容量。因此, 一直在研究提高电极密度、填充活性物质、增大电池的容量密度的方法(例如, 专利文献l)。如专利文献1公开所示,通过使电极高密度化,可以实现锂二 次电池的高容量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954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可是,专利文献l所公开的锂二次电池中,作为负极, 一直使用将含有碳 质材料等活性物质与粘合剂(binder)的多孔质的负极合剂层形成于集电体表 面的电极等。并且,这样的锂二次电池可以经过如下工序来制造例如,将所述那样的 负极与正极(例如,具有多孔质的正极合剂层的正极)夹着隔膜(separator) 进行重合来构成层叠电极体,或进一步将其巻绕成螺旋状构成巻绕电极体等, 将这样的电极体装填入封装体内之后,在注入电解液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具有的负极在负极集电体的单面或双面上形成含有碳质材料的负极合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合剂层的密度为1.7g/cm↑[3]以上,并且,根据水银孔度计测定的细孔径的众数为0.9μm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舆石真弓,石川卓志,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