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导体和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92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离子传导性、几乎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由此可以改善安全性的离子导体。作为包含电解质的第一流体F1,包含具有离子传导性的离子固体和用于分散离子固体的分散介质的离子导体流过在燃料电极(10)与氧电极(20)之间的电解质通道(30)。尽管是固体分散溶液,但是离子传导性也很高。此外,在其中分散介质根据环境变化蒸发的情况下,仅残留离子固体。从而,不存在腐蚀周围部件的可能性,因此安全性很高。作为离子固体,离子交换树脂如苯乙烯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聚全氟烷基磺酸基树脂是优选的。离子导体是通过将15wt%的离子交换树脂与作为分散介质的水混合并通过球磨机粉碎混合物而制备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于诸如将曱醇直接供给到燃料电极以发生反应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电化学装置的离子导体、以及 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表示电池特性的指标包括能量密度和输出密度。能量密度是每 单位质量的电池的能量积累量。输出密度是每单位质量的电池的输 出量。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相对高的能量密度和显著高的输出密度 的两种特性,并且具有较高的成品率。因此,锂离子二次电池一皮广 泛用作移动装置的电源。然而,近年来,存在这样的趋势,即,由 于移动装置变得高性能化,所以移动装置的电力消耗增加。因此, 期望进一步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和输出密度。它们的解决方案包括改变构成正极和负极的电极材料、改善 电极材料的涂覆方法、改善封入电极材料的方法等。虽然已经对提 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进行了研究,但实现实际使用仍然是 一项很难的技术。此外,除非用于现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构成材 料发生改变,否则难以期望能量密度的大幅度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来代替锂离子二 次电池。燃料电池是有力的候选者之一。燃料电池具有其中电解质被设置在阳极(燃料电极)和阴极(氧 电极)之间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导体包括: 具有离子传导性的离子固体;以及 用于分散所述离子固体的分散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槙田健吾上坂进一守冈宏之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