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建昌专利>正文

发光二极管灯泡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995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泡型发光单元的防水装置,特别是一种便于更换的发光二极管灯泡的防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具有环状凹沟的弹性防水环安置在基座开口,当具有凸缘的灯泡型发光二极管插入以后,灯泡凸缘啮合于防水环的环状凹沟,且防水环紧密束缚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封装胶体的周边,构成发光二极管灯泡的防水装置。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灯泡具有防水功能,水汽无法渗入影响到发光二极管灯泡。(*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泡型发光单元的防水装置,特别是一种便于更换的 发光二极管灯泡的防水装置。技术背景如图1所示,传统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芯片10安置 在第一金属脚ll上,发光二极管芯片10的底面电极电性耦合至第一电极脚11; 再以金属线13将发光二极管芯片10的表面电极电性耦合至第二电极脚12;封装 胶体14封装保护发光二极管芯片10、金属线13、以及电极脚11,12靠近发光二极 管芯片10的一端的局部区域,构成传统的灯泡型发光二极管单元。电路板基材16具有一对镀通孔(Plated Through Hole, PTH)161提供电极脚 11, 12插入用,镀通孔161电性耦合至电路板基材16上面的电路164。如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发光二极管10安装至基材16的状态,灯泡型发光二 极管安置在基材16上面以后,焊锡162将电极脚固定于金属环垫(ring pad) 165 上。上述传统的灯泡型发光二极管安置在基材16上面以后,灯泡型发光二极管 与基材16之间有一隙缝163,当水气渗入此隙缝163以后,可以导致发光二极管 短路而无法运作。同时,此种装置以焊锡162将电极脚11、 12焊死在基材16上, 不易更换发生故障的发光二极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防水装置。装 配本技术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灯泡具有防水功能,并且便于更换发光二极管 灯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防水装置, 包含发光二极管灯泡、基座和导线,该发光二极管灯泡具有两个金属电极和封 装胶体,且该封装胶体具有凸缘;该基座具有凹杯;该导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 端,第一端具有一对电极接点安置于前述凹杯的杯壁,分别电性耦合至前述两 个金属电极;第二端电性耦合至外部电源;其创新点在于,进一步包含防水环, 该防水环安置于前述凹杯开口,内径略小于前述凸缘;该防水环具有环状凹沟, 耦合于前述封装胶体的凸缘。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本技术上述发光二极管灯泡最好进一步包含 电极固定单元,用以固定前述金属电极于一固定位置。作为另一优选实施方案,本技术上述发光二极管灯泡的两个金属电极 最好呈同轴电极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以具有环状凹沟的弹性防水环安置在基座开 口,当具有凸缘的灯泡型发光二极管插入以后,灯泡凸缘啮合于防水环的环状 凹沟,且防水环紧密束缚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封装胶体的周边,构成发光二极管 灯泡的防水装置。装配本技术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灯泡具有防水功能,并且 便于更换发光二极管灯泡。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灯泡型发光二极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发光二极管单元安装至基材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发光二极管灯泡安装插入基 座前);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发光二极管灯泡安装插入基 座后);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所使用的同轴电极发光二极管灯泡的结构示 意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同轴电极发光二极管 灯泡安装插入基座前);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同轴电极发光二极管 灯泡安装插入基座后);图8是本技术装置完成组装以后的外观示意图。其中IO为发光二极管芯片;ll为第一电极脚;12为第二电极脚;13为 金属线;14为封装胶体;15为电极脚固定单元;16为基座;161为通孔;162 为焊锡;163为隙缝;164为电路;165为金属环垫;17为导线;171为导线第一端;172为导线第二端;101为发光二极管灯泡;102为发光二极管灯泡顶视图;201、 202为电极脚;203、 204为电极接点;21为胶体凸缘;22为防水环;222为凹沟;26为基座;261为凹杯;301为同轴发光二极管灯泡;31为第一电极脚;32为第二电极脚;36为基座;361为凹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下述较佳实施例 及其设计图式仅是举例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3所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泡防水装置, 发光二极管灯泡101由发光二极管芯片10安置于第一电极脚201上,发光二极 管芯片10的底面电极电性耦合至第一电极脚201;金属线13将发光二极管芯片 10的表面电极电性耦合至第二电极脚202。封装胶体14封装保护发光二极管芯 片10、金属线13、以及电极脚201,202靠近发光二极管芯片10的一端的局部 区域;封装胶体14底部具有凸缘21。电极脚固定单元15将电极脚201,202下 端弯折向上固定于一定位置,提供延伸电极接点203, 204。基座26具有凹杯261; —组导线17的第一端具有一对电极接点171安置于 凹杯261的杯壁;导线17的第二端172电性耦合至外部电源。防水环22安置于凹杯261的开口,防水环22的内径略小于胶体凸缘21,用以紧密束缚插入的 发光二极管灯泡101的封装胶体周边;防水环22具有环状凹沟222,环状凹沟 222结构耦合于发光二极管灯泡的胶体凸缘21。当发光二极管灯泡101插入防 水环22以后,胶体凸缘21稳固安置于防水环22的环状凹沟222中使得外部水 气无法渗入发光二极管101的电极脚接点203、 204,构成发光二极管灯泡101 的防水装置。如图4所示,发光二极管灯泡101插入基座26以后,电极脚201,202经由 电极接点203, 204电性分别耦合至导线17在凹杯261杯壁的两个电极接点171。 防水环22紧密束缚插入之发光二极管灯泡,使得外部水气无法渗入发光二极管 的电极接点203,204,构成发光二极管灯泡防水装置。如图5所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所使用的发光二极管灯泡301是 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另外一种形式同轴电极发光二极管灯泡。发光二极管芯片 10安置于第一电极脚31上,发光二极管芯片10的底面电极电性耦合至第一电 极脚31;金属线'13将发光二极管芯片10的表面电极电性耦合至第二电极脚32。 第一电极脚31与第二电极脚32为同轴电极结构,第一电极脚31与第二电极脚 32之间有绝缘材料隔开,且第一电极脚31与第二电极脚32下端分别裸露,构 成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延伸电极接点。封装胶体14封装保护发光二极管芯片10、 金属线13、以及第一电极脚31与第二电极脚32上端的局部区域。封装胶体14 下端具有凸缘21。如图6所示,基座36具有凹杯361, 一组导线27,第一端具有一对电极接 点271安置于凹杯361的杯壁;导线27的第二端272电性耦合至外部电源。防 水环22安置于凹杯361的开口 ,防水环22的内径略小于封装胶体的凸缘21; 防水环22具有环状凹沟222,环状凹沟222结构耦合于同轴发光二极管灯泡的 胶体凸缘21。当发光二极管灯泡301插入防水环22以后,封装胶体的凸缘21 稳固安置于防水环22的环状凹沟222中使得外部水气无法渗入发光二极管的电 极脚31、 32,构成发光二极管灯泡的防水装置。如图7所示,发光二极管灯泡301的电极脚31, 32电性分别耦合至导线27 在凹杯361杯壁的两个电极接点271。防水环22紧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防水装置,包含发光二极管灯泡、基座和导线,该发光二极管灯泡具有两个金属电极和封装胶体,且该封装胶体具有凸缘;该基座具有凹杯;该导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一对电极接点安置于前述凹杯的杯壁,分别电性耦合至前述两个金属电极;第二端电性耦合至外部电源;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防水环,该防水环安置于前述凹杯开口,内径略小于前述凸缘;该防水环具有环状凹沟,耦合于前述封装胶体的凸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昌
申请(专利权)人:吴建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