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784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具备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具有,配置了可变电阻部的层压体和在层压体的外表面上配置的多个外部电极。可变电阻部具有以ZnO为主要成分且表现电压非直线特性的可变电阻层,和以夹着该可变电阻层的方式配置的多个内部电极。多个外部电极分别连接于多个内部电极中的对应的内部电极。半导体发光元件配置在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上。半导体发光元件以并联连接于可变电阻部的方式,连接于多个外部电极中的对应的外部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发光装置,已知的有包括半导体发光元件、以及并联连接于该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可变电阻的发光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1-15815号公报)。在日本特开2001-15815号公报中记载的发光装置中,半导体发光元件通过并联连接的可变电阻,从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静电放电)波动得到保护。可是,半导体发光元件在其发光工作时发热。当半导体发光元件处于高温时对其发光动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有效扩散产生的热。特别是,当半导体发光元件被光学上透明的树脂密封时,难以扩散半导体发光元件中产生的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有效扩散在半导体发光元件中产生的热的发光装置。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发光装置具备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具有层压体,该层压体上配置有可变电阻部,该可变电阻部具有以ZnO为主要成分且表现电压非直线特性的可变电阻层和以夹着该可变电阻层的方式配置的多个内部电极;和,多个外部电极,其被配置在层压体的外表面上,同时分别连接于多个内部电极中的对应的内部电极。半导体发光元件配置在层压型片状可变电阻上,以并联连接于可变电阻部的方式连接于多个外部电极中的对应的外部电极。在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发光装置中,由于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并联连接于半导体发光元件,所以,能够从ESD波动保护半导体发光元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层压型片状可变电阻具有连接于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外部电极和连接于该外部电极的内部电极。由此,在半导体发光元件中产生的热主要沿着外部电极和内部电极扩散。半导体发光元件中产生的热的散热途径得以扩大,可以有效地扩散半导体发光元件中产生的热。此外,可变电阻层以ZnO为主要成分。ZnO具有与通常作为放热衬底使用的氧化铝等同等程度的热传导率,具有比较良好的热传导率。因此,可以抑制从内部电极的热的扩散被可变电阻层阻碍的情况的发生。优选半导体发光元件被配置成为,其相对于向平行于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中的层压体的层叠方向的方向延伸的面。此时,多个内部电极,相对于与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中的配置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面相向的面,沿着该面延伸的方向附设。由此,对于各内部电极来说,从该内部电极到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的外表面的放热途径变短。其结果是,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从内部电极的热的扩散。优选,多个外部电极包含一对端电极,一对端电极分别包含第1电极部分,配置在平行于层压体的层叠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同时互相相向的一对外表面上;和,第2电极部分,配置在与配置有第1部分的一对外表面相邻的同时在平行于层压体的层叠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一个外表面上。此时,半导体发光元件通过连接于第2电极部分,而被安装在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上。因此,可以容易且简便地进行用于电连接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外部电极的安装。优选,可变电阻层含有Pr;多个外部电极具有电极层,该电极层通过同时和层压体被烧结而形成在层压体的外表面上且包含Pd。此时,通过可变电阻素体和电极层的同时烧结,在层压体与外部电极的界面附近形成并存在Pr和Pd的氧化物,例如Pr2Pd2O5和Pr4PdO7等。其结果是,可以提高层压体与外部电极的粘结强度。本专利技术者们对能够提高以ZnO为主要成分的可变电阻素体与外部电极的粘结强度的可变电阻进行了专心研究。其结果发现了如下的新的事实根据层压体(通过烧结而成为层压体的坯体(green body))和外部电极(通过烧结而成为外部电极的导电性糊)中所含的材料,层压体与外部电极的粘结强度发生变化。在以ZnO为主要成分的坯体的外表面上赋予导电性糊后,烧结它们,得到层压体和外部电极。此时,当坯体含有Pr(镨)、导电性糊含有Pd(钯)的情况下,所得可变电阻素体与外部电极的粘结强度得到提高。层压体与外部电极的粘结强度提高这样的效果,被认为是由于在烧结时的如下的现象引起的。在烧结坯体和导电性糊时,坯体中所含的Pr移动到坯体的表面附近,即,坯体与导电性糊的界面附近。于是,移动到坯体与导电性糊的界面附近的Pr和在导电性糊中所含的Pd互相扩散。此时,在层压体与外部电极的界面附近会形成Pr和Pd的氧化物。由该Pr和Pd的氧化物产生固定效果,由烧结所得的层压体与外部电极的粘结强度得到提高。优选,可变电阻层含有Pr,多个外部电极具有配置在层压体的外表面上且包含Pd的电极层,在层压体与电极层的界面附近,存在可变电阻层中所含的Pr与电极层中所含的Pd的氧化物。此时,由于在层压体与外部电极的界面附近存在层压体中所含的Pr和电极层中所含的Pd的氧化物,所以,可以提高层压体与外部电极的粘结强度。优选,电极层通过同时和层压体被烧结而形成在层压体的外表面上。此时,在层压体与外部电极的界面附近,可以使可变电阻层中所含的Pr和电极层中所含的Pd的氧化物确实地存在。优选,多个外部电极包括在层压体的第1外表面上配置的一对第1外部电极,和在与第1外表面相向的层压体的第2外表面上配置的一对第2外部电极;多个内部电极包括在多个内部电极中相邻的内部电极之间中的互相重叠的第1电极部分,和以在第1和第2外表面露出的方式从第1电极部分引出的第2电极部分;一对第1外部电极和一对第2外部电极,分别通过第2电极部分电连接于多个内部电极中的对应的内部电极。此时,半导体发光元件通过连接于第2外部电极被安装在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上。因此,可以容易且简便地进行用于电连接半导体发光元件和第2外部电极的安装。此外,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以将第1外表面相对于外部基板或外部机器等的状态,被安装在外部基板或外部机器等上。因此,可以容易且简便地进行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的安装。优选,第1外表面和第2外表面向平行于层压体的层压方向的方向延伸。此时,多个内部电极沿着第1外表面和第2外表面延伸的方向附设。由此,对于各内部电极来说,从该内部电极到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的外表面的放热途径变短。其结果是,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从内部电极的热的扩散。优选,半导体发光元件通过凸起(bump)连接于一对第2外部电极而被配置在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上。此时,可以容易且简便地进行半导体发光元件向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的安装。优选,半导体发光元件具有第1导电型的半导体区域和第2导电型的半导体区域,根据施加于第1导电型半导体区域和第2导电型半导体区域之间的电压而发光。优选,具备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在层压体上沿着规定的方向配置多个可变电阻部;多个外部电极具有在层压体的第1外表面上配置的多个第1外部电极,和在与第1外表面相向的层压体的第2外表面上配置的多个第2外部电极;第1外表面向平行于规定的方向的方向延伸;多个可变电阻部具有的多个内部电极,包括在多个内部电极中相邻的内部电极之间互相重叠的第1电极部分,和以在第1和第2外表面露出的方式从第1电极部分引出的第2电极部分;多个第1外部电极和多个第2外部电极,分别通过第2电极部分电连接在多个内部电极中对应的内部电极的第1电极部分上;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配置在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上,以并联连接于多个可变电阻部中对应的可变电阻部的方式,分别连接于多个第2外部电极中对应的第2外部电极。此时,由于各可变电阻部并联连接于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中对应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可以从ESD波动保护各半导体发光元件。在层压体上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所述层叠型片状可变电阻具有:层压体,该层压体上配置有可变电阻部,该可变电阻部具有以ZnO为主要成分且表现电压非直线特性的可变电阻层和以夹着该可变电阻层 的方式配置的多个内部电极,多个外部电极,其被配置在所述层压体的外表面上,同时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中的对应的内部电极;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被配置在所述层压型片状可变电阻上,以并联连接于所述可变电阻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多个外部 电极中的对应的外部电极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泽实雄下条信荣松冈大须藤公夫沼田真斋藤洋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