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壳的自动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694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壳的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的端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前端设有上料托盘,所述底板的端面平行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靠近所述第一导轨前端的位置设有第一传输装置,所述第一导轨的中部设有切料装置,所述切料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一夹持装置,靠近所述第二导轨前端的位置设有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的下工位处设有第一切边装置,所述第一切边装置的下工位处设有组合机构,所述组合机构的下工位处设有翻转装置,所述第二导轨的另一侧对应所述翻转装置的位置设有第二切边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定位功能,保持工件的稳定传输,在对工件折弯时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的,防止工件晃动,折弯效果更好。更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壳的自动组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端子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铁壳的自动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铁壳用于包裹连接端子中的接线组,在生产中需要铁壳进行折弯挤压定型。
[0003]在现有外壳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定位功能较差,在输送的过程中产生偏移,影响后序的加工组装;(二)折弯精度较差,目前的装置都是一次性直接将接触片折弯成指定角度,力度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精度;(三)在接触片折弯过程中,由于无法将外壳进行固定限位,容易导致在折弯过程中,影响折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铁壳的自动组装设备,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一种铁壳的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的端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前端设有上料托盘,所述底板的端面平行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靠近所述第一导轨前端的位置设有第一传输装置,所述第一导轨的中部设有切料装置,所述第一导轨的末端设有第一落料滑槽,所述切料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一夹持装置,靠近所述第二导轨前端的位置设有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的下工位处设有第一切边装置,所述第一切边装置的下工位处设有组合机构,所述组合机构的下工位处设有翻转装置,所述第二导轨的另一侧对应所述翻转装置的位置设有第二切边装置,所述翻转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导轨的后方设有收纳装置;所述第一导轨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导轨的传输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设有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的上方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竖直朝下、且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设有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的底端对称的设有插杆,所述盖板对应所述插杆的位置设有一字槽,所述插杆的底端穿过所述第二活动块插入所述一字槽中;所述切料装置包括治具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设有推出杆,所述推出杆的顶端连接在所述治具的底端、且所述推出杆的顶端和所述治具之间配合形成裁切空腔;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包括第一真空吸盘、第一平移导轨、第四气缸和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旋转臂,所述第一真空吸盘固定在所述旋转臂的一端,所述第一平移导轨的一端设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一平移导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设有所述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固定在第一旋转电机上,所述滑块的侧端面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旋转电机和所述第一滑槽活动连接;
所述组合机构包括压紧机构和抬升装置,所述第二导轨的上方设有所述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六气缸和压紧模具,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设有所述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输出端竖直向下、且连接所述压紧模具的底端,所述压紧模具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抬升装置包括第二支架、第七气缸和抬升夹具,所述第七气缸输出端竖直朝上,且所述抬升夹具的底端连接在所述第七气缸的输出端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压紧模具和所述第二滑槽之间活动连接的一侧形状为T型,所述压紧模具的底端设有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块和所述第二压紧块的底端平齐,所述第一支架的后端对应所述第二滑槽的位置设有第八气缸和伸出杆,所述伸出杆穿过所述第二滑槽,抵触在所述压紧模具的侧面。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七气缸,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抬升夹具卡接在所述第三滑槽中,且通过所述第七气缸和所述第三滑槽活动连接,所述抬升夹具的顶端设有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的形状为钳形、且在顶端的两侧对称的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夹具的前端设有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的顶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支架的后端对应所述抬升夹具的位置设有第三夹具,所述第三夹具的后端连接设有第九气缸。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导轨的下方对应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位置设有第三夹持装置,所述第三夹持装置的顶端设有钳形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底端设有第十气缸,所述第三夹持装置的底端设有第十一气缸,所述第十一气缸和所述第十气缸之间设有夹持滑块。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切边装置的下方设有第二落料滑槽,所述第二切边装置的下方设有第三落料滑槽。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二真空吸盘和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传输的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真空吸盘的后端,所述第二真空吸盘的端面设有凸块。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收纳装装置包括收纳盘和传送导轨,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十二气缸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底端连接在所述第十二气缸上、且和所述传送导轨活动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和所述盖板之间配合使得工件在所述第一导轨上传输稳定,且实现等间距传递,所述第二导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传输装置和第三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和所述第三传输装置可以保证工件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的传输稳定和传输间距精度,同时所述压紧装置和抬升装置对工件进行折弯和组装是具有更好的折弯精度和折弯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导轨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压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抬升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翻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夹持装置和收纳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机柜1、底板2、上料托盘201、第一导轨202、第二导轨203、第一落料滑槽204、盖板205、一字槽206、第一传输装置3、第一气缸301、第二气缸302、第一活动块303、第二活动块304、插杆305、切料装置4、治具401、第三气缸402、裁切空腔403、推出杆404、第一夹持装置5、第一真空吸盘501、第一平移导轨502、第五气缸5021、滑块5022、第一滑槽5023、第四气缸503、第一旋转电机504、旋转臂505、第二传输装置6、第一切边装置7、第二落料滑槽701、组合机构8、压紧机构801、第一支架8011、第六气缸8012、压紧模具8013、第二滑槽8014、第一压紧块8015、第二压紧块8016、第八气缸8017、伸出杆8018、抬升装置802、第二支架8021、第七气缸8022、第三滑槽8023、抬升夹具803、第一夹具8031、第二夹具8032、第一转轴8033、第二转轴8034、第三夹具8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壳的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机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1)的端面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前端设有上料托盘(201),所述底板(2)的端面平行设置有第一导轨(202)和第二导轨(203),靠近所述第一导轨(202)前端的位置设有第一传输装置(3),所述第一导轨(202)的中部设有切料装置(4),所述第一导轨(202)的末端设有第一落料滑槽(204),所述切料装置(4)的上方设有第一夹持装置(5),靠近所述第二导轨(203)前端的位置设有第二传输装置(6),所述第二传输装置(6)的下工位处设有第一切边装置(7),所述第一切边装置(7)的下工位处设有组合机构(8),所述组合机构(8)的下工位处设有翻转装置(9),所述第二导轨(203)的另一侧对应所述翻转装置(9)的位置设有第二切边装置(10),所述翻转装置(9)的上方设有第二夹持装置(11),所述第二导轨(203)的后方设有收纳装置(12);所述第一导轨(202)的上方设有盖板(205),所述第一传输装置(3)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第一气缸(301)和第二气缸(302),所述第一气缸(301)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导轨(202)的传输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气缸(301)的输出端连接设有第一活动块(303),所述第一活动块(303)的上方设有第二气缸(302),所述第二气缸(302)的输出端竖直朝下、且所述第二气缸(302)的输出端设有第二活动块(304),所述第二活动块(304)的底端对称的设有插杆(305),所述盖板(205)对应所述插杆(305)的位置设有一字槽(206),所述插杆(305)的底端穿过所述第二活动块(304)插入所述一字槽(206)中;所述切料装置(4)包括治具(401)和第三气缸(402),所述第三气缸(402)的输出端连接设有推出杆(404),所述推出杆(404)的顶端连接在所述治具(401)的底端、且所述推出杆(404)的顶端和所述治具(401)之间配合形成裁切空腔(403);所述第一夹持装置(5)的包括第一真空吸盘(501)、第一平移导轨(502)、第四气缸(503)和第一旋转电机(504),所述第一旋转电机(504)的输出端设有旋转臂(505),所述第一真空吸盘(501)固定在所述旋转臂(505)的一端,所述第一平移导轨(502)的一端设有第五气缸(5021),所述第一平移导轨(502)上设有滑块(5022),所述滑块(5022)的顶端固定设有所述第四气缸(503),所述第四气缸(503)的输出端连接固定在第一旋转电机(504)上,所述滑块(5022)的侧端面上设有第一滑槽(5023),所述第一旋转电机(504)和所述第一滑槽(5023)活动连接;所述组合机构(8)包括压紧机构(801)和抬升装置(802),所述第二导轨(203)的上方设有所述压紧机构(801),所述压紧机构(801)包括第一支架(8011)、第六气缸(8012)和压紧模具(8013),所述第一支架(8011)的顶端设有所述第六气缸(8012)、所述第六气缸(8012)输出端竖直向下、且连接所述压紧模具(8013)的底端,所述压紧模具(8013)和所述第一支架(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智程毅张倩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连捷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