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的端口笼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65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电的端口笼子结构,包括壳体和连接头,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连接端子,所述壳体内的底端设有所述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对称的设有端子片,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两侧的竖板,所述底板向后延伸、且朝向上方弯折,所述壳体上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端设有拔插压片,所述固定板的外沿连接所述竖板,所述壳体的接入口处设有若干个屏蔽簧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带电传输信号更稳定,各部件连接结构更牢固,对电磁波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对电磁波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对电磁波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的端口笼子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光电通信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带电的端口笼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 在数据通讯及电信通讯线路中,SFP模块与通信系统上的对应接口座插接装配以实现信号连通。小型可插拔光/电通信收发模块(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缩写SFP)是常见的一种光/电通信收发模块,该模块具有热插拔、便于维护更换、小巧的特征,为了实现快速上述SFP模块的热插拔,通常会为SFP模块设置连接器结构,从而是指可与通讯系统上的对应接口座之间实现快速扣合、快速解扣连接的功能。
[0003]在现有的产品中,在使用时,连接器并不单独带电,使得信号传输不够及时且不稳定,容易造成信号丢失,连接器大多数需要直角式的插拔,需要将连接头平行水平面插进连接器,这样的方式不利于拔插,会导致线和端口的连接处容易损坏,同时现有的连接器之间连接结构较复杂,组装较为复杂,在组装维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带电的端口笼子结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0005]一种带电的端口笼子结构,包括壳体和连接头,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连接端子,所述壳体内的底端设有所述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对称的设有端子片,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两侧的竖板,所述底板向后延伸、且朝向上方弯折,所述壳体上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沿连接所述竖板,所述壳体的接入口处设有若干个屏蔽簧片。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头的底端端面上对称的设有绝缘凸起,所述连接头的后端端面对称的设有散热槽,所述连接头的底端端面包覆一层绝缘胶层,所述连接头的顶端两侧设有支撑块。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竖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相互垂直、且所述竖板的后端分别和所述底板弯折后的后端的两侧铆压连接。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板的后端设有固定端子,所述固定板两侧设有连接孔,所述壳体顶端的连接端子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固定板的前端设有拔插压片。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向外延伸、且贴合所述壳体的外端面向下弯折,所述壳体对应所述连接部的位置设有向外凸起的卡扣,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连接部上。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后端设有第一固定端子,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后端设有第二固定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端,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的夹角为11
°
,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前端向上垂直弯折延伸后朝向后端弯折,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L型连接部连接所述壳体。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屏蔽簧片包括第一屏蔽簧片和第二屏蔽簧片,所述第一屏蔽簧片的数量为2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接入口的两侧外端面上,所述第二屏蔽簧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端,且所述底板卡接在所述第二屏蔽簧片的前端。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底板102向后延伸、且朝向上方弯折,对应所述底板102的弯折的位置设置有通孔1021。
[0013]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连接头的底端设有绝缘凸起,可以增加所述端子片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绝缘效果,可以防止电压浪涌过大,导致短路,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连接端子,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连接在所述竖板上,具有更稳定的连接结构,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壳体在组装时也可以更加方便的组装在一起,所述拔插压片可以在拔插时起到压紧效果,有利于拔插,所述壳体的接入口的两侧设有第一屏蔽簧片,所述底板插设在所述第二屏蔽簧片内,具有更好的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壳体1、连接端子101、底板102、竖板103、卡扣104、连接头2、端子片201、绝缘凸起202、散热槽203、支撑块204、固定板3、固定端子301、连接部302、连接孔303、L型连接部304、屏蔽簧片4、第一屏蔽簧片401、第二屏蔽簧片402、第一固定板5、第一固定端子501、第二固定板6、第二固定端子601、拔插压片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0022]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带电的端口笼子结构,包括壳体1和连接头2,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有连接端子101,所述壳体1内的底端设有所述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上对称的设有端子片201,所述连接头2的底端设有绝缘凸起202,所述壳体1包括底板102和设于所述底板102两侧的竖板103,所述底板102向后延伸、且朝向上方弯折,所述壳体1上方设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外沿连接所述竖板103,所述壳体1的接入口处设有若干个屏蔽簧片4。
[0023]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头2的底端端面上对称的设有绝缘凸起202,所述连接头2的后端端面对称的设有散热槽203,所述连接头2的底端端面包覆一层绝缘胶层,所述连接头2的顶端两侧设有支撑块204。
[0024]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竖板103和所述底板102之间相互垂直、且所述竖板103的后端分别和所述底板102弯折后的后端的两侧铆压连接,采用铆接的连接方式使得竖
板103和底板102连接更稳定。
[0025]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板3的后端设有固定端子301,所述固定板3两侧设有连接孔303,所述壳体1顶端的连接端子101穿过所述连接孔303,所述固定板3的前端设有拔插压片7。
[0026]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板3的两侧设有连接部302,所述连接部302向外延伸、且贴合所述壳体1的外端面向下弯折,所述壳体1对应所述连接部302的位置设有向外凸起的卡扣104,所述卡扣104卡接在所述连接部302上。
[0027]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板3包括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5的后端设有第一固定端子501,所述第二固定板6的后端设有第二固定端子601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板5的底端,所述第二固定板6和所述第一固定板5之间的夹角为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的端口笼子结构,包括壳体(1)和连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有连接端子(101),所述壳体(1)内的底端设有所述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上对称的设有端子片(201),所述壳体(1)包括底板(102)和设于所述底板(102)两侧的竖板(103),所述壳体(1)上方设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外沿连接所述竖板(103),所述壳体(1)的接入口处设有若干个屏蔽簧片(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的端口笼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的底端端面上对称的设有绝缘凸起(202),所述连接头(2)的后端端面对称的设有散热槽(203),所述连接头(2)的底端端面包覆一层绝缘胶层,所述连接头(2)的顶端两侧设有支撑块(2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的端口笼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03)和所述底板(102)之间相互垂直、且所述竖板(103)的后端分别和所述底板(102)弯折后的后端的两侧铆压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的端口笼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的后端设有固定端子(301),所述固定板(3)两侧设有连接孔(303),所述壳体(1)顶端的连接端子(101)穿过所述连接孔(303),所述固定板(3)的前端设有拔插压片(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的端口笼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的两侧设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伟程毅张倩丽肖扬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连捷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