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组组装流水线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器件装配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模组组装流水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连接器也常被称为电路连接器,电子连接器能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但现有的电子连接器内部涉及到的零部件较多,在进行加工装配时的操作较为复杂,若采用人工流水线装配的方式进行电子连接器的批量生产,需要花费的时间和人力是相当大的;所以,人们设计了一些采用机械对电子连接器进行装配的设备,虽然这些设备对电子连接器的生产效率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某些零部件的装配还是需要人工地进行上料以及装配,在产品生产完成后还需要手动地对产品进行下料;而且多数的电子连接器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一些用于检测产品零部件是否故障的检测仪器,在产品装配完成后再进行故障检测,若不在装配过程中进行产品的故障检测,后续安装在电子连接器上的零件会对电子连接器重装过程中的零件更换操作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地设计一种模组组装流水线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组装流水线设备,该设备包括模组前段自动机和模组后段自动机,所述模组前段自动机包括前机箱,所述模组后段自动机包括后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箱前端表面的一侧上纵向设置有第一送料轨道,所述第一送料轨道一侧外的前机箱表面上设有第一二极管安装机构,所述发光二极管安装机构一侧外的前机箱表面上横向设置有第二送料轨道,所述第二送料轨道一侧外的前机箱表面上设有第二二极管安装机构,所述第二二极管安装机构一侧外的前机箱表面上设有第三送料轨道,所述第二二极管安装机构后侧的前机箱表面上设有连接片安装机构,所述连接片安装机构一侧外的前机箱表面上设有第四送料轨道,所述前机箱前端表面的一侧上通过支撑杆设有第一触控屏;所述第一送料轨道的输入端处设有上料座,所述上料座的一侧上设有呈T型状的第一上料通道,所述第一上料通道的一侧内配合有第一上料块,所述第一上料块的底端上设有与第一上料通道的一侧连通的上料槽,所述第一上料块外侧的前机箱表面上通过支撑板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通过接头与第一上料块连接;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前方的前机箱表面上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块,所述定位板延伸至第二送料轨道内;所述后机箱前端表面的一侧上设有第五送料轨道,所述第四送料轨道延伸至第五送料轨道的一侧,所述第五送料轨道前端一侧的后机箱表面上设有压合机构,所述第五送料轨道前端另一侧的后机箱表面上设有第一紧固件装配机构,所述第一紧固件装配机构一侧外的的后机箱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紧固件装配机构,所述第二紧固件装配机构后方的后机箱表面上设有侧盖装配机构,所述侧盖装配机构后方的后机箱表面上设有顶盖装配机构,所述顶盖装配机构后方的后机箱表面上设有紧固机构,所述第五送料轨道的末端上设有下料板,所述第二紧固件装配机构一侧外的后机箱表面上设置有第七支撑架,所述第七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触控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组装流水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安装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一装夹头、第五气缸、第六气缸、第一限位块、第一检测端头、第七气缸、第一压块、第八气缸、第一压紧块、第九气缸、第二压块、第十气缸、第一旋转气缸、旋转装夹座、第一装夹块、第十一气缸、第一电动导轨、第一滑座、第十二气缸、第二装夹头、第十三汽缸和第一规整台,所述第一送料轨道一侧外的前机箱表面上设有第三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三气缸设置在第三气缸固定座的一侧上,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设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的一侧通过连接板设有第一装夹头固定座,所述第一装夹头固定座的一侧上设有第一装夹头,所述第一装夹头位于第一送料轨道中部的开口处,所述第一送料轨道中部的开口外侧设有定位座,所述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通过支撑板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外侧的前机箱表面上,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接头设置在第五气缸的驱动端上,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一装夹头的外侧上,所述第六气缸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设有第一检测端头固定座,所述第一检测端头设置在第一检测端头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检测端头位于第一限位块的外侧,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一检测端头固定座均配合在定位座内,所述定位座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第七气缸,所述第七气缸的驱动端上设有贯穿到第一送料轨道内的第一压块,所述第七气缸一侧外的第一送料轨道外壁上通过第十四气缸固定座设有第十四气缸,所述第十四气缸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设有第二压块,所述第十四气缸一侧外的第一送料轨道外壁上通过第八气缸固定座设有第八气缸,所述第八气缸的驱动端上设有贯穿到第一送料轨
道内的第一压紧块,所述第八气缸相对侧的第一送料轨道外壁上设有第九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九气缸固定座的顶端处设有第九气缸,所述第九气缸倾斜向下且驱动端上设有第三压块,所述第三压块贯穿到第一送料轨道内,所述第六气缸一侧外的前机箱表面上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端处设有第二滑座配合板,所述第十气缸设置在第二滑座配合板的顶端处,所述第十气缸的驱动端上设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的两侧配合在第二滑座配合板上,所述第二滑座的底端上设置有第三装夹头,所述第一支撑架一侧外的前机箱表面上通过第一旋转气缸固定座设有第一旋转气缸,所述旋转装夹座设置在第一旋转气缸的驱动端上,所述旋转装夹座一侧壁面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第十一气缸,所述第十一气缸的驱动端贯穿到旋转装夹座的另一侧外,所述第一装夹块通过连接板设置在第十一气缸的驱动端上,所述旋转装夹座侧壁的四个边角处设有第一装夹块固定座,所述第一装夹块贯穿第一装夹块固定座,所述第一装夹块固定座的一侧以及第一装夹块的一侧上均设有装夹端头,所述第一送料轨道一侧外的前机箱表面上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电动导轨设置在第二支撑架的顶端上,所述第一滑座设置在第一电动导轨上并由第一电动导轨驱动,所述第一滑座外侧壁面上至少设有两个第十二气缸,所述第二装夹头设置在第十二气缸的驱动端上,所述旋转装夹座一侧外的前机箱表面上设有第一规整座,所述第十三汽缸设置在第一规整座下方的前机箱上,所述第十三汽缸的驱动端从下至上贯穿第一规整座并通过接头与第一规整台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规整台位于第一规整座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组装流水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二极管安装机构检测端头包括折弯块、第二电动导轨、第三滑座、第四装夹头、第十六气缸和第二规整台,所述折弯块设置在第三送料轨道的输出端口处,所述第三送料轨道外侧的前机箱表面上设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二电动导轨设置在第三支撑架的顶端处,所述第三滑座设置在第二电动导轨上并由第二电动导轨驱动,所述第三滑座的一侧壁面上至少设有两个第十六气缸,所述第四装夹头设置在第十六气缸的驱动端上,所述第二规整台设置在第十六气缸固定座下方的前机箱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组装流水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安装机构包括第一上料盘、第一上料导轨、第二旋转气缸、连接杆、第五装夹头、第十七气缸、第三压块、第十八气缸、第六装夹头、第十九气缸、第二检测端头、第二十气缸和第二压紧块,所述前机箱后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第四支撑架,所述第一上料盘设置在第四支撑架的顶端上,所述第一上料盘下方的第四支撑架的上设有第二上料通道,所述前机箱后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旋转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二旋转气缸固定座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上料导轨固定板,所述第一上料导轨设置在第一上料导轨固定板上,所述第一上料导轨固定板外侧的第二旋转气缸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旋转气缸,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五装夹头设置在连接杆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五装夹头延伸至第四送料轨道内,所述第五装夹头相对侧处的第四送料轨道外壁上设置有第十七气缸固定座,所述第十七气缸设置在第十七气缸固定座上,所述第三压块设置在第十七气缸的驱动端上,所述第三压块贯穿到第四送料轨道内,所述第二旋转气缸一侧外的前机箱表面上设有第十八气缸固定座,所述第十八气缸设置在第十八气缸固定座的表面上,所述第六装夹头设置在第十八气缸的驱动端上,所述第六装夹头贯穿第十八气缸固定座,所述第十八气缸一侧外的前机箱表面上设置有第十九气缸固定座,所述第十九气缸固定座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
第一滑轨上配合有第四滑座,所述第四滑座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检测端头固定座,所述第十九气缸固定座的另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第十九气缸,所述第十九气缸的驱动端通过接头与第二检测端头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端头固定座的表面上设有第二检测端头,所述第十九气缸固定座的一侧外的前机箱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十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二十气缸固定座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第二十气缸,所述第二十气缸固定座的另一侧表面上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配合有第五滑座,所述第五滑座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智,程毅,张倩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连捷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