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铁壳铆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68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铁壳铆合机,包括机柜,机柜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底板,底板前后两端的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气缸固定座,第一气缸固定座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上通过第一连接座设置有第一铆合模具,两个第一气缸固定座之间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二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座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第二铆合模具,该铆合机能全自动地实现小型铁盒的铆合加工,不需要人工进行铆合,提高生产效率。产效率。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铁壳铆合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铁壳铆合机。

技术介绍

[0002]在连接端子的生产中,小型铁壳是连接端子外部的主要部件,既起到保护连接端子内部组件作用的同时,还起到与其他零件连接的作用,由于小型铁壳上有多种槽以及通孔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难度较大;所以,人们采用多个板块铆合的方式进行小型铁壳的生产,简化了小型铁壳的生产操作;但在实际生产小型铁壳的过程中,工人们仍然要手动地拿取小型铁壳在铆合机上对小型铁壳进行铆合,在小型铁壳的多个位置需要铆合的情况下,人工对小型铁壳进行铆合加工效率是比较低的,而且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在铆合模具的某个位置出现损坏时,不能单独对铆合模具上的某个位置进行修复,需要整个铆合模具进行更换,而且更换操作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地设计一种小型铁壳铆合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全自动地实现小型铁盒的铆合加工,不需要人工进行铆合,提高生产效率的铆合机。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小型铁壳铆合机,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前后两端的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上通过第一连接座设置有第一铆合模具,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之间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二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座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第二铆合模具,所述底板一侧外的机柜顶面上设置有第四气缸固定座,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座上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工件移动机构,所述第一铆合模具正下方的底板底面上设置有第五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五气缸固定座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第三铆合模具,所述机柜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气压泵,所述底板表面的两侧设有第一导轨,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设有第六气缸固定座,所述第六气缸固定座上设有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的驱动端上设有第四铆合模具,所述第四铆合模具外侧的第一导轨上设有第一凸模固定板。
[0005]进一步,所述底板一侧外的底板表面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上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一侧上通过连接架设置有指示灯,位于所述第四气缸相对侧处的机柜表面上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位于底板的一侧外,位于所述机柜表面上的托板两端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柜表面上,所述托板固定端外的部分延伸至机柜外。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铆合模具包括第一凸模、底模和第二凸模固定板,所述第二凸模固定板的四个边角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凸模底端的一侧为斜角,所述第二凸模固定板的两侧至少设有两个销孔,所述销孔内装插有定位销,所述底模通过定位
销设置在第二凸模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凸模固定板的顶部设有若干条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模固定板和底模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凸模呈倒立L型状,所述第一凸模配合在第一配合孔内,所述定位销的底端上通过螺丝设有限位环。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凸模的顶端部分为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块截面的面积大小大于第一配合孔截面的面积大小,位于所述配合孔与第一凹槽相交处的第一凸模上设有第二凹槽。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铆合模具包括第二凸模、第三凸模固定板、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第三凸模、第四凸模固定板、第四凸模和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端卡接在第三凸模固定板一端上的卡槽内,所述第三凸模固定板的两侧设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凸模配合在第二配合孔内并延伸至第二配合孔外,所述第三凸模固定板的前后两端内分别设有第一架空层和第二架空层,所述第一架空层与第二架空层之间的第三凸模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限位块配合在第一通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块呈L型状,所述第三限位块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三凸模固定板的底端上,所述第四凸模固定板的凸出部延伸至第一架空层外,所述凸出部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凸模,所述第一架空层上方的第三凸模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三配合孔,所述第四凸模配合在第三配合孔内,所述第四凸模的一端延伸至第三配合孔外,所述第四限位块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三凸模固定板顶端的一侧上,位于所述第二配合孔外的第二凸模末端设有圆角,所述圆角一侧外的第二凸模末端上设有第二凸块。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配合孔和第三配合孔均贯穿第三凸模固定板,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水平部分位于第一通槽外,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水平部分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三凸模固定板上,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竖直部分位于第二配合孔和第三配合孔外侧的第一通槽内,所述第三限位块的顶端部分位于第一架空层的外侧,所述凸出部位于第三限位块的上方,所述第四限位块的底端位于第三配合孔外侧,位于所述第三配合孔外的第四凸模部分位于第四限位块的下方。
[0010]进一步,所述工件移动机构包括工件定位插座、第一滑座和连接头,所述第一滑座的两侧配合在第一导轨的内侧处,靠近所述第四气缸侧的第一滑座上设有第一配合槽,所述连接头的一端配合在第一配合槽内,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与第四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所述工件定位插座配合在第一滑座的顶端上,所述连接头和第一配合槽呈T字型,所述第一滑座的顶面上设有第二配合槽,所述工件定位插座的底端配合在第二配合槽内,位于所述第二配合槽上方的工件定位插座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滑座上,位于所述第一滑座外的工件定位插座上设有若干条缝隙,所述缝隙两侧的工件定位插座表面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座一侧外的底板表面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缓冲块固定座,所述缓冲块固定座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缓冲块的一端与第一滑座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一缓冲块一侧外的缓冲块固定座配合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配合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一端上设有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二缓冲块与第一滑座的一端相抵。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三铆合模具包括第二滑座、第二导轨、第五凸模固定板、第五凸模、第六凸模和第七凸模,所述第五气缸固定座竖直部分的内侧壁面上设有第三配合槽,所述第三配合槽内配合有横截面呈工字型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三配合槽顶端处的第五气缸固定座壁面上设置有第五限位块,所述第二导轨的顶端上设有第四配合孔,所述第五限位块贯
穿第四配合孔,所述第二滑座的两侧设有第四配合槽,所述第二滑座通过第四配合槽配合在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五凸模固定板的两侧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二滑座的顶部,所述第五凸模固定板的上设有若干第五配合槽,所述第五凸模配合在第五配合槽内,所述第五凸模固定板的上设有若干第六配合槽,所述第六配合槽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五配合槽之间,所述第六凸模配合在第六配合槽内,所述第六配合槽一侧外的第五凸模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七凸模配合在第二通槽内。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五凸模固定板的两侧内设有第五配合孔,所述第五配合孔位于第五配合槽的外侧并与第五配合槽相通,所述第五配合孔位于第二通槽的外侧并与第二通槽相通,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铁壳铆合机,包括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前后两端的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上通过第一连接座设置有第一铆合模具,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之间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二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座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第二铆合模具,所述底板一侧外的机柜顶面上设置有第四气缸固定座,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座上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工件移动机构,所述第一铆合模具正下方的底板底面上设置有第五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五气缸固定座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第三铆合模具,所述机柜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气压泵,所述底板表面的两侧设有第一导轨,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设有第六气缸固定座,所述第六气缸固定座上设有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的驱动端上设有第四铆合模具,所述第四铆合模具外侧的第一导轨上设有第一凸模固定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铁壳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一侧外的底板表面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上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一侧上通过连接架设置有指示灯,位于所述第四气缸相对侧处的机柜表面上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位于底板的一侧外,位于所述机柜表面上的托板两端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柜表面上,所述托板固定端外的部分延伸至机柜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铁壳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合模具包括第一凸模、底模和第二凸模固定板,所述第二凸模固定板的四个边角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凸模底端的一侧为斜角,所述第二凸模固定板的两侧至少设有两个销孔,所述销孔内装插有定位销,所述底模通过定位销设置在第二凸模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凸模固定板的顶部设有若干条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模固定板和底模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凸模呈倒立L型状,所述第一凸模配合在第一配合孔内,所述定位销的底端上通过螺丝设有限位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铁壳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模的顶端部分为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块截面的面积大小大于第一配合孔截面的面积大小,位于所述配合孔与第一凹槽相交处的第一凸模上设有第二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铁壳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铆合模具包括第二凸模、第三凸模固定板、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第三凸模、第四凸模固定板、第四凸模和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端卡接在第三凸模固定板一端上的卡槽内,所述第三凸模固定板的两侧设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凸模配合在第二配合孔内并延伸至第二配合孔外,所述第三凸模固定板的前后两端内分别设有第一架空层和第二架空层,所述第一架空层与第二架空层之间的第三凸模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限位块配合在第一通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块呈L型状,所述第三限位块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三凸模固定板的底端上,所述第四凸模固定板的凸出部延伸至第一架空层外,所述凸出部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凸模,所述第一架空层上方的第三凸模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三配合孔,所述第四凸模配合在第三配合孔内,所述第四凸模的一端延伸至第三配合孔外,所述第四限位块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三凸模固定板顶端的一侧上,位于所述第二配合孔外的第二凸模末端
设有圆角,所述圆角一侧外的第二凸模末端上设有第二凸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型铁壳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孔和第三配合孔均贯穿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智程毅张倩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连捷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