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节机动车的速度的方法以及机动车技术

技术编号:323545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节机动车的速度的方法以及机动车。该方法具有步骤:借助于机动车的无线接收单元来测定机动车与在前的交通物体的间距和/或在前的交通物体的目标速度;测定在机动车与车道之间的摩擦系数,借助于无线接收单元和/或探测单元来探测车道状态;使机动车制动到中间速度,如果机动车与在前的交通物体的间距大于机动车的传感器或摄像机的作用范围且在前的交通物体的目标速度低于机动车的当前速度,考虑摩擦系数来调整制动的制动时间点和/或制动减速度,如果机动车与在前的交通物体的间距被减小到使得该间距等于或小于传感器或摄像机的作用范围,达到中间速度;基于传感器或摄像机来调节被制动到中间速度的机动车的速度。度的机动车的速度。度的机动车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调节机动车的速度的方法以及机动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根据在车道上在前的交通物体(Verkehrsobjekt)来调节机动车在车道上的速度的方法以及一种机动车,其设立成实施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部分自主或自主行驶的机动车中,驾驶员辅助系统被用于实现机动车的部分自主或自主行驶运行。这些驾驶员辅助系统中的一个是间距调节速度控制器(Abstandsregeltempomat)。间距调节速度控制器是机动车中的速度调节设备,其在调节时将相对于在前行驶的车辆的间距纳入为附加的反馈

和调节量。对此,间距调节速度控制器典型地利用机动车的雷达系统,其具有至少一个雷达传感器用于探测相对于在前行驶的车辆的间距。
[0003]如果相对于在前行驶的车辆的间距或在前行驶的车辆的速度减小,间距调节速度控制器相应地下调机动车的速度。但是为了使机动车总体探测在前行驶的车辆,其须位于机动车的雷达传感器的作用范围(Reichweite)中。
[0004]但是在机动车的速度非常高时,雷达传感器的作用范围可能过小从而不能如此及时地识别在前行驶的车辆使得可保证在在前的车辆缓慢在前行驶或静止时安全制动。因此在速度非常高时将间距调节速度控制器解除激活,因为根据雷达传感器的作用范围那么不再能保证无危险的制动。
[0005]最后,机动车的制动距离此外可由于潮湿或结冰的车道被延长,这减小无危险制动的概率。但是即使制动还可安全进行,则常常也不再能保证在还觉得舒适的制动减速度之下的舒适制动。那么必要时须提高制动减速度直至实施危急制动(Gefahrenbremsung)或者紧急系统如ABS、ESP、ESC等须介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因此是提出一种用于根据在车道上在前的交通物体来调节机动车在车道上的速度的方法,其至少部分克服前面所说明的缺点,尤其实现在速度较高时机动车的无危险的速度调节运行和与此相联系地还在机动车的尤其间距调节速度控制器或自主行驶运行的速度调节运行中机动车的安全且舒适的制动。
[0007]前述目的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根据在车道上在前的交通物体来调节机动车在车道上的速度的方法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优点和细节由说明书和附图得出。在此,结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说明的特征和细节当然也结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适用,并且相应反之亦然,使得关于对于各个专利技术方面的公开始终来或可相互参照。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该目的因此通过一种用于根据在车道上在前的交通物体来调节机动车在车道上的速度的方法来实现,其中,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a) 借助于机动车的无线接收单元来测定机动车与在前的交通物体的间距和/或在前的交通物体的目标速度,
(b) 测定在机动车与车道之间的摩擦系数(Reibwert),其中,为了测定该摩擦系数,借助于无线接收单元并且/或者借助于机动车的探测单元来探测车道的车道状态。
[0009](c) 使机动车制动到中间速度,其中,如果机动车与在前的交通物体的间距大于机动车的传感器或摄像机的作用范围并且在前的交通物体的目标速度低于机动车的当前速度,在考虑所测定的摩擦系数的情况下来调整制动的制动时间点和/或制动减速度,其中,如果机动车与在前的交通物体的间距减小到使得该间距等于机动车的传感器或摄像机的作用范围或小于该作用范围,达到中间速度,以及(d) 在传感器或摄像机的基础上基于传感器或摄像机来调节制动到中间速度的机动车的速度。
[0010]因此,在前的交通物体借助于机动车的无线接收单元已被机动车识别出,在其借助于传感器或摄像机被识别出或形象地说“看到”之前。用于识别在前的交通物体的作用范围对于无线接收单元就此而言高于传感器或摄像机的作用范围。也可以说无线接收单元具有虚拟的作用范围或者虚拟地拓展了传感器的作用范围。不同于传感器或摄像机的情况,机动车不被传感器或摄像机和因此车辆自己的部件识别出或看到,而是仅虚拟地通过由无线接收单元接收的相应的信息(其)来识别出。因此,在传感器或摄像机的视野中、即在中间速度(在其中在前的交通物体处于传感器或摄像机的作用范围中)基于传感器或摄像机进行速度的调节。
[0011]由此排除在被歪曲或被操纵的信息(其由无线接收单元接收)的基础上来调节机动车的速度。取而代之,无线接收单元的这些信息仅被用于识别缓慢或静止的在前的交通物体的预估的危险情况并且在机动车的速度非常高时通过制动到中间速度负责使还能舒适地制动(如果可在传感器或摄像机的作用范围之内证实缓慢或静止的在前的交通物体并且此外需要制动)。
[0012]传感器例如可以是雷达传感器。相应地,基于传感器的该调节还可被称为基于雷达的调节。但是传感器还可以是激光雷达传感器。相应地,基于传感器的该调节还可被称为基于激光的调节。
[0013]在前的交通物体在此可以是运动的或静止的交通物体。例如,运动的交通物体可以是另一行驶的车辆、骑自行车者等。例如,静止的交通物体可以是在车道上的障碍物、静止的车辆、红色信号灯等。在前的交通物体(例如如果其是在交通堵塞中在前的机动车)相应地可要求机动车完全停止(即零的目标速度)或者将其速度减小到该目标速度或大于零的目标速度之下。
[0014]制动尤其可自主进行。在该情况中,机动车借助于驾驶员辅助系统(例如间距调节速度控制器)从恒定的当前速度(驾驶员调整其或者其通过自主行驶运行来预设)被自动制动到中间速度。速度的基于传感器或摄像头的调节也自主进行,其中,在前的交通物体的间距和/或目标速度被反馈用于调节。
[0015]通过将在机动车与车道之间的摩擦系数纳入机动车的制动的过程中可保证用于调节速度的该方法的更高的可靠性。在摩擦系数较低时,制动距离即可显著加长,使得制动时间点须更早地并且制动减速度更大地来调整或调节。反之,在摩擦系数较高时,制动减速度可更低,使得更舒适的制动是可能的。就此而言,将摩擦系数纳入制动过程中使能够提供一方面非常安全的速度调节方法(因为避免制动距离的低估)和另一方面非常舒适的速度
调节方法(因为避免制动距离的高估,其将要求更高的制动减速度直至危急制动或使用紧急系统例如ABS、ESP或ESC并且因此引起更差的驾驶舒适性)。在部分自主或自主行驶运行中由驾驶员和乘客感受的安全性由此显著地来提高。此外,部分自主或自主行驶运行由此也在速度更高时还能够安全地实施或者驾驶员辅助系统可在速度更高时实施该速度调节方法。
[0016]可设置成,在前的交通物体的目标速度借助于机动车的无线接收单元直接作为在前的交通物体或其他物体(其可借助于通讯信号将信息传递到无线接收单元处)的信息来接收。备选地,但是还可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时间点借助于无线接收单元来测定机动车与在前的交通物体的间距。从在这至少两个不同时间点的间距,机动车或机动车的驾驶员辅助系统那么可通过机动车在这两个不同时间点之间的时间段中的已知的速度接收在前的交通物体的目标速度。
[0017]当然,在前的交通物体的目标速度可改变。如此,在借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根据在车道(F)上在前的交通物体(20)来调节机动车(10)在所述车道(F)上的速度(v)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a) 借助于所述机动车(10)的无线接收单元(11)来测定所述机动车(10)与所述在前的交通物体(20)的间距和/或所述在前的交通物体(20)的目标速度(v
目标
),(b) 测定在所述机动车(10)与所述车道(F)之间的摩擦系数,其中,为了测定所述摩擦系数,借助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11)和/或借助于所述机动车(10)的探测单元(12)来探测所述车道(F)的车道状态,(c) 使所述机动车(10)制动到中间速度(v
中间
),其中,如果所述机动车(10)与所述在前的交通物体(20)的间距大于所述机动车(10)的传感器(13)或摄像机的作用范围(R
13
)并且所述在前的交通物体(20)的目标速度(v
目标
)低于所述机动车(10)的当前速度(v0),在考虑所测定的所述摩擦系数的情况下来调整制动的制动时间点和/或制动减速度,其中,如果所述机动车(10)与所述在前的交通物体(20)的间距被减小到使得所述间距等于或小于所述机动车(10)的传感器(13)或摄像机的作用范围(R
13
),达到所述中间速度(v
中间
),以及(d) 在所述传感器(13)或所述摄像机的基础上基于传感器或摄像机地调节被制动到所述中间速度(v
中间
)的所述机动车(10)的速度(v)。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动到所述中间速度(v
中间
)的所述机动车(10)的速度(v)的基于传感器或摄像机的调节包括进一步制动到所述在前的交通物体(20)的目标速度(v
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