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于异构交通的智能车辆跟车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098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于异构交通的智能车辆跟车控制方法及系统,步骤如下:1)将车辆类型进行分类;2)将车辆的跟车状态进行分类,根据车辆行驶任务判断自车的跟车状态,并根据自车和前车的车辆类型,求解自车在对应跟车状态下的安全跟车距离;3)根据自车的车辆类型和安全跟车距离,控制车辆的跟车行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考虑了跟车场景中前后两车的车辆类型,并将跟车分成三种状态来求解安全跟车距离,使得车辆跟车过程能够更加高效和安全。车辆跟车过程能够更加高效和安全。车辆跟车过程能够更加高效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于异构交通的智能车辆跟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驾驶
,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于异构交通的智能车辆跟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自适应巡航功能是低级别自动驾驶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车辆经常需要进行自适应巡航驾驶以代替驾驶员或减轻驾驶员的负担。车辆跟车控制是自适应巡航功能的关键技术,其通过与前车保持合理地跟车距离,达到安全的自适应巡航驾驶。
[0003]现有研究已经提出了一些跟车控制方法,能够实现车辆的跟车控制。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010391813.3,名称为“一种跟车距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中提出了一种跟车距离的确定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加速度和目标减速度计算车辆的目标根河距离。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910325347.6,名称为“智能驾驶车辆的跟车控制系统及方法”中提出了一种跟车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车辆的实时车速和所处道路的实时交通状态得到跟车时距,进而自动调节跟车时的速度。上述方法均没有考虑跟车工况中前车和后车的车辆类型对跟车控制的影响,其不适用于由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于异构交通的智能车辆跟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车辆类型进行分类;2)将车辆的跟车状态进行分类,根据车辆行驶任务判断自车的跟车状态,并根据自车和前车的车辆类型,求解自车在对应跟车状态下的安全跟车距离;3)根据自车的车辆类型和安全跟车距离,控制车辆的跟车行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异构交通的智能车辆跟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自车通过摄像头识别前车的车辆类型,所述车辆类型具体分为:轿车、小巴车、卡车、大巴车、半挂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异构交通的智能车辆跟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车辆的跟车状态具体分为:接近状态、紧跟状态、离开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应于异构交通的智能车辆跟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判断自车的跟车状态具体为:当自车需要换道时,自车需要与前车拉开距离,此时自车的跟车状态为离开状态;当自车不需要换道时,如果自车与前车间距d大于阈值间距d
t
,则自车的跟车状态为接近状态,否则自车的跟车状态为紧跟状态;阈值间距d
t
定义为:d
t
=λ
e
λ
f
TH
t
v
e
式中,λ
e
和λ
f
分别为自车和前车的车型特征因子;轿车、小巴车、卡车、大巴车和半挂车的车型特征因子的值分别为1、1.5、2、2.5和3;TH
t
为车头时距阈值,大小为1秒;v
e
为自车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津强赵万忠徐灿郑双权王春燕李琳陈青云楚明龙罗建徐坤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