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和不可逆惯性安全锁定开启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537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逆和不可逆惯性安全锁定开启控制装置,本装置(10)包括:基座(12);可围绕轴线(X1)枢转地安装在基座(12)上的把手杆(20);传动链(100),配置为将把手杆(20)的运动传递到开启控制器的锁以解锁打开;和惯性安全构件40,包括形成惯性质量的主体和连接到主体的主阻挡元件44,通过在发生撞击时的惯性效应,传动链(100)的至少一个活动元件从非活动静止位置移动到至少一个活动锁定位置,在此即为辅助分支(20.2;30)。惯性构件(40)围绕阻挡元件的第二轴线(X2)安装在的基座(12)上,并且被设计为通过在枢转第二角度范围内采用至少一个不可逆锁定位置的方式来以不可逆模式进行操作。行操作。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逆和不可逆惯性安全锁定开启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门窗开启控制器,诸如机动车辆车门开启控制器的安全构件。具体来讲,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保护机动车辆免受事故引起的冲击,但不仅限于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用于车辆车门的把手,装有安全构件,能够在发生事故时防止在把手的握持部分所受减速作用下打开车门。
[0003]通常,门窗的关闭,例如车门的关闭是通过带有与车门一体的锁闩的锁来执行的,锁闩能够与车身的锁横头配合。当从车辆外部打开时,通过激活通常称为“外部打开控制”或也称为“COE”的系统来释放锁横头。这种系统包括一个把手,当用户进行牵引操作时,把手可进行解锁。
[0004]施加在把手上的动作通过COE的传动链导致锁横头的锁闩被释放,从而致使门的打开。当用户松开把手时,它通过复位弹簧返回到静止位置。
[0005]在没有任何安全构件的情况下,据了解,在发生侧面撞击期间,连接到把手质量的惯性力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打开车门所需的拉力。事实上,侧面撞击能够在把手上产生高强度的瞬时加速度。因此产生的惯性力的强度可能相当大,即使是使用轻质把手也是如此。
[0006]另一方面,把手复位弹簧的刚度当然远远不足以抵抗由施加到把手的惯性力所造成的打开力。
[0007]为了满足当前的安全标准,尤其是在发生侧面撞击时,目前已知的机动车侧把手配备有惯性安全构件。该惯性安全构件在车门发生侧面撞击时触发并阻止开启控制器,以防止侧门意外开启而导致乘客被弹出车外。
[0008]惯性安全构件由惯性质量和与惯性质量一体的定位销或指状弹簧柱塞组成,其与传动装置的传动链的移动元件配合,通常是传动或复位杆。在侧面撞击期间,指状弹簧柱塞与所述复位杆配合以将其锁定在防止锁解锁的位置。
[0009]通常,惯性安全构件会以可逆地或不可逆的方式阻挡复位杆。
[0010]特别是,从现有技术,特别是从文件EP 2 432 954 A1中得知一种惯性安全系统,其包括两个惯性质量,已轴转安装成在静止位置和活动位置之间,防止传动杆旋转,第一个惯性质量以可逆方式运行,第二个惯性质量以不可逆方式运行。
[0011]这种惯性系统可以防止在发生撞击时门窗意外打开,无论是低加速度还是高加速度。这种惯性系统虽然非常有效,但其缺点是体积特别大,不经济,而且对惯性安全系统的重量有显着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旨在通过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同时克服上述缺点和缺陷的优化惯性安全系统的开启控制器。
[0013]为此,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开口的开启装置,其包括:
[0014]用于接收打开命令的基座,
[0015]以轴转方式围绕第一把手轴线安装在基座上的把手杆,
[0016]传动链,用于将把手杆的运动传递到开启控制器的锁以进行解锁,
[0017]惯性安全构件,包括形成惯性质量的主体和连接到主体的主阻挡元件,通过在发生撞击时的惯性效应,传动链的至少一个活动元件从非活动静止位置到至少一个活动锁定位置,
[0018]其中,把手第一轴线周围基座上的惯性构件安装在阻挡元件第二轴线周围基座上,并且被设计为通过在枢转第二角度范围内采用至少一个不可逆锁定位置的方式来以不可逆模式进行运行。并且因为阻挡元件设有阻挡表面,可逆模式下在阻挡表面的第一区域的范围内在其轨迹期间拦截移动元件,或者至少能够在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的范围内以不可逆模式拦截部分移动元件。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开启装置结合了传统惯性系统体积小,重量低的优点,同时也摆脱了传统系统仅能以可逆或不可逆模式运行,达到可在两种模式下同时运行的效果。该效果例如通过限定惯性构件的阻挡表面的两个区域的空间角偏移而获得,所述两个区域根据惯性构件第一枢转角度范围中的可逆阻挡位置或第二转动角度范围中的阻挡的不可逆位置而不同。换言之,惯性构件的阻挡表面在彼此空间偏移的两个区域中拦截传动链的可移动元件,这种空间位移分别是由惯性构件在可逆和不可逆模式下的各种角度枢转范围引起的。
[0020]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还可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阻挡元件具有阻挡面,以便在发生撞击时在可逆模式下在阻挡表面的第一区域的范围内在其轨迹期间拦截移动元件,或者至少能够在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的范围内以不可逆模式拦截部分移动元件。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从可逆模式到不可逆模式的改变是在发生撞击枢转期间通过安装在基座上的可弹性变形的滑片的惯性构件跨越而不返回来实现的。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可移动元件包括把手杆的辅助分支或安装在第三旋转轴线基座枢转的复位构件。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把手杆能够采用齐平位置,在该齐平位置中把手杆完全或部分地容纳在基座中,以及在弹出位置中把手杆至少部分地露出基座,辅助分支在自由端设置有几何形状,防止惯性件在把手处于弹出位置时不可逆。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辅助分支的几何形状限定了具有决定了鼻状弹簧柱塞的轮廓,同时界定了第一定位槽口和第二定位槽口,以便分别在齐平位置与阻挡元件的阻挡表面配合并且在弹出位置与阻挡元件的楔形边缘配合。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槽口设置有径向止动表面,该径向止动表面阻止惯性构件在可逆模式中的旋转。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安全构件包括至少一个辅助阻挡元件,主阻挡元件与辅助分支协作,而辅助阻挡元件与复位构件协作,复位构件安装在第三旋转轴线的基部枢转,两个阻挡元件彼此成角度地间隔开。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阻挡表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空间定界是相对于由滑片任一侧上的惯性构件的定位销产生的角偏移来限定的。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定位销包括内部材料凸边,在不可逆模式中在
滑片上方形成定位间隔件,在可逆模式中在滑片下方形成外部定位过渡平面。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安全构件主体包括正钩面以及相对的基本上平行于阻挡件轴延伸的背面,正钩面包括形成定位销的钩缘形式的上边缘。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安全构件主体包括一个正钩面以及一个相对的基本上平行于阻挡件轴延伸的背面,正钩面还包括一个下边缘,在不可逆模式下形成惯性构件的有角度的端部止动件。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滑片被设计为允许沿惯性构件的枢转方向交叉并且禁止沿相反方向交叉。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基座包括一个形成底板支撑件的型材,滑片安装在该底板支撑件上,滑片部分靠在底板上,从一端自由延伸,使得底板支撑件基本上抵抗其在一个方向上的弯曲,同时通过从底板支撑件分离滑片而允许在相反方向上弯曲。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阻挡表面明显地沿圆弧周向延伸,弧的曲率中心相对于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打开的开启装置(10),包括:基座(12),用于接收打开命令,把手杆(20),配置为围绕第一把手轴线(X1)以轴转方式安装在所述基座(12)上,传动链(100),配置为将所述把手杆(20)的运动传递到开启控制器的锁以进行解锁,惯性安全构件(40),包括形成惯性质量的主体(42)和连接到所述主体(42)的主阻挡元件(44),通过在发生撞击时的惯性效应,所述传动链(100)的至少一个活动元件(20.2;30)从非活动静止位置到至少一个活动锁定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构件(40)围绕第二轴线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基座(12)上,并且所述惯性构件配置为通过在第一枢转角度范围内采用至少一个可逆锁定位置而在可逆模式下操作,并且通过在第二枢转角度范围内采用至少一个不可逆锁定位置而在不可逆模式下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启装置(10),其中,所述阻挡元件(44;64)设有阻挡表面(46;66),可逆模式下在所述阻挡表面(44;66)的第一区域(Z1)的范围内在其轨迹期间拦截移动元件(20.2;30),或者至少能够在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Z2)的范围内以不可逆模式拦截部分移动元件(20.2;30),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不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启装置(10),其中,从可逆模式到不可逆模式的改变是在发生撞击枢转期间通过惯性构件(40)与安装在基座(12)上的可弹性变形的滑片(70)交叉而不返回来实现的。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启装置(10),所述移动元件包括所述把手杆(20)的辅助分支(20.2)或围绕第三旋转轴线(X3)枢转地安装在基座(12)上的复位构件(30)。5.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开启装置(10),所述把手杆(20)能够采用齐平位置和弹出位置,在所述齐平位置中,所述把手杆(20)完全或部分地容纳在基座(12)中,在所述弹出位置中,所述把手杆(20)至少部分地露出所述基座(12),辅助分支(20.2)在自由端设置有几何形状,防止所述惯性构件(40)在所述把手杆(20)处于所述弹出位置时不可逆。6.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开启装置(10),辅助分支(20.1)的几何形状限定了具有鼻状弹簧柱塞(27)的轮廓,同时界定了第一定位槽口(25)和第二定位槽口(27),以便分别在所述齐平位置与所述阻挡元件(44)的阻挡表面(46)配合,并且在所述弹出位置与所述阻挡元件(44)的楔形边缘(45)配合。7.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开启装置(10),第二槽口(29)设置有径向止动表面(28),所述径向止动表面阻止所述惯性构件(40)在可逆模式中的旋转。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启装置(10),所述安全构件(40)包括至少一个辅助阻挡元件(64、64A、64B),主阻挡元件(44)与所述把手杆(20)的辅助分支(20.2)协作,而所述辅助阻挡元件(64、64A、64B)与复位构件(30)协作,所述复位构件(30)围绕第三旋转轴线(X3)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基座(12)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尔贝托
申请(专利权)人:阿克韦尔维戈西班牙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