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栅介质层的厚度的监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涉及一种栅介质层的厚度的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130/90纳米至28/22纳米技术节点,为抑制或避免短沟道效应(Short Channel Effect,SCE),业内通常采用氮氧化硅栅介质层代替传统的氧化硅栅介质层。其中,氮氧化硅栅介质层的厚度对半导体器件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有效迁移率和器件的可靠性,进而影响半导体器件的良率。因此有必要对栅介质层的厚度进行监控,确保栅介质层厚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栅介质层的厚度的监控方法,提高测量栅介质层的厚度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栅介质层的厚度的监控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五片晶圆;顺次在所述晶圆上形成氮氧化硅栅介质层,并将所述晶圆顺次移入一晶圆传送装置;移出所述晶圆传送装置,以最先移入所述晶圆传送装置的二至四片晶圆作为测试晶圆,获取所述测试晶圆的氮氧化硅栅介质层的厚度,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栅介质层的厚度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至少五片晶圆;顺次在所述晶圆上形成氮氧化硅栅介质层,并将所述晶圆顺次移入一晶圆传送装置;移出所述晶圆传送装置,以最先移入所述晶圆传送装置的二至四片晶圆作为测试晶圆,获取所述测试晶圆的氮氧化硅栅介质层的厚度,其中,所述测试晶圆的测试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100分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介质层的厚度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顺次在所述至少五片晶圆上形成氮氧化硅栅介质层的步骤为:在所述晶圆上形成氧化硅栅介质层;对所述氧化硅栅介质层进行氮注入,以形成氮氧化硅栅介质层;对所述氮氧化硅栅介质层进行退火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栅介质层的厚度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去耦等离子体氮化工艺对所述氧化硅栅介质层进行氮注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介质层的厚度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椭偏仪获取所述测试晶圆的氮氧化硅栅介质层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介质层的厚度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圆传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林,张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