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与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2148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与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扫描线、资料线、画素电极、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资料线是与扫描线相交,而形成多个画素区域,画素电极、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是设置于每一画素区域中。此液晶显示面板可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与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预 充电功效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显示器产业的快速发展下,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显示装置上。 一般 而言,若长时间供应相同电压(DC电压)通过液晶显示装置的 液晶层,其液晶分子的倾斜角度会固定并且导致液晶层呈现出影 像停留现象,结果造成液晶层寿命縮短。为了避免发生此现象, 在液晶显示面板中,供应通过液晶层的电压极性会在经过固定时 间长度之后反向。供应给像素电极的灰阶电压会在固定的时间长 度间隔上,相对于共享电极上供应的共享电极电压进行在正与负 极性之间的极性变化。然而,当液晶显示装置的面板朝大尺寸、高分辨率发展时, 则可能发生面板画素内的灰阶电压充电不足的问题,由于显示面 板尺寸变大,每一数据线的RC负载(Loading)亦不断地提高,因 而每一数据线所需充电的时间亦增加。当面板的分辨率提高时,对于单一垂直扫描周期内而言,其水平扫描线数量增加会减少用于写入每条水平线的时间减少了 ,因此数据驱动器输出中的延迟时间(t D 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扫描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资料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资料线是与所述扫描线相交,用以形成多个画素区域; 画素电极,设置于所述画素区域中; 第一晶 体管,设置于所述画素区域中,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闸极耦接于在所述画素电极相邻一侧的扫描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源/极耦接于所述资料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源/极耦接于所述画素电极;以及 第二晶体管,设置于所述画素区域中,其中所述第二晶 体管的闸极耦接于在所述画素电极相邻另一侧的扫描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源/极耦接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扫描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资料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资料线是与所述扫描线相交,用以形成多个画素区域;画素电极,设置于所述画素区域中;第一晶体管,设置于所述画素区域中,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闸极耦接于在所述画素电极相邻一侧的扫描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源/极耦接于所述资料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源/极耦接于所述画素电极;以及第二晶体管,设置于所述画素区域中,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闸极耦接于在所述画素电极相邻另一侧的扫描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源/极耦接于所述资料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源/极耦接于所述画素电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为薄膜晶体管。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电晶体的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二电晶体的第一源/极是耦接于 同一条资料线。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晶体的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二电晶体的第一源/极是分别耦 接于在所述画素电极相邻两侧的资料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闸极驱动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扫描线;以及 数据驱动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数据线。6. —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廷陈勇志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