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由天专利>正文

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59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其单元(片)散热片由概呈L形或横方U形板体上、下端两侧或是中间部位,分别设一个以上的扣接结构;该扣接结构包含扣钩和扣孔;其中:该扣钩包含设为“*”形或反横L形,设于该板体上缘的水平短折边或水平长折边上,和设为“*”形或横L形,设于该板体下缘的水平长折边上;而该扣孔为半圆形孔,分设于该板体上缘的水平短折边或水平长折边和下缘的水平长折边与该板体折角交接处上;又于各该扣钩的中间,包含设有一道未完全割、切开的切痕或缺槽;依序藉其前一单元(片)散热片上的上、下每一扣接结构的扣钩扣装至后一单元(片)散热片上的扣接结构的对应扣孔中,即可作多数片单元(片)散热片的并联接合动作。(*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构造装置更简单,制作、装配较便利,且并联接合较为稳固的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
技术介绍
设计人于90年8月1日提出在先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申请案第90213001号“散热片接合结构改良”(以下简称原案),于提出申请之后经试制试销结果,虽已深受消费使用者的爱用与好评,但设计人并不因此而满足,特再经研试而改良研制出本技术的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前述的原案结构如图5所示,其单元(片)散热片1是以铝、铜或其相类金属薄板材料冲制成型制成的适当大小概呈L形或横方U形板体10,于该板体10上、下端两侧或连同中间部位,分别至少设一个以上的扣接结构12。该上端所设的每一扣接结构12,是由该L形板体10上缘先折设一水平短折边13后,再由该水平短折边13延伸设一扣钩14构成,或是直接由横方U形板体上缘的水平长折边(图中略)上直接延伸设一扣钩14构成;而该下端所设的每一扣接结构12,则由该L形或横方U形板体10下端原设的水平长折边11上,直接延伸设一扣钩14构成;各该扣接结构12分别各包含有一约呈半圆形扣孔15,分设于该水平短折边13或水平长折边13’和水平长折边11与其板体10的折角交接处上。由于该原案的单元(片)散热片1在以连续模具一贯作业冲制成型时,其每一扣接结构12的冲制必须先冲设一概呈“香菇”形板140(如图5A所示),其次再冲、抽折成如图5B所示的由一约半圆形板体140’上突设一约半圆形垂直折缘141或仅一侧设弧形或斜面垂直折缘构成的扣钩14,故制模及作冲折动(工)作上稍嫌不便。其次,在作并联扣接接合动作时(如图6所示),其各扣接结构12的扣钩14的两或其一外侧端缘142,所能卡扣于其板体10上的约半圆形孔15’两侧缘的部份,亦稍嫌局限,容易令消费使用者感到不够稳固。有鉴于此,本设计人特再经研试而进一步改良研制出本技术的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造装置简单,更适宜以连续模具一贯作业快速大量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品质;且在以多数片并联扣接接合时又较为稳固的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所述散热片具有板体,该板体的至少一侧缘或中间部位,其中至少一处设有一个以上的扣接结构,该扣接结构包含一扣钩和一扣孔,该扣孔为一半圆形孔,并设置于所述板体上缘的水平折边或下缘的水平长折边与该板体折角交接处上;其中该板体上缘的水平折边上设有呈 形或反横L形的扣钩,该板体下缘的水平长折边上设有呈 或横L形的扣钩,其一片散热片上的上、下每一扣接结构的扣钩扣装至相邻另一片散热片上的扣接结构的对应扣孔中。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所述板体为呈L形或横方U形板体,或设有多数孔的呈L形或横方U形板体。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所述板体上缘的水平折边为水平短折边或水平长折边。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所述反横L形和横L形扣钩的下、上缘中央,包含设有弧形缺缘。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所述扣钩的中间设有一道未完全割、切开的割痕或缺槽。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所述上、下端的各扣钩中间设有一道凹陷的冲痕,各该扣钩的两侧缘为可向外张开扩大设置。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所述扣钩的中间设有一道未完全割、切开的割痕或缺槽。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所述上、下端的各扣钩中间设有一道凹陷的冲痕,各该扣钩的两侧缘为可向外张开扩大设置。本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本技术提出的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藉由在板体上所设置的扣接结构,该扣接结构包括扣钩和扣孔,该扣钩呈 或反横L形,或者是呈 形或横L形,使得本技术在制模及作冲折动作时较为方便,且藉由一散热片的扣接结构的扣钩可扣装到相邻散热片的扣接结构的扣孔中,使得多数片单元散热片的并联接合简单,快速、稳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主)实施例的单元(片)散热片的左半部立体图;图1A为本技术第一种(主)实施例的另一种型式实例的单元(片)散热片的左半部立体图;图1B为本技术第一种(主)实施例的另一较佳实例的单元(片)散热片的左半部立体图;图1C为图1所示的扣接结构于未冲折成型前落料时的立体展开图;图1D为图1所示的扣接结构的扣钩部份冲折成型时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主)实施例的单元(片)散热片作扣装结合动作时的左半部立体图;图2A为本技术第一种(主)实施例的单元(片)散热片作扣装结合动作的另一较佳扣装结合实例的左半部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种实例的单元(片)散热片左半部立体图;图3A为本技术第二种实例的单元(片)散热片另一实例的左半部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种实例的单元(片)散热片又一较佳实例左半部立体图;图5为第90213001号案的单元(片)散热片立体图;图5A为如图5所示的扣接结构未冲折成型前落料时的立体展开图;图5B为如图5所示的扣接结构的扣钩部份冲折成型时的立体图;图6为第90213001号案的单元(片)散热片作扣装结合动作时的立体图。附图标号说明1a、1’a、散热片 110、长折边板体 10a、10’a、板体130、短折边板体 11、水平长折边130’、长折边板体12a、扣接结构 140a、长圆形板13、水平短折边141a、垂直卡缘13’、水平长折边 142a、弧形板15’、半圆形孔143a、弧形缺缘15、半圆形扣孔144a、凹陷的冲痕 15a、“D”形扣孔 145a、切痕16、多数孔150、圆孔14a、 形或 扣钩146、反横L形或横L形扣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A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第一种(主)实例及其衍生的另一实例单元(片)散热片1a、1’a的左半部部份立体图。该散热片1a、1’a分别是一以铜、铝或其相同类金属薄板材料冲制成型的适当大小或复冲设有适当大小的多数孔16的概呈L形或横方U形板体10a、10’a。于该板体10a、10’a上、下端两侧或连同中间部位任一位置,分别至少设置一个以上的扣接结构12a。该板体10a、10’a上端所设的每一个扣接结构12a,由该L形板体10a上缘各折设一水平短折边13后,再由该水平短折边13上延伸设置一 形扣钩14a构成;或由该横方U形板体10’a上缘原设的水平长折边13’上,直接延伸设置一 形扣钩14a构成。而该板体10a、10’a下端所设的每一个扣接结构12a,则均由该板体10a、10’a下缘原设的水平长折边11上直接延伸设置一 形扣钩14a构成。实际上各该扣接结构12a各包含有一约半圆形扣孔15,其设于该板体10a、10’a上缘所折设的水平长、短折边13’、13和下缘所折设的水平长折边11与该板体10a、10’a的折角交接处上。由于本技术的单元(片)散热片1a、1’a是以连续冲模模具一贯作业冲制成型制成。因此,在以平板材料冲制成L形板体10a或横方U形板体10’a的落料时,即须如图1C所示,需先一并于该L形板体10a或横方U形板体10’a上端的扣接结构12的设置位置,分别冲设短折边板体130或长折边板体130’、一圆孔150和由该长、短折边板体130’、130上延伸设置一长圆形板140a;其次,再将该长圆形板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所述散热片具有板体,该板体的至少一侧缘或中间部位,其中至少一处设有一个以上的扣接结构,该扣接结构包含一扣钩和一扣孔,该扣孔为一半圆形孔,并设置于所述板体上缘的水平折边或下缘的水平长折边与该板体折角交接处上;其特征在于:该板体上缘的水平折边上设有呈“*”形或反横L形的扣钩,该板体下缘的水平长折边上设有呈“*”或横L形的扣钩,其一片散热片上的上、下每一扣接结构的扣钩扣装至相邻另一片散热片上的扣接结构的对应扣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所述散热片具有板体,该板体的至少一侧缘或中间部位,其中至少一处设有一个以上的扣接结构,该扣接结构包含一扣钩和一扣孔,该扣孔为一半圆形孔,并设置于所述板体上缘的水平折边或下缘的水平长折边与该板体折角交接处上;其特征在于该板体上缘的水平折边上设有呈 形或反横L形的扣钩,该板体下缘的水平长折边上设有呈 或横L形的扣钩,其一片散热片上的上、下每一扣接结构的扣钩扣装至相邻另一片散热片上的扣接结构的对应扣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为呈L形或横方U形板体,或设有多数孔的呈L形或横方U形板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散热片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缘的水平折边为水平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由天
申请(专利权)人:林由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