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的栅氧化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901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的栅氧化物的方法采用了半导体的干、湿、干氧化的工艺程序。该方法可以降低半导体-氧化物界面处的界面态密度。在n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FET)用该改进的工艺制造时,阈值电压下降、电子迁移率提高、反短沟道效应改善,电流驱动能力增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氧化硅作栅绝缘体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特别涉及制造该氧化硅的方法及由该方法的制造的晶体管。这种晶体管也表示为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IGFET)。在半导体工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场效应晶体管包括半导体本体(衬底),在半导体本体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一对一种导电类型的扩散区(源和漏),两区被相反导电类型的衬底中间区隔开。与这两个隔开的区相连的电极间的电流受位于上表面上但通过一氧化硅薄层与之电绝缘、与中间区相邻的电极(栅)的控制,所说氧化硅一般通过氧化中间区的表面层形成。工作时,加于栅上的足够大且具有合适极性的电压,使中间区的导电类型反型,在两隔开的区域之间形成导电沟道,当由与两隔开区连接的电极产生合适的电压时,电流在其中流动。众所周知,晶体管的各参数主要取决于形成于两隔开区之间的衬底表面上的氧化硅栅绝缘体的性质,所说两隔开区用作晶体管的电流端子。这些参数包括导电沟道中流动的载流子的迁移率和使衬底中间区的导电类型反型从而形成沟道需要的阈值电压。一般情况下,通过在氧化气氛中,一般或者为干氧(主要是高纯氧气)或者湿氧(主要是高纯氧气加水蒸汽),在合适的时间周期内,将硅衬底加热到合适的高温,原位形成这种氧化物。例如,在施敏的《VLSI技术》,第二版(VLSI Technology,Second Edition,S.M.Sze,Editor),McGraw-Hill,1988,ISBN 0-07-062735-5,115页中,概括了所属领域已采用的各种生长技术。典型氧化方法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在硅衬底表面产生栅氧化物界面态的空间不均匀分布。附加的界面态降低了电荷载流子(例如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中电子)的有效迁移率,这是所不希望的。另外,源和漏区有局部界面态的增加加重了反短沟道效应,与长沟道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相比,短沟道长度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增加。短沟道长度晶体管一般主要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栅氧化法制造的高性能集成电路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迁移率,减轻反短沟道效应,从而增大可在亚微米晶体管中获得的电流驱动。我们已发现,可以通过一种形成栅氧化物的新工艺,改善n沟道亚微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电流驱动。该新工艺的特征在于,合适温度下氧化的干湿循环、在一定温度下时间的变化和温度变化的速率的结合。这些条件在改善晶体管的特性方面具有预料不到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例示实例中,利用以下的氧化工艺形成栅氧化物,所说氧化工艺包括在约24分钟内温度从680℃增加到800℃的干氧周期,在800℃下约13分钟的湿氧周期,和在约8分钟内温度从800℃降低到780℃的干氧周期。在形成栅氧化物的本专利技术另一例示实例中,采用在约15分钟内温度从780℃提高到850℃的干氧周期、850℃下约5.5分钟的湿氧周期和在约23分钟内温度从850℃降低到780℃的干氧周期。在这两种例示实例中,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基本上是随时间线性变化。这两个例示实例表明了改善晶体管特性的重要因素是干、湿和干氧化步骤的交替,并且干氧周期中温度升高或降低,湿氧周期中温度基本保持恒定。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形成在半导体本体形成的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的栅介质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干、湿和干氧化步骤,氧化半导体本体的一部分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还在于提供一种形成用于绝缘栅半导体器件的栅氧化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把半导体本体放置于设计用于氧化半导体本体的合适装置中;在将半导体本体保持于基本由高纯氧气构成的气氛中的同时,使本体在不发生显著氧化的温度下稳定;在保持纯氧气氛的同时,升高本体的温度;引入主要由高纯氧气和水蒸气构成的气氛;本体保持在该温度和气氛中一段足以形成所需厚度氧化物的时间;足够的时间后,气氛恢复为先前主要由高纯氧气构成的气氛;以受控的方式,把本体的温度降低到不足以使本体发生显著氧化的值。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更详细介绍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其栅绝缘体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程序制造的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IGFET)的剖面图。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是发现了通过选择合适的形成栅介质的氧化工艺参数和程序,可以改善n沟道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IGFET)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性能,具体说,所说参数涉及栅氧化工艺期间的时间温度关系和一定时间下的气氛及温度。在栅氧化工艺期间,采用公知的多个氧化技术,我们已发现一种多步骤工艺,该工艺能够获得降低的均匀分布的栅氧化物界面态和n沟道晶体管的源和漏区中局部化的界面态的密度。均匀分布的界面态密度的降低减少了载流子的表面散射,提高了载流子的迁移率。源和漏区的局部界面态的减少减轻了反短沟道效应,降低了阈值电压高于长沟道场效应晶体管的有效沟道长度区的阈值电压。亚微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技术中的n沟道晶体管一般设计成具有能观察到这种降低阈值电压效果的沟道长度。附图示出了一种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IGFET)的剖面图,所说晶体管具有按本专利技术的氧化程序形成的栅介质16。该晶体管形成于半导体本体10中。漏区12和源区14通过半导体本体10的一部分彼此分开。本体10是一种导电类型,例如是p型,漏区12和源区14是相反的导电类型,例如是n型。形成源和漏的区由各种现有掩蔽技术限定。栅介质16形成于源和漏区14和12之间的区域上。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形成栅介质16的方法。栅区18由导电材料形成,并显示为与导电连接20接触。导电连接22和24显示为分别接触漏区12和源区14。导电材料和连接可由金属、掺杂的硅或多晶硅构成。该晶体管可利用自对准工艺形成,源和漏区与栅的边缘自对准,或通过非自对准工艺形成。利用两种工艺中任一种形成的场效应晶体管都可从本专利技术形成栅介质的改进方法中获益。图示类型的晶体管是利用亚微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制造的,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氧化工艺形成栅介质(氧化物),本专利技术的氧化工艺包括一系列干氧氧化和湿氧氧化,即,干氧、湿氧、和干氧。测试这些晶体管,并与利用相同的亚微米CMOS工艺制造但栅氧化只用现有技术的干氧工艺的晶体管比较。利用电荷泵技术确定60微米宽乘0.5微米长的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的均匀界面态密度。发现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干-湿-干氧化顺序制造的晶体管与利用现有技术干法栅氧化工艺制造的晶体管相比,均匀界面态密度降低了26%,从9.0×1010/cm2降低到6.7×1010/cm2。测量n沟道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的饱和阈值电压,并比较利用本专利技术栅氧化工艺顺序制造和用现有技术单一干氧工艺制造的晶体管。发现,对于约0.4微米或更小的有效沟道长度,由于短沟道效应,利用形成栅介质的两种工艺中的任一种制造的晶体管的饱和n沟道阈值电压都降低。对于约20微米或更大的长有效沟道长度,利用形成栅介质的两种工艺中的任一种制造的晶体管的n沟道阈值电压相同。对于有效沟道长度在0.4到1.0微米的晶体管,利用由现有技术干氧工艺制造的晶体管的饱和n沟道阈值电压比长沟道晶体管大高达0.05V。相反,对于有效沟道长度大于0.4微米的晶体管,饱和n沟道阈值电压不取决于利用本专利技术氧化工艺程序制造的晶体管的有效沟道长度。约0.4-1.0微米的这种有效沟道长度范围主要用于利用本专利技术氧化工艺程序形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形成在半导体本体中形成的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的栅介质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至少一个干氧化步骤和一个湿氧化步骤的氧化程序,氧化半导体本体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8-12-23 09/2199881.一种形成在半导体本体中形成的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的栅介质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至少一个干氧化步骤和一个湿氧化步骤的氧化程序,氧化半导体本体的一部分。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氧化程序包括干氧步骤、湿氧步骤和干氧步骤。3.一种形成用于绝缘栅半导体器件的栅氧化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把半导体本体放置于设计成氧化其的合适装置中;在不足以明显氧化所说本体的温度下,稳定半导体本体,所说本体保持在主要由高纯氧气构成的气氛中;在保持高纯氧气气氛的同时,升高所说本体的温度;引入主要由高纯氧气和水蒸汽构成的气氛;在该温度和气氛中保持本体一段足以形成所需厚度二氧化硅的时间;所说足够时间后,气氛恢复到先前主要由高纯氧气构成的气氛;以及在受控的方式下,把所说本体的温度降低到不足以氧化所说本体的值。4.如权利要求3的工艺,其中在高纯氧气中加入其它微量成分或气体,在高纯氧气和水蒸汽中加入其它微量成分或气体。5.一种制造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形成有第一和第二导电类型的阱区的半导体本体开始;限定将形成晶体管的区域;利用干、湿和干氧化步骤顺序,在所说半导体本体表面的某些部分上的所说区域中,形成二氧化硅构成的栅介质层;在栅介质层上形成栅区;在所说第一导电类型的阱中形成所说第二导电类型的源和漏区,在所说第二导电类型的阱中形成所说第一导电类型的源和漏区;形成到源、漏和栅区的电连接。6.如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干、湿和干氧化步骤的顺序包括以下步骤把半导体本体放置于设计成氧化其的合适装置中;在不明显氧化所说本体的温度下,稳定半导体本体,所说本体保持在主要由高纯氧气构成的气氛中;在保持高纯氧气气氛的同时,升高所说本体的温度;引入主要由高纯氧气和水蒸汽构成的气氛;在该温度和气氛中保持本体一段足以形成所需厚度二氧化硅的时间;所说足够时间后,气氛恢复到先前主要由高纯氧气构成的气氛;在受控的方式下,把所说本体的温度降低到不能明显氧化所说本体的值。7.如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在高纯氧气中加入其它微量成分或气体,在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沃格尔桑W海恩施J福尔
申请(专利权)人:因芬尼昂技术北美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