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821123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其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在基体表面或其金属氧化物包覆层上形成至少一层晶型转化促进剂层,该晶型转化促进剂为SnO2或水合SnO2;制成品中脱水SnO2与基体的重量百分比是10%-20%,包覆率为20%-70%,其在煅烧温度在高于700℃时,使金属氧化物颜料在高温煅烧时将所包覆的氧化物的晶型结构绝大部分或全部转化,使多种不同晶型的被包覆氧化物产生不同的折射率,制得具有加强干涉效果的珠光颜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包覆过程中加入晶型转化促进剂SnO2层来加强干涉效果,制备的珠光颜料具有随角异色的效果,其亮度和色度都大幅提升,且工艺更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珠光颜料,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技术介绍
透明的珠光颜料是颜料中的新品种,通过干涉作用来达到其色彩效果。它们由云母薄片做基材,外面包覆高折射的二氧化钛涂层。白色光照射到此类型的颜料上时被二氧化钛层部分反射,余下的光则穿过(折射)二氧化钛层抵达云母表面,接着部分光线又被反射,平行于第一道反射光线离开颜料表面。第二道光线的光波相对与第一道光线会有部分偏移,根据所经过路线的长短不同,偏移大小不同。如果波峰和波峰叠加,波谷和波谷叠加,将强化光波。通过在云母上涂覆不同厚度的二氧化钛,可以得到从银白,经过黄色,红色,蓝色,直到绿色(膜厚从低到高)。珠光颜料无毒、无味、耐酸碱、不易燃、不易爆、不导电、不迁移、易分散,具有较高的耐热性与耐候性,完全符合严格的环保要求。其具有金属颜料的闪光效果,能够产生天然珍珠的柔和色泽,但是只有在受光的条件下才会显现出闪光效应。珠光颜料优异的性能使其成为当今色彩领域的新思路,具有更高的商品价值。珠光颜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可用于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涂料、粉末涂料、建筑涂料、珠光油墨、珠光皮革、珠光塑料制品、珠光化妆品,还可用于造纸、印染、印花、橡胶、陶瓷等行业。然而目前我国高档珠光颜料的研究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大多数需要向国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特别是其制备方法繁琐、步骤多、反应过程耗时较长、不易控制和实现产业化;颜料成品的各层之间的干涉效果较弱,存在着亮度、饱和度较低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由此制备方法制备的珠光颜料具有随角异色的效果,且产品亮度及色饱和度都比较好,使此颜料的应用领域更广泛。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金属氧化物包覆层的上、下方加入相应的晶型转化促进剂层,在高温煅烧时其促进金属氧化物的晶型转化,缩短煅烧时间且可以使金属氧化物颜料在高温煅烧时将所包覆的氧化物的晶型结构绝大部分或全部转化,使多种不同晶型的被包覆氧化物产生不同的折射率,制得具有加强干涉效果的珠光颜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实施上述方法的制品,其具有多层晶型和折射率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包覆层,与传统多层包覆珠光颜料相比,其亮度和色度都有大幅提升。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在基体表面或其金属氧化物包覆层上形成至少一层晶型转化促进剂层,包覆率为20%-70%,该晶型转化促进剂为SnO2或水合SnO2 ;制成品中脱水SnO2与基体的重量百分比是10%_20%,其在煅烧温度在高于700°C时,使金属氧化物颜料在高温煅烧时将所包覆的氧化物的晶型结构绝大部分或全部转化,使多种不同晶型的被包覆氧化物产生不同的折射率,制得具有加强干涉效果的珠光颜料。所述的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向采用湿化学水解包覆法制备的高表面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包覆层的底部和上部,分别形成一晶型转化促进剂SnO2层,该层的包覆率为25%-60%。所述的高表面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为Ti02、Fe203> Fe3O4, ZnO和/或其化合物或混合物;所述的晶型转化促进剂SnO2层,当煅烧温度在高于700°C时,将锐钛型的Ti02、Fe203、Fe3O4, ZnO绝大部分或全部地转化成金红色石型Ti02、Fe203> Fe3O4, ZnO,且缩短煅烧时间。其中所述的晶型转化促进剂SnO2是通过SnCl4与NaOH反应后的水合SnO2,在高温煅烧过程中生成的。 在所述的制备过程中,还包括在所述基体表面或其高表面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包覆层上,制备一低表面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包覆层,该层的包覆率为20%-50%,高温煅烧过程中在晶型转化促进剂SnO2的作用下,使相邻两层金属氧化物形成的表面相对折射率的差值至少增加O. I。所述低表面折射率的金属化合物为Si02、Al2O3、水合氧化铝和/或其化合物或混合物。所述的基体为透明的天然云母或人工合成云母、玻璃鳞片、片状二氧化硅其中之O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制备方法的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其特征在于,在其基体表面或其金属氧化物包覆层上形成有至少一层晶型转化促进剂层,该晶型转化促进剂为SnO2或水合SnO2 ;制成品中脱水SnO2与基体的重量百分比是10%_20%,包覆率为20%-70%,其在煅烧温度在高于700°C时,使金属氧化物颜料在高温煅烧时将所包覆的氧化物的晶型结构绝大部分或全部转化,使多种不同晶型的被包覆氧化物产生不同的折射率,使制得的珠光颜料的干涉效果加强。所述煅烧后的珠光颜料,依次包括基体、晶型转化促进剂层、高表面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包覆层、晶型转化促进剂层、低表面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包覆层、高表面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各层的厚度基本相同,使高温煅烧后形成的各层表面相对折射率的差值至少增加 O. I。其中所述的晶型转化促进剂SnO2是通过SnCl4与NaOH反应后的水合SnO2,在高温煅烧过程中生成的;所述的高表面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为Ti02、Fe203> Fe3O4, ZnO和/或其化合物或混合物;低表面折射率的金属化合物为Si02、Al203、水合氧化铝和/或其化合物或混合物。所述的基体为透明的天然云母或人工合成云母、玻璃鳞片、片状二氧化硅其中之O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湿法包膜方法是通过相应的水溶性金属氧化物的水解进行包膜的,该方法步骤紧凑、易于控制,易于实现产业化生产,且制得的产品质量稳定,不同批次产品的一致性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基体、各金属氧化包覆层之间加入晶型转化促进剂包覆层,在高温煅烧时将锐钛型二氧化钛或其他低折射率晶型的氧化物绝大部分或全部转化成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或其他高低折射率晶型的氧化物,从而加强干涉效果,同时缩短煅烧时间;本专利技术工艺比传统工艺可缩短煅烧时间30%以上,而干涉效果提高后,可大幅制品的亮度和色度,其色彩变化更为丰富、连续、柔和,饱和度与亮度更高,色彩更为鲜艳、明亮。不同金属氧化物的晶型结构对折射率的影响较大。例如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锐钛型二氧化钛由于晶型结构不同,虽然宏观晶体都属于四方晶系,但赋予珠光的性能就存在较明显的差别。金红石型云母钛珠光颜料由于包覆层中二氧化钛结晶的内部结构较锐钛型紧密,从而使它的化学稳定性、光折射率、介电性能、遮盖力和密度等指标都高于锐钛型云母钛珠光颜料。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珠光颜料产品具有随角异色的效果,且产品亮度及色饱和度都比较好,若将其用于实物上,在光的照射下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解决了我国高档珠光颜料的部分不足。另外,在包覆高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中加入相应的晶型转化促进剂层,与传统多 层包覆珠光颜料相比,其亮度和色度都大幅提升,使工艺更易于操作,更完善和反应更为稳定,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好。具体实施例实施例I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具体要制得云母钛珠光颜料,采用的仪器为恒温水浴锅、JJ-2增力电动搅拌器、加料泵、W-130-PH24-C水质仪等,其包括如下步骤 I.将粒径10-60um的基体天然云母片50g投入到2L反应爸中,加入去离子水1000ml,搅拌,升温到65°C,调pH=l. 8,加IOml浓度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在基体表面或其金属氧化物包覆层上形成至少一层晶型转化促进剂层,包覆率为20%?70%,该晶型转化促进剂为SnO2或水合SnO2;制成品中脱水SnO2与基体的重量百分比是10%?20%,其在煅烧温度在高于700℃时,使金属氧化物颜料在高温煅烧时将所包覆的氧化物的晶型结构绝大部分或全部转化,使多种不同晶型的被包覆氧化物产生不同的折射率,制得具有加强干涉效果的珠光颜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海莹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澄海区镇发珠光颜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