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不等厚产品均衡进浇的注塑模具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807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不等厚产品均衡进浇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芯组件和动模芯组件,相互结合形成模腔,用于成型产品的整体轮廓;动模调节组件,与所述动模芯组件连接、用于在进浇过程中使动模芯组件发生倾斜,以实现不等厚产品的均衡进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不等厚产品均衡进浇的注塑模具,可提高不等厚产品各部分进浇速率的一致性,实现不等厚产品的均衡进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美观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利于不等厚产品均衡进浇的注塑模具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二次、分阶段合模的方式来实现对动模芯组件的倾斜角度调节,可满足不等厚产品的无接痕生产,有效的提高不等厚产品的质量和美观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不等厚产品均衡进浇的注塑模具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利于不等厚产品均衡进浇的注塑模具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是一种传统的工业产品生产造型方法,通过注塑机和注塑模具来实现注射成型;其中,注塑模具一般包括定模组件,以及与定模组件活动结合的动模组件。
[0003]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的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一般为维持在水平方向上紧密结合的固定式结构,当用于生产厚度不平均的产品时,进浇过程中,模腔中厚度较小的部分胶料流速较快,会优先完成浇满操作,而模腔中厚度较大的部分胶料流速较慢,仍需继续进行进浇以充满模腔,因此模腔中先完成进浇的厚度较小部分会优先成型,而后完成进浇的厚度较大部分则后成型,此时,模腔中厚度较大部分的不成型胶料容易滞留于模腔中厚薄部分的过渡衔接处,致使厚薄部分的过渡衔接处形成接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不等厚产品均衡进浇的注塑模具及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不等厚产品均衡进浇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芯组件和动模芯组件,相互结合形成模腔,用于成型产品的整体轮廓;动模调节组件,与所述动模芯组件连接、用于在进浇过程中使动模芯组件发生倾斜,提高不等厚产品各部分进浇速率的一致性,实现不等厚产品的均衡进浇,从而避免不等厚产品因进浇速度不均而在厚薄部分的过渡衔接处产生接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调节组件包括用于装设动模芯组件的组件安装板,设于所述组件安装板上、用于使动模芯组件发生倾斜的弹性调节件,以及分设于所述组件安装板两端、用于对组件安装板的倾斜角度进行限制的限位压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调节件为设于组件安装板上、与动模芯组件用于成型不等厚产品薄壁部分一端相抵的弹簧调节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调节件为设于组件安装板上、与动模芯组件用于成型不等厚产品厚壁部分一端连接的拉簧调节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安装板两端上、开设有用于装设限位压板的压板安装槽,且所述压板安装槽的深度不小于限位压板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调节组件还包括设于组件安装板上、邻近动模芯组件用于成型不等厚产品厚壁部分一端的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家义钟远龙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硕贝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