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AK激酶的吡唑并嘧啶砜抑制剂及其用途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6月18日提交的国际申请号PCT/CN2019/091712和于2020年6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3/035,381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Janus激酶(诸如JAK1和JAK2)抑制剂的化合物,以及包含这些化合物的组合物,和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诊断或治疗患有响应于JAK激酶抑制的病症的患者。
技术介绍
[0004]细胞因子途径介导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包括炎症和免疫的许多方面。Janus激酶(JAK),包括JAK1、JAK2、JAK3和TYK2,是与I型和II型细胞因子受体相关并调节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的细胞质蛋白激酶。细胞因子与同源受体的结合触发受体相关JAK的激活,并且这导致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蛋白的JAK介导的酪氨酸磷酸化并最终导致特定基因集的转录激活(Schindler等人,2007,J.Biol.Chem.282:20059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式(I)化合物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了式(I)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1为:C1‑6烷基、氰基
‑
C1‑6烷基、C1‑6烷氧基
‑
(CO)
‑
、
‑
(CHR
a
)
m
‑
NR
b
R
c
或
‑
(CHR
a
)
n
‑
het1;R2为:C1‑6烷基、羟基
‑
C1‑6烷基、卤代
‑
C1‑6烷基、C1‑6烷氧基
‑
C1‑6烷基、C3‑6环烷基、
‑
(CHR
a
)
p
‑
NR
b
R
c
、het2、
‑
(CHR
a
)
q
‑
het3或可能未被取代或被R
d
取代一次或两次的苯基;R3为:氢或C1‑6烷基;R4为:氢或C1‑6烷基;R5为:氢或C1‑6烷基;R6为:氢、C1‑6烷基;或者R2和R6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可形成六元环;m为2至3;n为0至2;p为0至2;每个R
a
独立地为:氢或C1‑6烷基;每个R
b
独立地为:氢或C1‑6烷基;每个R
c
独立地为:氢或C1‑6烷基;het1为:四氢呋喃基、氮杂环丁烷基或吡咯烷基,其中的每一者均可能未被取代或被R
e
取代一次或两次;het2为:吡啶基、嘧啶基、吡唑基、咪唑基或可能部分饱和的异喹啉基;其中的每一者均可能未被取代或被R
f
取代一次或两次;het3为:氮杂环丁烷基、吡咯烷基、氧杂环丁烷基或哌啶基;其中的每一者均可能未被取代或被R
g
取代一次;每个R
d
独立地为:C1‑6烷基、羟基、C1‑6烷氧基
‑
C1‑6烷基、
‑
(CHR
a
)
q
‑
NR
b
R
c
或苯基;每个R
e
独立地为:C1‑6烷基或氧代;每个R
f
独立地为:C1‑6烷基、羟基
‑
C1‑6烷基、氧代、
‑
(CHR
a
)
r
‑
NR
b
R
c
、
‑
(CHR
a
)
s
‑
het4;每个R
g
独立地为:C1‑6烷基或乙酰基;q为1至2;
r为2至3;s为2至3;并且het4为:氮杂环丁烷
‑1‑
基、1
‑
甲基
‑
氮杂环丁烷
‑3‑
基、奎宁环基、1
‑
甲基
‑
吡咯烷
‑2‑
基或4
‑
甲基哌嗪
‑1‑
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3、R4、R5和R6为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1为氰基甲基或甲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1为氰基甲基。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1为甲基。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2为:C1‑6烷基、羟基
‑
C1‑6烷基、卤代
‑
C1‑6烷基、C1‑6烷氧基
‑
C1‑6烷基、C3‑6环烷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