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轴承双向涨紧轮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559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涨紧轮领域的带轴承双向涨紧轮注塑模具,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同的滑槽,每个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底座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底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转动杆,转动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齿轮,底座的上方分别放置有第一注塑模具和第二注塑模具,通过设置滑槽,起到了通过滑槽提供的轨迹带动滑块进行移动的作用,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可以起到将第一注塑模具进行移动的作用,通过第一注塑模具的移动可以带动滑块进行移动,达到可以将第一注塑模具进行机械移动效果,避免注塑完成后还需要人工来进行对注塑模具进行分离,从而造成拖慢工作进度的问题。从而造成拖慢工作进度的问题。从而造成拖慢工作进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轴承双向涨紧轮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涨紧轮领域,具体是带轴承双向涨紧轮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涨紧轮是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皮带张紧装置,涨紧轮主要由固定壳体、张紧臂、轮体、扭簧、滚动轴承和弹簧轴套等组成,能根据皮带不同的松紧程度,自动调整张紧力,使传动系统稳定安全可靠,涨紧轮的作用是用来调节正时皮带的松紧度,一般跟正时皮带一起更换,以免发生后顾之忧。其他零件无必要要换的,只要定期去保养即可,而涨紧轮一般分为单向涨紧轮和双向涨紧轮,在进行对双向涨紧轮加工时,我们会用到注塑模具。
[0003]而现有的一些双向涨紧轮注塑模具,在进行脱模时还需要人工来进行对注塑模具进行分离,这样造成拖慢工作进度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带轴承双向涨紧轮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带轴承双向涨紧轮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同的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底座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底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底座的上方分别放置有第一注塑模具和第二注塑模具,所述第一注塑模具的左侧面和第二注塑模具的左侧面均固定镶嵌有轴承,所述第二注塑模具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的正面与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第一注塑模具的底面和第二注塑模具的底面分别与两个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注塑模具的右侧面开设有注模槽,所述第二注塑模具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注模头,所述第一注塑模具和第二注塑模具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两个相同的注模口。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注塑模具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相同的定位杆,所述第二注塑模具的左侧面开设有两组相同的定位口。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伺服电机的底面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L型阻挡板,所述L型阻挡板靠近电动推杆的一侧面与电动推杆远离第一注塑模具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右侧面与第一注塑模具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上方放置有两组相同的把手,每组
所述把手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底座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滑槽,起到了通过滑槽提供的轨迹带动滑块进行移动的作用,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可以起到将第一注塑模具进行移动的作用,通过第一注塑模具的移动可以带动滑块进行移动,达到可以将第一注塑模具进行机械移动效果,避免注塑完成后还需要人工来进行对注塑模具进行分离,从而造成拖慢工作进度的问题。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伺服电机,起到将转动杆进行双向旋转的作用,通过转动杆的旋转可以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通过齿轮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二注塑模具通过齿带进行移动的作用,达到可以将第一注塑模具和第二注塑模具快速进行组合注塑的效果,避免原有的一些注塑模具结构比较复杂,使其在注塑的时候会出现注塑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双向涨紧轮注塑模具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注塑模具立体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底座立体的仰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底座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滑槽;3、电动推杆;4、L型阻挡板;5、保护罩;6、第一注塑模具;7、定位杆;8、转动杆;9、定位口;10、滑块;11、支撑板;12、注模头;13、齿板;14、第二注塑模具;15、注模口;16、把手;17、轴承;18、注模槽;19、齿轮;20、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同的滑槽2,每个滑槽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0,底座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底座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转动杆8,转动杆8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齿轮19,底座1的上方分别放置有第一注塑模具6和第二注塑模具14,第一注塑模具6的左侧面和第二注塑模具14的左侧面均固定镶嵌有轴承17,第二注塑模具1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齿板13,齿板13的正面与齿轮19的外表面相啮合,第一注塑模具6的底面和第二注塑模具14的底面分别与两个滑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23]其中,第一注塑模具6的右侧面开设有注模槽18,第二注塑模具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注模头12,第一注塑模具6和第二注塑模具1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两个相同的注模口15,通过设置注模槽18和注模头12,可以实现较好将涨紧轮进行固定的效果,防止在对涨紧轮进行注塑时无法进行固定,造成注塑无法完成的问题,第一注塑模具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相同的定位杆7,第二注塑模具14的左侧面开设有两组相同的定位口9,通过设置定位杆7和定位口9,起到了将第一注塑模具6和第二注塑模具14进行闭合的作用,避免第一注塑模具6和第二注塑模具14进行闭合时,存在闭合困难的问题。
[0024]其中,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上表面与伺服电机20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板11,能够防止在工作时会出现掉落的问题,底座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L型阻挡板4,L型阻挡板4的内部与电动推杆3远离第一注塑模具6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L型阻挡板4,可以防止电动推杆3在进行工作时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电动推杆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5,保护罩5的右侧面与第一注塑模具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保护罩5,可以防止电动推杆3在进行对第一注塑模具6进行推动时出现损坏的问题,底座1的上方放置有两组相同的把手16,每组把手16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底座1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把手16,可以起到方便对设备进行移动的效果,避免没有把手16时在移动时会存在移动困难的问题。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过程首先工作人员将伺服电机20和电动推杆3接通电源,然后工作人员将需要进行注塑的涨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轴承双向涨紧轮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同的滑槽(2),每个所述滑槽(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0),所述底座(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所述底座(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0),所述伺服电机(2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齿轮(19),所述底座(1)的上方分别放置有第一注塑模具(6)和第二注塑模具(14),所述第一注塑模具(6)的左侧面和第二注塑模具(14)的左侧面均固定镶嵌有轴承(17),所述第二注塑模具(1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齿板(13),所述齿板(13)的正面与齿轮(19)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第一注塑模具(6)的底面和第二注塑模具(14)的底面分别与两个滑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轴承双向涨紧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塑模具(6)的右侧面开设有注模槽(18),所述第二注塑模具(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注模头(12),所述第一注塑模具(6)和第二注塑模具(1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两个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寿金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欧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