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多曲率弹性件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761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多曲率弹性件的设备。多曲率弹性件在外缘形成窄口型容纳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包括上模板机构和下模板机构。上模板机构的朝下表面上设有朝下延伸的多个斜锲块。下模板机构的朝上表面设置有成型模块和滑块单元。上模板机构和下模板机构发生相对运动时,由斜锲块推动滑动单元并成形多曲率弹性件。滑块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一顶块的第一滑块单元。第一顶能够在对应的斜锲块的作用下沿着与下模板机构的朝上表面成角度的方向朝向成型模块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尤其适用于成形具有窄口型容纳腔的弹性件。具有窄口型容纳腔的弹性件。具有窄口型容纳腔的弹性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多曲率弹性件的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弹性件成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多曲率弹性件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具有多曲率外形的弹性零件在航空制造业等工业中应用广泛。该类多曲率弹性件外形复杂,并且其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要求也较高。
[0003]现有的多曲率弹性件多采用手工弯制或者冲床压制的方式形成。手工弯制每次仅能弯制有限的区位,因此需要经过多次弯折方能完成成型过程。手工弯制的制作方式导致该制作方法具有工序繁琐、弯制时间长、加工效率低的缺陷。除此之外,由于工人难以保证使用相同的力量完成板材的每次弯制工作,这会导致板材每次被弯制后的反弹量不同。而经过上一次弯制工序的板材的反弹量会影响下一次的弯制工作。经过不同弯制工序后,板材的反弹量不同会直接导致成型后的弹性件的一致性不佳,零件成品率较低。
[0004]冲床能够一次成型多个弯曲部分,因此可以避免不同弯制工序下板材的反弹量不同而导致成型质量不佳的情况出现。然而,现有的冲床的各个冲压头是在一个平面内运动,因此冲床所能成型的弹性件的样式有限。例如,现有的冲床的冲压头可以在图1所示的4个箭头限定的平面内移动。各个冲压头朝向中心位置的成型模块移动,从而协同压制固定在成型模块上的直板式板材使其成形。然而对于图1所示的多曲率弹性件1,该曲率弹性件的外缘位置具有窄口型容纳腔A2。由于容纳腔A2的开口的横向尺寸小于其内部腔室的最大横向尺寸,倘若冲压头以箭头R1或者与箭头R1成锐角的方向朝成形模块移动,则该冲压头会被容纳腔A2的开口阻挡而无法继续前行以形成容纳腔A2。
[0005]对于图1所示的多曲率弹性件,现有的冲床无法一次成形。具体而言,冲床需要首先完成弯折部2、4、5的冲压工作;随后由工作人员将成形弯折部2的冲压头更换为能够同时对应于弯折部1、2的冲压头,再由冲床成形弯折部1、3。显然,该成形工艺依然存在工序繁琐、弯制时间长、加工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根据多曲率弹性件的加工设备和工艺的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多曲率弹性件的设备,其能够一次性成型具有特殊曲率的多曲率弹性件。
[0007]该目的通过本专利技术以下形式的设备来实现。其中,多曲率弹性件包括多个能够共同限定窄口型容纳腔的第一弯折部和与所述第一弯折部间隔开的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能够相互围绕形成内部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该设备包括上模板机构和下模板机构。所述上模板机构的朝下表面上设有朝下延伸的多个斜锲块,所述多个斜锲块中的每一个被定位成与多个弯折部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相对应。
[0008]所述下模板机构布置于所述上模板机构的下方,其中所述下模板机构的面向所述上模板机构的朝上表面设置有成型模块和滑块单元。所述成型模块被构造成使得其外部形状与所述内部空间的形状匹配。滑块单元与所述斜锲块一一对应地设置。每个所述滑块单
元被构造能够在上模板机构和下模板机构发生相对运动时,由所述斜锲块推动而沿所述下模板机构的所述朝上表面朝所述成型模块移动,并与所述成型模块配合作用以将板材成形为所述多曲率弹性件。
[0009]其中,所述滑块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滑块单元,其中包括其形状与至少两个第一弯折部的形状匹配的第一顶块,所述第一顶块被构造成能够在对应的斜锲块的作用下沿着与所述下模板机构的所述朝上表面成角度的方向朝向所述成型模块移动,使得所述第一顶块能够同时与成型模块、相邻的滑块单元相互配合而成形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弯折部。
[0010]由于第一滑块单元的第一顶块的移动路径与其他滑块单元的移动路径不在同一平面内,因而第一顶块能够方便地与其他滑块单元共同成形窄口容纳腔,具有窄口容纳腔的多曲率弹性件能够方便地一次成型。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滑块单元还包括第一滑块和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顶块,并且被构造成能够随着所述第一滑块的移动而致使所述第一顶块上移或下移以成型多个所述第一弯折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顶块包括可转动地固定在曲柄连杆机构的朝向所述成型模块的端部的两个子顶板,两个所述子顶板彼此相对设置,每个子顶板均设有用于成形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成型凸起。所述上模板机构的朝下表面还包括顶针。当所述第一顶块上移或下移并抵接所述板材时,所述顶针能够穿入两个所述子顶板之间,使得两个所述子顶板朝彼此远离的方向转动并压制所述板材。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顶块,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侧面以及所述朝上表面。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块单元包括第二滑块单元,其包括第二滑块、第二顶块和顶推杆。所述第二顶块具有与第二弯折部形状匹配的顶推面。所述顶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顶块,所述顶推杆被构造成能够在第二滑块的作用下沿预定轨迹朝所述成型模块移动。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滑块单元还包括导引机构,所述导引机构包括由所述第二顶块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限位杆以及导引底座。所述导引底座设有用于容纳并引导所述限位杆的导引槽。当所述限位杆沿所述导引槽移动时,所述导引槽能够导引所述第二顶块前进并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顶块成形所述第二弯折部。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块单元包括第三滑块单元,所述第三滑块单元被构造成能够将所述板材的两端朝所述板材的同一侧弯折。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块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三滑块单元相对设置的第四滑块单元,所述第四滑块单元被构造成能够与所述第一顶块和所述第二顶块共同所述将所述板材的两个端部分别弯折成基本呈半圆形构造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滑块单元、第三滑块单元、第四滑块单元被定位成能够同时移动到移动路径的终点。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模板机构还包括与各个所述滑块单元一
一对应的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被构造成用于使得所述滑块单元自动朝远离所述成型模块的方向移动至原始状态。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复位板、复位螺栓和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板固定于所述朝上表面,并且具有与对应的所述滑块单元移动路径平行的通孔。所述复位螺栓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固定在所述滑块单元。所述复位弹性件能够分别抵接所述复位螺栓的头部以及所述复位板。所述复位弹性件被构造成,当所述滑块单元抵住位于所述成型模块上的板材时,所述复位弹性件处于受拉状态。
[0021]复位弹性件所述下模板机构还包括与各个滑块单元一一对应的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限定所述滑块单元的移动路径。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多曲率弹性件的设备,所述多曲率弹性件包括多个能够共同限定窄口型容纳腔的第一弯折部和与所述第一弯折部间隔开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能够相互围绕形成内部空间,所述设备包括:上模板机构,所述上模板机构的朝下表面上设有朝下延伸的多个斜锲块,所述多个斜锲块中的每一个被定位成与多个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相对应;以及下模板机构,所述下模板机构布置于所述上模板机构的下方,其中所述下模板机构的面向所述上模板机构的朝上表面设置有:成型模块,所述成型模块被构造成使得其外部形状与所述内部空间的形状匹配;和与所述斜锲块一一对应地设置的滑块单元,每个所述滑块单元被构造能够在上模板机构和下模板机构发生相对运动时,由所述斜锲块推动而沿所述下模板机构的所述朝上表面朝所述成型模块移动,并与所述成型模块配合作用以将板材成形为所述多曲率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滑块单元,其包括其形状与至少两个第一弯折部的形状匹配的第一顶块,所述第一顶块被构造成能够在对应的斜锲块的作用下沿着与所述下模板机构的所述朝上表面成角度的方向朝向所述成型模块移动,使得所述第一顶块能够同时与成型模块、相邻的滑块单元相互配合而成形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弯折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单元还包括:第一滑块;以及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顶块,并且被构造成能够随着所述第一滑块的移动而致使所述第一顶块上移或下移以成型多个所述第一弯折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块包括可转动地固定在曲柄连杆机构的朝向所述成型模块的端部的两个子顶板,两个所述子顶板彼此相对设置,每个子顶板均设有用于成形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成型凸起;所述上模板机构的朝下表面还包括顶针,其中,当所述第一顶块上移或下移并抵接所述板材时,所述顶针能够穿入两个所述子顶板之间,使得两个所述子顶板朝彼此远离的方向转动并压制所述板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顶块,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侧面以及所述朝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单元包括第二滑块单元,其包括:第二滑块;第二顶块,所述第二顶块具有与第二弯折部形状匹配的顶推面;以及顶推杆,所述顶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顶块,所述顶推杆被构造成能够在第二滑块的作用下沿预定轨迹朝所述成型模块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谢峰付仕徐兆江袁野张杰钱智莲欧玉俊徐意徐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