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488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技术属于测试夹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夹具,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限位板,第一连接件一端沿第一直线延伸,并安装于试验机的第一输出端上,第一连接件设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的安装通道,安装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沿第二方向贯通的作业口,工件的第一端穿过作业口并伸入安装通道中,第一直线重合于工件的中心线,限位板被配置为抵接于安装通道的内壁,工件的第一端粘接于限位板,第二端安装于试验机的第二输出端上,工件的第一端的中心与工件的第二端的中心的连线为工件的中心线,试验机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能够分别沿第一直线相向运动。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的夹具能够辅助试验机,测试工件在粘接条件下的抗拉强度,结果准确,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试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夹具。


技术介绍

1、飞机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lectrical wiring interconnection system,ewis),相当于飞机的神经网络,用于在两个或多个端点之间传输电能(包括数据和信号),范围包括导线、电缆、连接器、保护材料、卡箍等多种产品,为飞机传输各系统信号及电能,对飞机的飞行和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最新的运输飞机适航规章将其确定为一个独立系统,并引入专门关于ewis的h分部,明确了其适航要求,因此飞机电气线路互联系统安装必须满足严格的要求,确保对条款的符合性。线缆安装支架用于将导线与飞机机体或内饰结构连接,安装支架主要承担飞机起飞或降落过程中的线缆对机体的拉伸载荷,因此,安装支架与机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至关重要。而且,大型客机有约2万个线缆安装支架,遍布全机,安装环境复杂多样,因而对支架的结构形式、使用方式以及连接强度也一并提出了严格要求。

2、此外,轻量化是飞机结构的永恒追求。常规机械连接支架需要在连接位置钻孔,工艺成本高,而且大量紧固件的使用会导致飞机增重。可用于飞机结构的规则粘接支架(如click bond公司研制的cb4001粘接支架),具有形状规则、安装方便、结构增重较低等优点,而且对粘接位置的适应性强,有望大批量应用于复合材料飞机的ewis系统。

3、然而,由于飞机起飞、降落以及飞行器遇到突风时所致的ewis线束晃动,粘接支架需要承受来自线缆的面外拉伸载荷。如果粘接支架于飞机结构上粘接不牢,则可能引起线缆脱落乃至断裂等风险。因此,需要对粘接支架承受面外拉伸载荷的能力进行评估。

4、目前,对粘接支架的承拉能力评估还未见可靠方法,而且,目前的夹具无法满足工件在粘接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的实验要求,在拉伸试验过程中,工件两端所受到的拉力无法保持在同一作用线上,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给拉伸试验带来了很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能够辅助试验机,测试工件在粘接条件下的抗拉强度,结果准确,便于操作。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夹具,其包括:

4、第一连接件,一端沿第一直线延伸,并安装于试验机的第一输出端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沿第二方向贯通的作业口,工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作业口并伸入所述安装通道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平行于所述第一直线,所述第一直线重合于所述工件的中心线;

5、限位板,被配置为抵接于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所述工件的第一端粘接于所述限位板,第二端安装于所述试验机的第二输出端上,所述工件的第一端的中心与所述工件的第二端的中心的连线为所述工件的中心线,所述试验机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能够分别沿所述第一直线相向运动。

6、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试验机的第一输出端上,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安装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中,所述第一拉杆的轴线为所述第一直线。

7、可选地,所述夹具还包括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连接座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孔,并螺接于所述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抵接于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

8、可选地,所述夹具还包括连接杆,所述工件的第二端内设有螺纹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螺接于所述螺纹槽,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试验机的第二输出端,所述连接杆的轴线为所述第一直线。

9、可选地,所述夹具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沿第一直线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试验机的第二输出端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杆。

10、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的组装通道,所述组装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中心能够与所述工件的第二端的中心正对。

11、可选地,所述夹具还包括第二螺母,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孔,并螺接于所述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抵接于所述组装通道的内壁。

12、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直线延伸的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一端连接于所述试验机的第二输出端,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组装通道的侧壁。

13、可选地,所述夹具还包括第三螺母,所述第二连接座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孔,并螺接于所述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抵接于所述组装通道的内壁。

14、可选地,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作业口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板能够抵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

15、有益效果:

16、本技术提供一种夹具,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限位板,第一连接件一端沿第一直线延伸,并安装于试验机的第一输出端上,便于试验机进行拉伸作业,第一连接件设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的安装通道,安装通道用于工件与夹具的组装装配,安装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沿第二方向贯通的作业口,工件的第一端穿过作业口并伸入安装通道中,然后粘接于限位板上,通过限位板抵接于安装通道的内壁,从而将工件限位于安装通道中,并等待拉伸作业,工件的第二端安装于试验机的第二输出端上,通过试验机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沿第一直线相向运动,使得工件的两端分别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为沿第一直线的拉力,直至工件发生破坏,通过试验机得出工件的抗拉强度,工件的第一端的中心与工件的第二端的中心的连线为工件的中心线,通过第一直线重合于工件的中心线,使得工件两端所受到的拉力在同一作用线上,进而保证拉伸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的夹具能够辅助试验机,测试工件在粘接条件下的抗拉强度,结果准确,便于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包括第一拉杆(12)和第一连接座(13),所述第一拉杆(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试验机的第一输出端上,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13),所述安装通道(11)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13)中,所述第一拉杆(12)的轴线为所述第一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第一螺母(3),所述第一连接座(13)设有第一开孔(131),所述第一拉杆(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孔(131),并螺接于所述第一螺母(3),所述第一螺母(3)抵接于所述安装通道(11)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连接杆(4),所述工件(100)的第二端内设有螺纹槽(101),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螺接于所述螺纹槽(10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试验机的第二输出端,所述连接杆(4)的轴线为所述第一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第二连接件(5),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一端沿第一直线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试验机的第二输出端上,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杆(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5)包括第二连接座(51),所述第二连接座(51)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的组装通道(511),所述组装通道(511)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孔(5111),所述定位孔(5111)的中心能够与所述工件(100)的第二端的中心正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第二螺母(6),所述连接杆(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孔(5111),并螺接于所述第二螺母(6),所述第二螺母(6)抵接于所述组装通道(511)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5)还包括沿所述第一直线延伸的第二拉杆(52),所述第二拉杆(52)一端连接于所述试验机的第二输出端,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组装通道(511)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第三螺母(7),所述第二连接座(51)开设有第二开孔(512),所述第二拉杆(5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孔(512),并螺接于所述第三螺母(7),所述第三螺母(7)抵接于所述组装通道(511)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11)的内壁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作业口(111)的限位槽(112),所述限位板(2)能够抵接于所述限位槽(112)的内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包括第一拉杆(12)和第一连接座(13),所述第一拉杆(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试验机的第一输出端上,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13),所述安装通道(11)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13)中,所述第一拉杆(12)的轴线为所述第一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第一螺母(3),所述第一连接座(13)设有第一开孔(131),所述第一拉杆(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孔(131),并螺接于所述第一螺母(3),所述第一螺母(3)抵接于所述安装通道(11)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连接杆(4),所述工件(100)的第二端内设有螺纹槽(101),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螺接于所述螺纹槽(10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试验机的第二输出端,所述连接杆(4)的轴线为所述第一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第二连接件(5),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一端沿第一直线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试验机的第二输出端上,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杆(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飞鹏陈玲玲朱春燕贾晨周灏敏吴松林郭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