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端子对准和保护板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09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6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具有外壳(12)和端子对准和保护板(14)。外壳(12)的配合表面(22)具有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具有第一保持突起和第二保持突起,它们延伸到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中。刚性支撑构件(104)在远离第二表面(76)的方向上从端子对准和保护板(14)的第一表面(74)延伸。支撑构件垂直于端子对准和保护板(14)的平面部分(70)延伸。支撑构件(104)具有在支撑构件(104)之间延伸的柔性支撑梁。柔性支撑梁基本上垂直于端子对准和保护板(14)的平面部分(70)延伸。(70)延伸。(70)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端子对准和保护板的电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端子对准和保护板的电连接器组件。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中对准和保护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便于与配合连接器组件的正确对准。

技术介绍

[0002]在许多应用中,连接器组件和线束必须组装和/或预组装,其中连接器的一部分直到整个组装过程中的某个时候才与对应的连接器配合。因此,这需要对具有插头和多个直立凸片和/或针脚的类型的连接器非常小心。
[0003]尽管连接器外壳可以部分地围绕接收腔内的电触头,但是电触头会通过开放的前端暴露于周围环境。在电连接器的运输或处理期间,污染物可能通过前端进入接收腔。此外,前端可允许物体进入接收腔并接合电触头,从而移动和/或弯曲电触头。如果电触头未正确定位在接收腔内,则电触头可能会不正确地接合配合连接器,这种事故称为短截线(stubbing),这会损坏电触头。在某些情况下,损坏可能需要更换电触头,或者可能需要更换整个电连接器。
[0004]在某些连接系统中,插头具有独立式针脚,针脚周围没有任何类型的支撑件。在其他连接系统中,可以提供对准板。这种对准板具有用于接收端子针脚部分的多个孔,以保持针脚部分的对准和间隔并防止其弯曲或损坏。对准板可以在连接器配合之前移除或保持在位,或者已知提供一种布置,由此对准板从外部保护位置沿着针脚部分向内移动到内部配合位置,例如在将针脚部分插入印刷电路板中的孔中期间。
[0005]尽管对准板可能有效,但在运输期间,对准板会很容易地从初始或第一个位置(其中端子针脚受到保护)移动到最终或第二位置(其中端子针脚不受保护)。
[0006]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在运输期间不会容易地移动到最终位置的端子对准和保护板。有利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中对准和保护板便于连接器组件与配合连接器组件的对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上述问题通过一种电连接器组件来解决,其具有外壳和端子对准和保护板。外壳具有安装在外壳中的多个端子,端子配合部分从外壳的配合表面突出。配合表面具有延伸到外壳中的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具有第一保持突起和第二保持突起,它们延伸到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中。端子对准和保护板具有多个端子接收开口,以用于在其中接收端子的配合部分。端子对准和保护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面向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面向外壳的配合表面。刚性支撑构件在远离第二表面的方向上从端子对应和保护板的第一表面延伸。支撑构件垂直于端子对准和保护板的平面部分延伸。支撑构件具有在支撑构件之间延伸的柔性支撑梁。柔性支撑梁基本上垂直于端子对准和保护板的平面部分延伸。
[0008]当端子对准和保护板与外壳的配合表面间隔开时,柔性支撑梁设置在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中并保持在第一保持突起和第二保持突起之间。当端子对准和保护板在外壳的配合表面附近时,柔性支撑梁设置在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中且定位为超过第二保持突起。
附图说明
[0009]现在将参照附图以举例的方式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性电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端子对准和保护板被示出为处于第一位置。
[0011]图2是端子对准和保护板的俯视透视图。
[0012]图3是端子对准和保护板的仰视透视图。
[0013]图4是端子对准和保护板的弹性梁的放大图。
[0014]图5是沿着图1的线5

5截取的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透视截面图,端子对准和保护板被示出为移动到第一或运输位置。
[0015]图6是类似于图5的连接器组件的透视截面图,端子对准和保护板处于第一或运输位置。
[0016]图7是类似于图5的连接器组件的透视截面图,端子对准和保护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或最终位置之间。
[0017]图8是类似于图5的连接器组件的透视截面图,端子对准和保护板处于第二或最终位置。
[0018]图9是图1的说明性电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以及位于其附近的配合组件。
[0019]图10是连接器组件的第一截面图,配合组件示出为处于第一位置。
[0020]图11是连接器组件的第二截面图,配合组件示出为处于第一位置。
[0021]图12是连接器组件的第一截面图,配合组件示出为处于第二或配合位置。
[0022]图13是连接器组件的第二截面图,配合组件示出为处于第二或配合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组件10包括外壳组件12和针脚或端子对准和保护板14。触头或端子20设置在外壳12中。触头或端子20可以是针脚触头、凸片或其他已知类型的触头。
[0024]如图5至图8所示,外壳组件12具有配合表面22和安装表面24。在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中,配合表面22垂直于安装表面24延伸。然而,可以使用外壳12的其他配置,例如但不限于垂直于安装表面24延伸的配合表面22。另外,在说明性实施例中,外壳组件12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将第一外壳26与设置在其上的配合表面22对准,将第二外壳28与设置在其上的安装表面24对准。然而,外壳组件12可以具有其他配置,例如但不限于单个外壳。端子接收腔30从配合表面22延伸到安装表面24。在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中,根据其在外壳组件12的相应的位置,端子接收腔30具有不同的配置。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端子接收腔30可以都具有相同的配置。
[0025]触头或端子20具有配合部分32、固定部分34和安装部分36。配合部分32在远离外壳组件12的方向上从配合表面22延伸。在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中,配合部分32是针脚触头
的形式,然而,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触头,例如但不限于凸片。固定部分34配置为定位在端子接收腔30中。固定部分34可以具有固定突起或肩部(未示出)以将固定部分34保持在端子接收腔30中。安装部分36在远离外壳组件12的方向上从安装表面24延伸。安装部分36可以具有设置在其上的顺应部分38(图1),或其他类型的安装部分。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端子20的固定部分34具有不同的配置,以容纳不同尺寸的端子接收腔30。
[0026]在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中,根据其在外壳组件12的相应的位置以及它们所在的端子接收腔30,固定部分34具有不同的配置。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部分34可以都具有相同的配置。
[0027]外壳组件12具有从配合表面22延伸的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在平行于外壳组件12的纵向轴线(图1)的方向上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两个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从外壳组件12的纵向轴线42对称地偏移。然而,可以使用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的其他数量和定位,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8]如图5至图8所示,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具有第一突起44和第二突起46,它们都延伸到相应的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中。通道40具有外侧壁48和相对面向的内侧壁50。通道40的内侧壁50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包括:外壳(12),其具有安装在所述外壳(12)中的多个端子(20),端子配合部分(32)从所述外壳(12)的配合表面(22,112)突出,所述配合表面(22,112)具有延伸到所述外壳(12)中的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所述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具有延伸到所述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中的第一保持突起和第二保持突起;端子对准和保护板(14),其具有多个端子接收开口(72),用于在其中接收所述端子(20)的配合部分(32),所述端子对准和保护板(14)具有第一表面(74)和相对面向的第二表面(76),所述第一表面(74)面向所述外壳(12)的配合表面(22,112);刚性支撑构件(104)在远离所述第二表面(76)的方向上从所述端子对准和保护板(14)的第一表面(74)延伸,所述支撑构件(104)垂直于所述端子对准和保护板(14)的平面部分(70)延伸,所述支撑构件(104)具有在所述支撑构件(104)之间延伸的柔性支撑梁(82),所述柔性支撑梁(82)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端子对准和保护板(14)的平面部分(70)延伸;其中,当所述端子对准和保护板(14)与所述外壳(12)的配合表面(22,112)间隔开时,所述柔性支撑梁(82)设置在所述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中且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突起和所述第二保持突起之间;其中,当所述端子对准和保护板(14)与所述外壳(12)的配合表面(22,112)相邻时,所述柔性支撑梁(82)设置在所述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中且定位为超过所述第二保持突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中所述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在平行于所述外壳组件(12)的纵向轴线(42,80,124)的方向上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中,所述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是两个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它们从所述外壳组件(12)的纵向轴线(42,80,124)对称地偏移。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中所述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具有外侧壁(48)和相对面向的内侧壁,所述通道的内侧壁(50)定位成比所述外侧壁(48)更靠近所述外壳(12)的纵向轴线(42,80,124),所述第一突起(44)从所述内侧壁(50)朝向所述外侧壁(48)延伸到所述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中,所述第二突起(46)从所述外侧壁(48)朝向所述内侧壁延伸到所述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突起(44)定位成靠近所述配合表面(22,112),所述第一突起(44)从所述内侧壁(50)朝向所述外侧壁(48)部分地延伸到所述端子对准构件接收通道(40)中,第一空间(52)在所述第一突起(44)的自由端(54,64,96)与所述外侧壁(48)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突起(44)具有引入表面(56,66),其从所述配合表面(22,112)延伸到所述第一突起(44)的自由端(54,64,96),固定肩部(58)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44)上,所述固定肩部(58)与所述配合表面(22,112)间隔开且从所述内侧壁(50)延伸到所述自由端(54,64,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J托雷HC莫尔G马丁
申请(专利权)人:泰连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