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85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具有一本体和多个端子,本体具有收容对接元件的收容腔,对接元件在收容腔被一驱动件推动而从第一位置向前移至一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未形成电连接,在第二位置形成电连接,电连接器在收容腔前侧有弹性件和在收容腔的后侧有限位部,弹性件向后抵接对接元件,驱动件作动前,弹性件和限位部将对接元件夹持在第一位置,驱动件作动后,对接元件脱离限位部,弹性件变形,为对接元件抵达第二位置提供让位空间。电连接器、对接元件和一电路板组成连接器组件。弹性件和限位部界定对接元件插入收容腔的第一位置,使对接元件以低插入力插入,利用弹性件的弹性,与限位部配合将对接元件夹持在第一位置。元件夹持在第一位置。元件夹持在第一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低插入力的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芯片封装的引脚,如针栅格阵列(Pin Grid Array,简称PGA)芯片封装的引脚,其针状引脚相对于芯片封装的底面显著地向下凸出,为减小这种PGA芯片封装插入与之匹配的电连接器时的阻力,并保证引脚与电连接器中的导电端子稳定接触,往往需要先将引脚向下插入到电连接器中不与导电端子接触的“低插入力位置”,再通过一驱动件驱使PGA芯片封装水平移动,令引脚水平移动到与导电端子接触的“接触位置”。
[0003]现有的电连接器方案中,往往需要使用者目测上述零插入力位置并手动对位,容易失误,完成对位后还有可能由于误触导致芯片偏离上述低插入力位置,使得后续驱动件驱动芯片移动的过程不够顺畅。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一弹性件和一限位部配合使对接元件预先定位在低插入力位置的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0007]一种电连接器,具有一本体和多个端子,所述本体具有一收容腔,用以收容一对接元件,所述对接元件在所述收容腔中能被一驱动件推动而从第一位置向前移至一第二位置,使所述端子和所述对接元件从在所述第一位置未形成电连接,转变为在所述第二位置形成电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收容腔前侧设有一弹性件和在所述收容腔的后侧设有一限位部,所述弹性件向后抵接所述对接元件,在所述驱动件作动前,所述弹性件和所述限位部将所述对接元件夹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驱动件作动后,所述对接元件向前移动脱离所述限位部,且所述弹性件受到所述对接元件的推动而变形,为所述对接元件抵达所述第二位置提供让位空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具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前后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限位部设置在位于所述收容腔后侧的所述侧壁面向所述收容腔的一侧。
[0009]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收容腔后侧的所述侧壁具有一通槽,所述通槽沿前后方向贯穿对应的所述侧壁,并连通所述收容腔,所述通槽为所述驱动件向前进入所述收容腔,并抵推所述对接元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提供让位空间。
[0010]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收容腔前侧的所述侧壁也具有沿前后贯穿的一通槽,位于所述收容腔前侧的所述通槽为所述驱动件向后进入所述收容腔,并抵推所述对接元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提供让位空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对接元件向前抵接位于所述收容腔前侧的所述侧壁而位于所述第
二位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于所述收容腔的前侧具有向上开放的一开槽,所述弹性件为一悬臂结构,所述弹性件沿左右方向延伸,并收容于所述开槽,所述弹性件具有凸伸出所述开槽而进入所述收容腔的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向后抵接所述对接元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具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前后两侧的两个侧壁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壁的一底壁,两个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形成所述收容腔,每一所述侧壁具有沿前后方向贯穿且连通所述收容腔的一通槽,所述通槽为所述驱动件进入所述收容腔抵推所述对接元件向前或向后移动提供让位空间,所述开槽向上对应位于所述收容腔前侧的所述通槽设置,所述抵接部向上凸伸入所述收容腔。
[0014]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于所述收容腔的前侧具有两个所述开槽,每一所述开槽的一侧缘一体延伸形成一个所述弹性件,两个所述弹性件沿左右方向朝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且关于所述收容腔左右对称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于所述收容腔的前侧具有两个所述开槽及连通两个所述开槽的一固定槽,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两侧延伸形成的两个弹臂,两个所述弹臂对应收容于两个所述开槽,所述固定部铆压固定于所述固定槽。
[0016]进一步地,进一步包括与多个所述端子对应电连接的多个导电片,每一所述导电片的底面通过焊料连接一电路板,所述端子包括一接触部和平板状的一安装部,所述接触部用以接触所述对接元件,所述安装部贴覆于对应的所述导电片的顶面。
[0017]进一步地,所述接触部包括两个夹持臂,所述对接元件具有多个自其底面向下凸出的接脚,当所述对接元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两个所述夹持臂夹持对应的所述接脚。
[0018]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底面具有向上凹陷的多个凹槽,每一所述凹槽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导电片的下方,所述焊料收容于对应的所述凹槽。
[0019]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具有位于所述收容腔下方的一底壁,多个所述导电片设于所述底壁,所述导电片的顶面与所述底壁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导电片的顶面与所述底壁的底面之间的距离。
[0020]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片的顶面与所述底壁的顶面齐平设置。
[0021]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片通过镶嵌注塑成型的方式设于所述本体。
[0022]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电路板;一电连接器,其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一本体和多个端子,所述本体具有一收容腔,所述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一对接元件,具有多个接脚,用以与多个所述端子电连接,所述对接元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且能被一驱动件从一第一位置向前移至一第二位置,使所述端子和对应的所述接脚从在所述第一位置未形成电连接,转变为在所述第二位置形成电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收容腔前侧设有一弹性件和在所述收容腔的后侧设有一限位部,所述弹性件向后抵接所述对接元件,在所述驱动件作动前,所述弹性件和所述限位部将所述对接元件夹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驱动件作动后,所述对接元件向前移动脱离所述限位部,且所述弹性件受到所述对接元件的推动而变形,为所述对接元件抵达所述第二位置提供让位空间。
[0023]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设有一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位于所述电连接器的后侧,用以与所述驱动件可拆卸配合,且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水平转动,所述驱动件定义一转动轴线,所述驱动件的外周具有一第一部与一第二部,所述第一部
与所述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部与所述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当所述驱动件绕所述转动轴线水平转动,促使所述驱动件面向前的部位从所述第一部转动到所述第二部,从而推动所述对接元件相对所述电连接器向前移动,使所述接脚与对应的所述端子之间形成电连接,之后所述驱动件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被拆卸。
[0024]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还包括一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位于所述电连接器的前侧,用以与所述驱动件可拆卸配合,且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水平转动,当所述驱动件绕所述转动轴线水平转动,促使所述驱动件面向后的部位从所述第一部转动到所述第二部,从而推动所述对接元件相对所述电连接器向后移动,使所述接脚与对应的所述端子之间解除电连接。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上下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具有一本体和多个端子,所述本体具有一收容腔,用以收容一对接元件,所述对接元件在所述收容腔中能被一驱动件推动而从第一位置向前移至一第二位置,使所述端子和所述对接元件从在所述第一位置未形成电连接,转变为在所述第二位置形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收容腔前侧设有一弹性件和在所述收容腔的后侧设有一限位部,所述弹性件向后抵接所述对接元件,在所述驱动件作动前,所述弹性件和所述限位部将所述对接元件夹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驱动件作动后,所述对接元件向前移动脱离所述限位部,且所述弹性件受到所述对接元件的推动而变形,为所述对接元件抵达所述第二位置提供让位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前后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限位部设置在位于所述收容腔后侧的所述侧壁面向所述收容腔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收容腔后侧的所述侧壁具有一通槽,所述通槽沿前后方向贯穿对应的所述侧壁,并连通所述收容腔,所述通槽为所述驱动件向前进入所述收容腔,并抵推所述对接元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提供让位空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收容腔前侧的所述侧壁也具有沿前后贯穿的一通槽,位于所述收容腔前侧的所述通槽为所述驱动件向后进入所述收容腔,并抵推所述对接元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提供让位空间。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元件向前抵接位于所述收容腔前侧的所述侧壁而位于所述第二位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于所述收容腔的前侧具有向上开放的一开槽,所述弹性件为一悬臂结构,所述弹性件沿左右方向延伸,并收容于所述开槽,所述弹性件具有凸伸出所述开槽而进入所述收容腔的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向后抵接所述对接元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前后两侧的两个侧壁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壁的一底壁,两个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形成所述收容腔,每一所述侧壁具有沿前后方向贯穿且连通所述收容腔的一通槽,所述通槽为所述驱动件进入所述收容腔抵推所述对接元件向前或向后移动提供让位空间,所述开槽向上对应位于所述收容腔前侧的所述通槽设置,所述抵接部向上凸伸入所述收容腔。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于所述收容腔的前侧具有两个所述开槽,每一所述开槽的一侧缘一体延伸形成一个所述弹性件,两个所述弹性件沿左右方向朝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且关于所述收容腔左右对称设置。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于所述收容腔的前侧具有两个所述开槽及连通两个所述开槽的一固定槽,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两侧延伸形成的两个弹臂,两个所述弹臂对应收容于两个所述开槽,所述固定部铆压固定于所述固定槽。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与多个所述端子对应电连接的多个导电片,每一所述导电片的底面通过焊料连接一电路板,所述端子包括一接触部和平板状的一安装部,所述接触部用以接触所述对接元件,所述安装部贴覆于对应的所述
导电片的顶面。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包括两个夹持臂,所述对接元件具有多个自其底面向下凸出的接脚,当所述对接元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两个所述夹持臂夹持对应的所述接脚。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底面具有向上凹陷的多个凹槽,每一所述凹槽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导电片的下方,所述焊料收容于对应的所述凹槽。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位于所述收容腔下方的一底壁,多个所述导电片设于所述底壁,所述导电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志陈立威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