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氮水管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860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35
本实用提供了低氮水管锅炉,属于供热设备技术领域。炉体和炉膛之间形成一受热腔,炉体内具有靠近炉膛入口一端的排烟腔和进气腔,炉体内具有连通炉膛出口的集烟腔,受热腔内插设有若干根烟管,烟管的两端分别连通集烟腔和排烟腔,受热腔内设置若干分水管,受热腔内填充有受热介质;炉膛的入口连接一进气管,进气管与进气腔相通,进气管还连接一进气接管,进气接管连接供氧气源,进气管内转动连接有一燃气供气管,燃气供气管上固定设置有位于集烟腔内的叶轮,燃气供气管上具有若干位于炉膛入口处的喷气孔,喷气孔外侧的炉膛内设置有点火装置。本实用具有热利用率高等优点。本实用具有热利用率高等优点。本实用具有热利用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氮水管锅炉


[0001]本实用属于供热设备
,涉及低氮水管锅炉。

技术介绍

[0002]低氮锅炉是具有较好废气排放性能的锅炉,更加符合环保和节能的要求,然而,现有的锅炉对烟气的利用并不充分,大都采用废气再循环的方式进行,使其结构复杂,而且废气的循回量难以控制。
[0003]烟气排出炉膛后除了对进气的空气进行预热外,需要冷凝再由烟囱排出,热利用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烟气的排出效率和燃烧效率难以平衡,也就是说烟气排出过快可增大燃烧效率,但是热损失也较大,而烟气排出过慢则热利用率较高,但是产热效率会下降,如何能够做到减少氮氧化合物的生产,且能够增大热利用率,还不会影响总热量的产生量,是锅炉的设计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实用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低氮水管锅炉,本实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热利用率。
[0005]本实用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低氮水管锅炉,包括炉体和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和炉膛之间形成一受热腔,所述炉体内具有靠近炉膛入口一端的排烟腔和进气腔,所述炉体内具有连通炉膛出口的集烟腔,所述受热腔内插设有若干根烟管,所述烟管的两端分别连通集烟腔和排烟腔,所述受热腔内设置若干分水管,各分水管的入口连通一位于炉体外壁面的进水集水腔,各分水管的出口连通一位于炉体外壁面的出水集水腔,所述受热腔内填充有受热介质;
[0006]所述炉膛的入口连接一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进气腔相通,所述进气管还连接一进气接管,所述进气接管连接供氧气源,所述进气管内转动连接有一燃气供气管,所述燃气供气管上固定设置有位于集烟腔内的叶轮,所述燃气供气管上具有若干位于炉膛入口处的喷气孔,所述喷气孔外侧的炉膛内设置有点火装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接管内设置有一止回阀,所述排烟腔和进气腔通过一活塞分隔,所述活塞与炉体之间连接有一复位弹簧,所述炉体上设置有能够与排烟腔相通的排烟接管,所述活塞的周壁能够遮闭所述排烟接管的入口。
[0008]进水集水腔连接冷水源,出水集水腔连接热水输送管,供用水设备使用,也可以在使用后将降温后的水循回至进水集水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燃气供气管外设置有若干火焰分隔轮,各火焰分隔轮相间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受热介质为水。
[0011]进一步的,所述火焰分隔轮能够引导气流由炉膛的入口向出口方向流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叶轮受炉膛出口处热气作用而旋转,并能够驱使烟气气流向叶轮外侧分散。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进水集水腔设置在靠近炉膛入口一端的炉体上,所述出水集水腔设置在靠近炉膛出口一端的炉体上。
[0014]基于增大空气进气量、延长火焰、形成中空火焰的能够对锅炉的热利用率、受热介质的受热均匀性、减少氮氧化合物生产有积极作用,本方案采用旋转式的燃气供气管,其旋转动力来源于炉膛末端的废气冲击力,燃气供气管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位于炉膛内的火焰分隔轮,火焰分隔轮在燃气供气管旋转过程中对炉膛内的混合气体进行导流,驱使其以更快的速度冲出炉膛的末端,进而使进气管末端处形成相对负压,这种相对负压是相对于没有设置火焰分隔轮而言的,空气的进气量增大可促使燃气燃烧更加充分,废气中氮氧化合物占比相对减少,还可以使火焰趋于分布在炉膛的壁面处,传统的炉膛中部火焰利用率低,大部分热量存在于烟气中,烟气集中影响燃烧充分,促生大量未充分燃烧的中间物;通过火焰分隔轮的旋转,火焰被延长和受到内撑而外张,炉膛内壁受热更加均匀,受热腔的受热效果更好。
[0015]本方案采用间歇式进气和间歇性排烟的方式,以部分烟气可二次燃烧,具体而言,排烟腔内压力较小时,复位弹簧驱使活塞靠近排烟腔,活塞周面遮闭排烟接管的入口,烟气暂时处于不允许排出的状态,烟气聚集在排烟腔内,直至排烟腔内压力增大至活塞向进气腔方向移动,活塞向进气腔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止回阀封堵进气腔,其内的空气压力增大而进入炉膛内,能够起到进气增压的效果,与此同时,随着活塞的移动,活塞周面逐步“打开”排烟接管的入口,排烟腔内的高压烟气排出,由于烟气在较短时间内是不能够排出的,被聚集在炉膛内的部分烟气混入高压新鲜空气和燃气,在点火的状态下能够被再次燃烧。
[0016]烟气的“禁止排出”也可以使热量尽可能的被受热腔内的受热介质吸收,激荡的烟气还可以对烟管实施具有一定效果的反向清洗,延长烟管积灰的维护周期。
[0017]在活塞靠近排烟腔的过程中,是新鲜空气吸入进气腔的过程,这部分气体在靠近排烟腔的进气腔内进行预热,在活塞靠近进气腔的过程中被挤入炉膛内,实现空气的自动吸入,供气量的控制可通过设置在新鲜空气的进气路径上的限压阀控制。
[0018]传统的锅炉中,炉膛内排出的烟气撞击炉膛末端的炉壁后折返至排烟管,使部分烟气回呛至炉膛内,影响火焰在炉膛内的长度,尤其是炉膛末端的火焰,本方案中,设置叶轮对烟气进行导流,使其向集烟腔外侧扩散,进而更好的进入排烟管内。
[0019]炉膛内热气在火焰分隔轮的旋转下趋于螺旋排出的状态,尤其是在炉膛末端,可对炉膛内壁进行洗刷,减少积灰,燃气的排出过程中也因燃气供气管的旋转而产生离心力,使其与空气或混合气的勾兑效果更好,燃气混合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锅炉在烟气排出不被允许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锅炉在排出烟气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0023]图4是图2中局部B的放大图。
[0024]图中,11、炉体;12、炉膛;21、受热腔;22、排烟腔;23、进气腔;24、集烟腔;3、烟管;41、分水管;42、进水集水腔; 43、出水集水腔;51、进气管;52、进气接管;53、止回阀;54、活塞;55、复位弹簧;61、燃气供气管;62、叶轮;63、喷气孔;7、点火装置;8、排烟接管;9、火焰分
隔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是本实用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6]如图1~图4所示,包括炉体11和炉膛12,炉体11和炉膛 12之间形成一受热腔21,炉体11内具有靠近炉膛12入口一端的排烟腔22和进气腔23,炉体11内具有连通炉膛12出口的集烟腔24,受热腔21内插设有若干根烟管3,烟管3的两端分别连通集烟腔24和排烟腔22,受热腔21内设置若干分水管41,各分水管41的入口连通一位于炉体11外壁面的进水集水腔42,各分水管41的出口连通一位于炉体11外壁面的出水集水腔43,受热腔 21内填充有受热介质;
[0027]炉膛12的入口连接一进气管51,进气管51与进气腔23相通,进气管51还连接一进气接管52,进气接管52连接供氧气源,进气管51内转动连接有一燃气供气管61,燃气供气管61上固定设置有位于集烟腔24内的叶轮62,燃气供气管61上具有若干位于炉膛12入口处的喷气孔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氮水管锅炉,包括炉体(11)和炉膛(1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1)和炉膛(12)之间形成一受热腔(21),所述炉体(11)内具有靠近炉膛(12)入口一端的排烟腔(22)和进气腔(23),所述炉体(11)内具有连通炉膛(12)出口的集烟腔(24),所述受热腔(21)内插设有若干根烟管(3),所述烟管(3)的两端分别连通集烟腔(24)和排烟腔(22),所述受热腔(21)内设置若干分水管(41),各分水管(41)的入口连通一位于炉体(11)外壁面的进水集水腔(42),各分水管(41)的出口连通一位于炉体(11)外壁面的出水集水腔(43),所述受热腔(21)内填充有受热介质;所述炉膛(12)的入口连接一进气管(51),所述进气管(51)与进气腔(23)相通,所述进气管(51)还连接一进气接管(52),所述进气接管(52)连接供氧气源,所述进气管(51)内转动连接有一燃气供气管(61),所述燃气供气管(61)上固定设置有位于集烟腔(24)内的叶轮(6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峻邓龙强卫小华赵凯东徐子逸王飞王军柯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特富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