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多用供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80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多用供热设备,属于固体储热利用技术领域。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多用供热设备,包括固体储热装置,固体储热装置具有循环通道;第一换热结构,第一换热结构设置在循环通道内且具有第一水路通道和与循环通道连通的第一流通间隙;第二换热结构,第二换热结构设置在循环通道内且具有第二水路通道和与循环通道连通的第二流通间隙;气水分离器,气水分离器的入口与第一水路通道的一端连通,气水分离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给水泵与第一水路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气水分离器具有蒸汽出口;水罐,水罐的出水口与第一给水泵的进水口相连;和第一水箱,第一水箱的进水口与第二水路通道一端连通,第一水箱具有热水出口。热水出口。热水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多用供热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固体储热利用
,特别是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多用供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固体储热利用在蒸汽利用领域比较常见,就是将热量提前储存至固定储热体中,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将热量从固定储热体中取出并交换至水中形成蒸汽或者热水进行利用。
[0003]在形成蒸汽过程中,内部会产生蒸汽和饱和水,如果直接利用饱和水当热水进行使用,那么内部的热量时非常浪费的,正常使用情况中是不需要使用饱和水,需要降低温度后才能够使用,
[0004]而且,在固体储热利用过程中,一般采用通过流动的空气将蓄热材料中的热量转移到内部流通水的换热结构中,而空气在经过换热结构后,温度会逐渐降低,直到后面部分无法将水加热成饱和水的程度,但是此时空气中仍旧会携带大量的热能,因此需要考虑何如利用这部分空气产生正常使用的热水,以提高热能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多用供热设备,具有能够同时产生蒸汽和热水进行使用。
[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多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体储热装置(2),所述固体储热装置(2)具有循环通道(21);第一换热结构(3),所述第一换热结构(3)设置在所述循环通道(21)内且具有第一水路通道(31)和与循环通道(21)连通的第一流通间隙(32);第二换热结构(4),所述第二换热结构(4)设置在所述循环通道(21)内且具有第二水路通道(41)和与循环通道(21)连通的第二流通间隙(42);气水分离器(5),所述气水分离器(5)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水路通道(31)的一端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5)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给水泵(8)与所述第一水路通道(31)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5)具有蒸汽出口(51);水罐(6),所述水罐(6)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给水泵(8)的进水口相连;和第一水箱(7),所述第一水箱(7)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水路通道(41)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水箱(7)具有热水出口(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体储热的多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7)通过第二给水泵(16)与所述第二水路通道(41)的另一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固体储热的多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箱(9),所述第一水箱(7)具有第一溢水口(72),所述第二水箱(9)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溢水口(72)相连通,且所述第二水箱(9)位于所述第一水箱(7)的下方,所述第二水箱(9)具有注水口(92)和第二溢水口(9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固体储热的多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阀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谭政邓亮毛博车云霞陈继煌王军杨汀王会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特富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