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023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上端面均匀开槽成若干个连接部,每个连接部连接一个电极;电极的第一电极棒中部和顶部分别设置第一转向棒和第二转向棒,第一转向棒连接第二电极棒,第二转向棒连接第三电极棒;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和第三电极棒的底部分别卡槽连接于连接部的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其中,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与基座呈15°至45°夹角,第二电极棒位于第一电极棒和第三电极棒之间,第一转向棒的长度小于第二转向棒的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平衡电极外侧电流分布从而提高电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电极分布,尤其涉及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极锅炉是利用水的高热阻特性,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产生蒸汽的一种技术。通常将带电电极和水进行接触,利用电解质水的导电特性,通电后加热产生热水或蒸汽,从而实现从电能到热能的转化。

2、由于导电体具有集肤效应,导电能力表现为导电体的外侧表层。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直筒式电极,且直筒式电极一般垂直于地面。直筒式电极存在电极末端的电流强度增加的现象,由于电极末端的导电电流较大,导致电极可能被逐渐分解消融,最终导致不可使用。存在不能平衡电极外侧电流分布,不能提高电极使用寿命的问题。

3、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低压电极常压相变锅炉”,其公告号为cn219607375u,其申请日为2023年3月27日,该技术包括锅炉壳体,锅炉壳体外壁表面安装有外壳体,外壳体由粘合层、隔热板与防尘膜共同组成,通过外壳体的作用,当锅炉壳体内部电能转化为热能之后,外壳体中的隔热板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流失,减少电能的浪费,当移动控制隔离盾往下移动时,相电极与零位电极之间的离子移量减小导致电流减小,从而加热功率也减小,当移动控制隔离盾向上移动时,相电极与零位电极之间离子迁移量加大,加热电流也加大,使得加热功率增加,使锅炉功率负荷大小便于调节。但是其相电极为直筒式电极,存在不能平衡电极外侧电流分布,不能提高电极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能平衡电极外侧电流分布,不能提高电极使用寿命的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能平衡电极外侧电流分布从而提高电极使用寿命。

2、以下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上端面均匀开槽成若干个连接部,每个连接部连接一个电极;

3、电极的第一电极棒中部和顶部分别设置第一转向棒和第二转向棒,第一转向棒连接第二电极棒,第二转向棒连接第三电极棒;

4、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和第三电极棒的底部分别卡槽连接于连接部的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

5、其中,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与基座呈15°至45°夹角,第二电极棒位于第一电极棒和第三电极棒之间,第一转向棒的长度小于第二转向棒的长度。

6、本方案中,选择与连接部数量相等的电极,选择其中一个电极将电极的接头朝向连接部,同时将第一电极棒插进第一连接口,将第二电极棒插进第二连接口,将第三电极棒插进第三连接口,再将其他电极顺序插入连接部,最后将基座连接锅炉内部的支撑结构。基座通电后,电流通过连接部进入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和第三电极棒,第二电极棒的电流通过第一连接口汇入第一电极棒上,第三导电棒的电流通过第二连接口汇入第一电极棒上,合并后平衡电极外侧电流分布以及均匀导流导电体周围的炉水,避免了常规电极周围热量和电流的集聚效应带来的导电极消融磨损现象,从而提高电极使用寿命。

7、作为优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两两之间互相平行。

8、本方案中,设置互相平行的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便于明确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和第三电极棒的工艺需求,并且使得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和第三电极棒能够便捷卡槽连接于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

9、作为优选,第一电极棒长度大于第三电极棒,第三电极棒长度大于第二电极棒。

10、本方案中,由于第二电极棒位于第一电极棒和第三电极棒之间,第三电极棒长度大于第二电极棒,由于电极倾斜放置且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的深度相等,第一电极棒长度大于第三电极棒能够适配倾斜放置的情况。

11、作为优选,第二电极棒的长度为第一电极棒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12、本方案中,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和第三电极棒分别分流电流,当第二电极棒的长度过短或与第一电极棒相近时,电流的分流效果不明显,保证了电流的分流效果,从而能平衡电极外侧电流分布从而提高电极使用寿命。

13、作为优选,基座呈圆环型,基座的上端面与侧面连接处设置圆角。

14、本方案中,由于基座上端面布置电极,通常上端面会伸入或浸没于水中,在上端面边缘设置圆角,能够一定程度上导流炉水使得炉水于电极接触。

15、作为优选,圆角的半径不大于环宽的八分之一。

16、本方案中,当圆角半径过大时,会一定程度上限制连接部的位置,甚至不足以设置连接部,当圆角的半径不大于环宽的八分之一时,能够保证基座的刚性和提高基座上的电极的稳定性。

17、作为优选,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和第三电极棒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相吻合的接头。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9、1、通过在基座上开设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连接部,使得与连接部连接的电极呈一定倾斜角度分布,增加了导电体在浸没电极中的立体分配密度和结构强度,并有效增加电流集肤效应而带来的导电体外表导电面积,可有效避免导电体内电流在导电极末端的集聚现象,从而增加了导电体的导电能力。

20、2、通过电极的镂空设计,炉水通过镂空电极可迅速加快电极冷却速度,该电极的电流通过若干股导电棒进行合并,可在外侧导电棒平衡电流分布以及均匀导流导电体周围的炉水,避免了常规电极周围热量和电流的集聚效应带来的导电极消融磨损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的上端面均匀开槽成若干个连接部,每个连接部连接一个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两两之间互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棒长度大于第三电极棒,第三电极棒长度大于第二电极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极棒的长度为第一电极棒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呈圆环型,基座的上端面与侧面连接处设置圆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圆角的半径不大于环宽的八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和第三电极棒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相吻合的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的上端面均匀开槽成若干个连接部,每个连接部连接一个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两两之间互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棒长度大于第三电极棒,第三电极棒长度大于第二电极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电电极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珦吴健成沈国荣贾邵华费科邦黄晓孟伊宁徐红袁有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特富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