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77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属于固体储热利用技术领域。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固体储热装置,固体储热装置具有循环通道;热交换组件,热交换组件设置在循环通道内,热交换组件上具有连通循环通道的气流间隙通道和水路通道;水罐,水罐的出水口与水路通道相连通;和气水分离器,气水分离器的入口与水路通道的另一端连通,缸体具有蒸汽出口;其中,在循环通道中气流流向上,气流间隙通道的流通截面积依次减少。气流间隙通道的流通截面积依次减少。气流间隙通道的流通截面积依次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


[0001]本技术属于固体储热利用
,特别是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固体储热利用在蒸汽利用领域比较常见,就是将热量提前储存至固定储热体中,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将热量从固定储热体中取出并交换至水中形成蒸汽或者热水进行利用。
[0003]而换热效率则和温差以及空气流速有关,加热空气在经过换热器时,将热量通过换热器送入水中,但是由于固体储热体的热量有限,在使用过程中,固体储热体中的热量越来越少,导致整一个循环通道的内空气逐渐降温,循环通道内的空气开始冷缩,导致经过换热器的流速也会下降,从而降低了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解决了固体储热体中热量减少、流通空气温度下降而空气总体积变小、导致空气经过换热器流速变小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固体储热装置,所述固体储热装置具有循环通道;
[0008]热交换组件,所述热交换组件设置在循环通道内,所述热交换组件上具有连通循环通道的气流间隙通道和水路通道;
[0009]水罐,所述水罐的出水口与所述水路通道相连通;和
[0010]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的入口与所述水路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缸体具有蒸汽出口;
[0011]其中,在循环通道中气流流向上,所述气流间隙通道的流通截面积依次减少。
[0012]在上述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中,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包括
[0013]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通道;
[0014]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平面螺旋管段;和
[0015]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平面螺旋管段,所述第二平面螺旋管段与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管段相互嵌合,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管段与所述第二平面螺旋管段之间形成所述气流间隙通道;
[0016]其中,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作为所述水路通道。
[0017]在上述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中,所述壳体的内圈或/和外圈设有保温层。
[0018]在上述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中,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管和第二平面螺旋管通过定位夹固定连接。
[0019]在上述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中,所述通道内壁与第一换热管或第二换热管之间设有间隔层,所述间隔层用于固定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
[0020]在上述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中,还包括柱体,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管与所述第二平面螺旋管中间形成空置通道,所述柱体设置在所述空置通道内。
[0021]在上述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中,相互嵌合的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管的管中心线与第二平面螺旋管的管中心线大致位于同一平面内。
[0022]在上述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中,相邻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管段抵靠接触,相邻所述第二平面螺旋管抵靠接触。
[0023]在上述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中,还包括三叉管路和给水泵,所述水罐的出水口通过三叉管路同时与所述水路通道相连、所述气水分离器的出水口相连,所述三叉管路具有连接水罐的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水路通道的第二管路和连接所述气水分离器的出水口的第三管路,所述给水泵设置在的第二管路上。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5]本申请中,采用了在循环通道中气流流向上,所述气流间隙通道的流通截面积依次减少的设计,在空气气流流入气流间隙通道后,后续的流通截面变小,从而即使在空气温度降低、体积变小之后,也能够保证足够的流速,从而能够保持对水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中换热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申请中换热结构的一种侧视结构图;
[0029]图4是本申请中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
[0031]2、固体储热装置;21、循环通道;22、箱体;23、循环风机;24、蓄热材料;
[0032]3、热交换组件;31、换热结构;311、壳体;312、第一换热管;3121、第一平面螺旋管段;313、第二换热管;3131、第二平面螺旋管段;314、气流间隙通道;315、保温层;316、定位夹;317、间隔层;318、柱体;
[0033]4、水罐;
[0034]5、气水分离器;
[0035]6、三叉管路;61、第一管路;62、第二管路;63、第三管路;
[0036]7、给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图1中,位于固体储热装置的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
[0039]图1中,位于固定储热装置的箭头表示水流动的方向。
[0040]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固体储热装置2、热交换组件3、水罐4和气水分离器5,所述固体储热装置2具有循环通道21;所述热交换组件3设置在循环通道21内,所述热交换组件3上具有连通循环通道21的气流间隙通道314和水路通道;所述水罐4的出水口与所述水路通道相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5的入口与所述水路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5具有蒸汽出口;其中,在循环通道21中气流流向上,所述气流间隙通道314的流通截面积依次减少。
[0041]本申请中,将水罐4中的水输入至水路通道内,并通过换热组件将固体储热装置2内储存的热量加热水路通道内的水,使水变加热成为汽水混合物,然后将汽水混合物输入至汽水分离器中,通过汽水分离器将分离蒸汽和饱和水,蒸汽从气水分离器5的蒸汽出口输出使用。
[0042]在固体储热装置2持续为水路通道内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储热装置2内储存的热量减少,热空气与热交换组件3之间的温差变小,同时循环通道21内的流通空气温度降低,且体积缩小,导致流过气流间隙通道314的空气流速降低,影响热交换效率。
[0043]而本申请中,采用了在循环通道21中气流流向上,所述气流间隙通道314的流通截面积依次减少的设计,在空气气流流入气流间隙通道314后,后续的流通截面变小,从而即使在空气温度降低、体积变小之后,也能够保证足够的流速,从而能够保持对水的换热效率。
[0044]在循环通道21中的气流流向上,所述气流间隙通道314的流通截面积依次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体储热装置(2),所述固体储热装置(2)具有循环通道(21);热交换组件(3),所述热交换组件(3)设置在循环通道(21)内,所述热交换组件(3)上具有连通循环通道(21)的气流间隙通道(314)和水路通道;水罐(4),所述水罐(4)的出水口与所述水路通道相连通;和气水分离器(5),所述气水分离器(5)的入口与所述水路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5)具有蒸汽出口;其中,在循环通道(21)中气流流向上,所述气流间隙通道(314)的流通截面积依次减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组件(3)包括至少两个换热结构(31),所述换热结构(31)包括壳体(311),所述壳体(311)具有通道;第一换热管(312),所述第一换热管(312)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所述第一换热管(3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平面螺旋管段(3121);和第二换热管(313),所述第二换热管(313)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所述第二换热管(31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平面螺旋管段(3131),所述第二平面螺旋管段(3131)与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管段(3121)相互嵌合,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管段(3121)与所述第二平面螺旋管段(3131)之间形成所述气流间隙通道(314);其中,所述第一换热管(312)和第二换热管(313)作为所述水路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固体储热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谭政车云霞邓亮徐子逸李挺陈巧巧陈继煌杨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特富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