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340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08
一种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包括:料斗;畚斗,对应设置在所述料斗下方,并在传动机构带动下均速运动;以及等隙回转滚筒,设置在所述料斗与畚斗之间,所述等隙回转滚筒为内部具有中空腔体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流料口,所述等隙回转滚筒的中空腔体通过所述流料口分别与所述料斗和畚斗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等隙回转滚筒和畚斗的配置和相互关联,解决了非搭接畚斗之间的入料撒漏问题,使畚斗得以脱离各种约束,杜绝了运动过程中的故障,保证了安全生产。证了安全生产。证了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喂料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粉体和颗粒状物料的转运喂入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斗输送机的畚斗间存在缝隙,喂入时容易漏料,造成物料损失和机械故障,所以畚斗之间有搭接。正由于这些搭接产生的干涉,阻碍了畚斗的任意转向,畚斗必须以整齐地队列前进,不允许错乱,一旦错乱,特别容易卡斗和误翻,造成设备故障和物料损失。同时,为了畅通无阻地把物料输送到任意位置,在多点卸料的排料点前必须设置脱搭机构,以便满载的畚斗需要在逆茬转向前脱开搭接,否则产生误翻,造成撒料或卡斗。或在逆茬入位前倾斜,以保证队列咬合整齐。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制造精度不足、部件变形、设备振动等多种原因,会引起队列错乱和脱搭失误,所以卡斗、误翻甚至掉斗等故障不能根除,这是现有技术同类设备的通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中,包括:
[0005]料斗;
[0006]畚斗,对应设置在所述料斗下方,并在传动机构带动下均速运动;以及
[0007]等隙回转滚筒,设置在所述料斗与畚斗之间,所述等隙回转滚筒为内部具有中空腔体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流料口,所述等隙回转滚筒的中空腔体通过所述流料口分别与所述料斗和畚斗连通。
[0008]上述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中,所述料斗一侧设置有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卸料口对应于所述料斗的入料口设置。
[0009]上述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中,所述等隙回转滚筒通过同步传动机构与所述提升机连接,并与所述提升机同步运动。
[0010]上述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中,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包括同步轮和传动链条,所述同步轮与所述等隙回转滚筒连接,所述传动链条分别与所述同步轮和所述提升机的被动轮连接。
[0011]上述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中,所述同步轮与所述等隙回转滚筒同轴设置。
[0012]上述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条,所述畚斗等间距设置在所述链条上,并在所述链条的带动下匀速移动。
[0013]上述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中,所述畚斗的直线移动距离与所述等隙回
转滚筒的筒体上的多个流料口之间的回转距离适配。
[0014]上述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中,所述等隙回转滚筒的筒体上的流料口为三个,相邻所述流料口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0015]上述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中,两列所述畚斗对称设置在所述链条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等隙回转滚筒对应于所述两列畚斗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畚斗上方。
[0016]上述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中,还包括前挡料板和后挡料板,所述前挡料板和后挡料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等隙回转滚筒的前后两侧并位于所述畚斗的上方。
[0017]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
[0018]本技术通过等隙回转滚筒的滚筒表面开口间隙同步对准畚斗,物料由滚筒上部开口进入滚筒内部,从下部开口穿出,贯流通过,准确喂入畚斗中,滚筒回转周而复始,完成同步连续入料。通过等隙回转滚筒和畚斗的配置和相互关联,解决了非搭接畚斗之间的入料撒漏问题,使畚斗得以脱离各种约束,杜绝了运动过程中的故障,保证了安全生产。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遮挡畚斗间缝隙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向下一畚斗供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
[0025]1 链条
[0026]2 后挡料板
[0027]3 料斗
[0028]4 前挡料板
[0029]5 等隙回转滚筒
[0030]51 流料口
[0031]6 畚斗
[0032]7 同步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0034]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包括:料斗3;畚斗6,对应设置在所述料斗3下方,并在传动机构带动下均速运动;以及等隙回转滚筒5,设置在所述料斗3与畚斗6之间,所述等隙回转滚筒5为内部具有中空腔体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流料口51,所述等隙回转滚筒5的中空腔体通过所述流料口51分别与所述料斗3和畚斗6连通。其中,所述料斗3一侧设置有提升机(图未示),所述提升机的卸料口对应于所述料斗3的入料口设置。还可包括前挡料板4 和后挡料板2,所述前挡料板4和后挡料板2分别设置于所述等隙回转滚筒5 的前后两侧并位于所述
畚斗6的上方。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条1,该链条1优选为非标链条,所述畚斗6等间距设置在所述链条1上,并在所述链条1的带动下匀速移动。其中,所述畚斗6的直线移动距离与所述等隙回转滚筒5的筒体上的多个流料口51 之间的回转距离适配。所述等隙回转滚筒5的筒体上的流料口51优选为三个,相邻所述流料口51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0036]参见图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横向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两列所述畚斗6对称设置在所述链条1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等隙回转滚筒5对应于所述两列畚斗6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畚斗6上方。本实施例的所述等隙回转滚筒5通过同步传动机构与所述提升机连接,并与所述提升机同步运动。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可包括同步轮7和传动链条(图未示),所述同步轮7与所述等隙回转滚筒5连接,所述传动链条分别与所述同步轮7和所述提升机的被动轮连接。所述同步轮7与所述等隙回转滚筒5同轴设置。
[0037]参见图3及图4,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遮挡畚斗6间缝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向下一畚斗6供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工作时,提升机运行,在提升机的被动轮带动下,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的同步轮7和链条1随之动作,等隙回转滚筒5转动,畚斗6在链条1的带动下向前运动。当等隙回转滚筒5的流料口51向下接近畚斗6时(如图1所示),物料从等隙回转滚筒5落到畚斗6中,后挡料板2和前挡料板4限制物料洒落在畚斗6外;当等隙回转滚筒5的流料口51向上离开畚斗6时(如图3所示),等隙回转滚筒5的筒体部分遮住畚斗6间的缝隙,防止物料从缝隙落下。此时等隙回转滚筒5继续旋转,等隙回转滚筒5的第二个流料口51向下接近第二个畚斗6(如图4所示),物料从等隙回转滚筒5的流料口51中落入畚斗6 中。循环往复,实现脉冲供给物料。
[0038]本技术利用提升机自身的被动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畚斗,对应设置在所述料斗下方,并在传动机构带动下均速运动;以及等隙回转滚筒,设置在所述料斗与畚斗之间,所述等隙回转滚筒为内部具有中空腔体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流料口,所述等隙回转滚筒的中空腔体通过所述流料口分别与所述料斗和畚斗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一侧设置有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卸料口对应于所述料斗的入料口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隙回转滚筒通过同步传动机构与所述提升机连接,并与所述提升机同步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包括同步轮和传动链条,所述同步轮与所述等隙回转滚筒连接,所述传动链条分别与所述同步轮和所述提升机的被动轮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通连续式同步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定黄维史云建吴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