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弓安装平台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099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受电弓安装平台及轨道车辆。其中,受电弓安装平台包括:顶板组件,顶板组件与轨道车辆的顶部形成容纳空间;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顶板组件的至少一部分驱动连接,以使顶板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遮挡或者避让容纳空间;绝缘子支撑机构,绝缘子支撑机构活动设置在容纳空间的内部,且绝缘子支撑机构与受电弓连接以带动受电弓伸出或者进入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速列车运行时气动阻力和气动噪声大的问题。车运行时气动阻力和气动噪声大的问题。车运行时气动阻力和气动噪声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受电弓安装平台及轨道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受电弓安装平台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高速动车组车顶受电弓配置为一列车(以标准八编组为例)配置两个受电弓。当列车单向运行时,一个受电弓升起进行弓网受流为列车提供动力,另一受电弓为降弓,依附于列车车顶。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位于列车顶部的受电弓结构引起的气动问题加剧,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的整体气动性能。其中气动阻力和气动噪声尤为引起关注。气动阻力约与列车运行的速度平方成正比,而气动噪声约与列车运行速度的六次方成正比。为了缓解顶部受电弓的噪声问题,目前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列车顶部的受电弓增加导流罩;另一种是下沉式安装平台设计。上述两种方法只是部分的优化了受电弓的结构,对受电弓附近的气动流动进行有限优化,受电弓全部结构仍暴露在列车运行的周围空气中。以标准动车组为例,当运行速度为400km/h时,位于第六节车车体的受电弓气动阻力仍占当节车总气动阻力的20

25%左右。
[0003]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高速列车运行时气动阻力和气动噪声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电弓安装平台及轨道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速列车运行时气动阻力和气动噪声大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受电弓安装平台,包括:顶板组件,顶板组件与轨道车辆的顶部形成容纳空间;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顶板组件的至少一部分驱动连接,以使顶板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遮挡或者避让容纳空间;绝缘子支撑机构,绝缘子支撑机构活动设置在容纳空间的内部,且绝缘子支撑机构与受电弓连接以带动受电弓伸出或者进入容纳空间。
[0006]进一步地,顶板组件包括:活动板;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活动板连接,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以使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结构带动活动板运动。
[0007]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活动板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
[0008]进一步地,连接杆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杆平行设置。
[0009]进一步地,受电弓安装平台还包括至少一个导轨,导轨与连接杆一一对应,且连接杆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导轨的内部并沿导轨的延伸方向运动。
[0010]进一步地,活动板靠近驱动装置的一侧的侧边为弧形边。
[0011]进一步地,受电弓安装平台还包括密封胶条,密封胶条设置在活动板的周缘。
[0012]进一步地,活动板为中空结构。
[0013]进一步地,活动板由金属材料制成。
[0014]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多个驱动组件,多个驱动组件与顶板组件的连接结构的连接杆一一对应,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气缸具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活塞,活塞活动设置在气缸的内部,连接杆与活塞连接。
[0015]进一步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位于气缸的同一侧,且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排列方向与连接杆的运动方向相同。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受电弓安装平台。
[0017]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受电弓安装平台包括顶板组件、驱动装置以及绝缘子支撑机构。顶板组件与轨道车辆的顶部形成容纳空间;驱动装置与顶板组件的至少一部分驱动连接,以使顶板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遮挡或者避让容纳空间;绝缘子支撑机构活动设置在容纳空间的内部,且绝缘子支撑机构与受电弓连接以带动受电弓伸出或者进入容纳空间。
[0018]使用上述结构的受电弓安装平台时,通常是将受电弓安装平台设置在轨道车辆的顶部,并通过顶板组件与轨道车辆的顶部形成容纳空间以为容纳受电弓提供空间。因此,当受电弓由升弓状态切换至降弓状态时,能够通过绝缘子支撑机构带动受电弓运动并收缩至容纳空间内,从而使轨道车辆顶部的受电弓区域的车体更加平滑,进而能够有效地降低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气动阻力和气动噪声。并且,在使用本申请中的受电弓安装平台时,顶板组件相对轨道车辆的顶部是活动设置的,所以能够通过顶板组件的活动来打开或者关闭容纳空间。而在顶板组件打开或者关闭容纳空间的过程中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顶板组件得以实现的。当受电弓由升弓状态切换至降弓状态时,驱动装置首先驱动顶板组件运动并使得容纳空间处于打开状态以便绝缘子支撑机构能够带动受电弓进入容纳空间的内部,而当受电弓完全进入到容纳空间的内部后,驱动装置则驱动顶板组件沿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关闭容纳空间,以保证轨道车辆顶部的受电弓安装区域的平滑。因此,本申请中的受电弓安装平台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速列车运行时气动阻力和气动噪声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受电弓安装平台的顶板组件和驱动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受电弓安装平台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受电弓安装平台的绝缘子支撑机构与受电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4]10、顶板组件;11、活动板;12、连接结构;20、驱动装置;21、驱动组件;211、气缸;212、第一进气口;213、第二进气口;214、活塞;30、绝缘子支撑机构;40、受电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6]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7]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高速列车运行时气动阻力和气动噪声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受电弓安装平台及轨道车辆。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轨道车辆具有下述的受电弓安装平台。并且,通过在轨道车辆上加装本申请中的受电弓安装平台,能够有效地降低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受电弓40引起的气动阻力和气动噪声大的问题。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中的受电弓安装平台包括顶板组件10、驱动装置20以及绝缘子支撑机构30。顶板组件10与轨道车辆的顶部形成容纳空间;驱动装置20与顶板组件10的至少一部分驱动连接,以使顶板组件1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遮挡或者避让容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电弓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组件(10),所述顶板组件(10)与轨道车辆的顶部形成容纳空间;驱动装置(20),所述驱动装置(20)与所述顶板组件(10)的至少一部分驱动连接,以使所述顶板组件(1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遮挡或者避让所述容纳空间;绝缘子支撑机构(30),所述绝缘子支撑机构(30)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内部,且所述绝缘子支撑机构(30)与受电弓(40)连接以带动所述受电弓(40)伸出或者进入所述容纳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弓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组件(10)包括:活动板(11);连接结构(12),所述连接结构(12)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11)连接,所述连接结构(12)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20)连接,以使所述驱动装置(20)驱动所述连接结构(12)带动所述活动板(11)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电弓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2)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11)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2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电弓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电弓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弓安装平台还包括至少一个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且所述连接杆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导轨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军浩姚拴宝陈大伟王维斌刘加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