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膜生产工艺中的涂布装置及涂布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745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膜生产工艺中的涂布装置及涂布系统,包括主体组件、涂布组件、收集组件和第二辅助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通槽、基材、第一辊轴、第二辊轴、第一板体和T形通槽;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部设有基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监控模块对基材的表面进行摄取,利用成像模块对摄取的图像进行选择性摘取,并通过分析模块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处理的数据传递至中央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向报警模块传递信号,报警模块发出警报,使得基材表面涂布不均匀时可以及时发现,进而提醒工人及时作出处理,避免在后续膜生产时出现气泡,最终提高了膜生产的质量和工厂的收益。最终提高了膜生产的质量和工厂的收益。最终提高了膜生产的质量和工厂的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膜生产工艺中的涂布装置及涂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膜生产
,特别涉及用于膜生产工艺中的涂布装置及涂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膜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将多层膜叠加在一起来增强产品的强度和质量,进而增加产品的使用年限,增加工厂的收益,在多个膜之间进行叠加时,通常需要使用涂布装置,涂布装置是用于对薄膜、纸张等基材进行表面涂布,涂布装置将成卷的基材涂上一层特定功能的胶、涂料或油墨等,经烘干后收卷,以完成涂布作业。
[0003]现有的膜生产工艺中的涂布装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0004]一、现有的膜生产工艺中的涂布装置通常不具备对涂布效果监测的功能,使得涂布不均匀的表面不能及时发现,进而使得膜在生产时出现气泡,最终降低了膜生产的质量和工厂的收益;
[0005]二、现有的膜生产工艺中的涂布装置通常采用喷雾式涂布或者刮刷式涂布,这种方式容易使得在后续复合膜的加工中,复合膜的内部出现印记,进而使得复合膜的美观度降低,为此,提出用于膜生产工艺中的涂布装置及涂布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用于膜生产工艺中的涂布装置及涂布系统,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7]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用于膜生产工艺中的涂布装置,包括主体组件、涂布组件、收集组件和第二辅助组件:
[0008]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通槽、基材、第一辊轴、第二辊轴、第一板体和T形通槽;
[0009]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部设有基材,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辊轴,所述第一辊轴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辊轴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
[0010]所述基材的上表面贴合有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T形通槽,所述第一板体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T形通槽的内侧壁;
[0011]所述主体组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涂布组件,所述主体组件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收集组件,所述主体组件的上方焊接有第二辅助组件。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布组件包括第二壳体、泵体、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喷头和第一辅助组件;
[0013]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管
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底壁和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贯通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壁安装有等距排列的喷头;
[0014]所述涂布组件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辅助组件;设置涂布组件便于对基材的表面涂布液体,进而完成对基材的加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凹槽和第三管体;
[0016]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壁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贯通有第三管体且与所述凹槽连通;收集组件可以减少涂布液的浪费。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助组件包括螺纹通孔和盖体;
[0018]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盖体;便于通过螺纹通孔向第二壳体的内部添加涂布液体。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可以保证第二壳体的内外气压平衡。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壁与内部底壁对称焊接有两个隔板;隔板可以避免加工完成的基材表面再次飘落雾状涂布液。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辅助组件包括第二板体、拉环和限位板;
[0022]两个所述第一板体相邻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焊接有拉环,两个所述第一板体相邻的一侧均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T形通槽的内侧壁;第二辅助组件便于加工前将第二辊轴抬起,进而便于基材穿过第一壳体的内部。
[0023]用于膜生产工艺中的涂布系统,包括监测模块:
[0024]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第三壳体、成像模块、分析模块、中央控制模块、监控模块、报警模块和液位计;
[0025]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成像模块,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底壁安装有分析模块,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底壁安装有中央控制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安装于第一壳体的内部顶壁,所述第三壳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报警模块,所述液位计螺纹连接于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一侧;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成像模块交互连接,所述成像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交互连接,所述分析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均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交互连接,所述液位计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27]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8]一、本技术中通过监控模块对基材的表面进行摄取,利用成像模块对摄取的图像进行选择性摘取,并通过分析模块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处理的数据传递至中央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向报警模块传递信号,报警模块发出警报,使得基材表面涂布不均匀时可以及时发现,进而提醒工人及时作出处理,避免在后续膜生产时出现气泡,最终提高了膜生产的质量和工厂的收益;
[0029]二、本技术中通过喷头将待涂布的液体雾化,雾化的液体散落在基材的表面,在重力作用下,第二辊轴与第一辊轴相互挤压,进而对基材的表面进行涂布,避免了在后续复合膜的加工中容易出现印记,进而提高了复合膜的美观度。
[0030]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33]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壳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拉环连接结构俯视图;
[0034]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壳体、第一板体、T形通槽和限位板连接结构俯视图;
[0035]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壳体、第二管体和喷头连接结构仰视图;
[0036]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壳体、第一通槽和基材连接结构侧视图;
[0037]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壳体和第一辊轴连接结构俯视图;
[0038]图7为本技术的监测模块流程图。
[0039]附图标记:1、主体组件;11、第一壳体;12、第一通槽;13、基材;14、第一辊轴;15、第二辊轴;16、第一板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膜生产工艺中的涂布装置,包括主体组件(1)、涂布组件(2)、收集组件(4)和第二辅助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通槽(12)、基材(13)、第一辊轴(14)、第二辊轴(15)、第一板体(16)和T形通槽(17);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槽(12),所述第一通槽(12)的内部设有基材(13),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辊轴(14),所述第一辊轴(14)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辊轴(14)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基材(13)的下表面;所述基材(13)的上表面贴合有第二辊轴(15),所述第二辊轴(15)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板体(16),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T形通槽(17),所述第一板体(16)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T形通槽(17)的内侧壁;所述主体组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涂布组件(2),所述主体组件(1)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收集组件(4),所述主体组件(1)的上方焊接有第二辅助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膜生产工艺中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组件(2)包括第二壳体(21)、泵体(22)、第一管体(23)、第二管体(24)、喷头(25)和第一辅助组件(5);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21),所述第二壳体(21)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泵体(22),所述泵体(22)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管体(23),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管体(24),所述第一管体(23)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壳体(21)的内部底壁和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管体(23)的一端贯通于所述第二管体(24)的外侧壁,所述第二管体(24)的外侧壁安装有等距排列的喷头(25);所述涂布组件(2)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辅助组件(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膜生产工艺中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4)包括凹槽(41)和第三管体(42);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底壁开设有凹槽(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将忠柴小飞刘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欣桂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