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钩用驱动装置及其车钩自动解钩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429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解钩用驱动装置及其车钩自动解钩机构,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自动解钩机构受力情况差、体积大等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解钩用驱动装置,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组件的外伸端设置有接触结构,所述接触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组件的外伸端端面上的安装腔、球心一侧位于安装腔中而另一侧与活塞挡板在活塞杆轴向上挡止配合的球体,所述活塞挡板由紧固件B固定在组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球体滚动接触接触结构,除了保证受力方向与驱动源驱动方向的同轴度、改善受力环境的同时,整个安装结构紧凑、简单,且占用空间小,有效地提升了驱动装置装配效率以及结构的整体性。体性。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解钩用驱动装置及其车钩自动解钩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解钩用驱动装置及其车钩自动解钩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系统是指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运输,例如客运的交通系统。车辆和机车是轨道交通系统中核心设备之一,而为了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并传递牵引力及承受冲击力,同时还需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车辆部件,目前主要采用车钩结合自动解钩、挂钩机构来实现。车钩结合自动解钩、挂钩机构又可简称为车钩自动解钩机构,车钩设置在需要连接的机车或车辆的端部,通过解钩机构实现自动挂钩和解钩作业,其具有连结、牵引及缓冲的综合作用。
[0003]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高铁、地铁的自动化越来越高,对连接相邻两列车厢的车钩的自动解钩机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自动解钩机构的动作精准平稳性、结构简化、结构紧凑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有的自动解钩机构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不够紧凑,重量也较大,产品外观差;如现有技术CN208530582U所公开的车钩自动解钩机构,为了匹配足够的直线驱动行程,其驱动源体积大、重量大,这不仅影响了自动解钩机构整体外观、增加设备整体重量,且后期维护极其不方便。
[0004]同时,为了提升驱动源驱动钩舌转动的平稳性、降低摩擦,此现有技术中的驱动源通过滚轮与钩舌接触,而滚轮的转动需要采用一个与之同轴的轮轴,然后在轮轴的两个端部设置有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将滚轮转动设置在驱动源的驱动端上。这种滚动接触结构中,一是安装结构空间占用较大;二是此结构中滚轮的支撑仅通过支撑杆进行端部支撑,支撑受力部少且圆周分布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解钩用驱动装置及其车钩自动解钩机构。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解钩用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组件的外伸端设置有接触结构,所述接触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组件的外伸端端面上的安装腔,球心一侧位于安装腔中而另一侧与活塞挡板在活塞杆轴向上挡止配合的球体,所述活塞挡板由紧固件B固定在组件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的气缸端盖在气缸内腔的一侧外凸成圆环凸台,所述圆环凸台外圆柱面与气缸的气缸外壳的内圆周面贴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端盖上的通气孔向气缸的内腔沉入,气管接头与通气孔配合,且所述气管接头的轴肩与通气孔外侧端面接触。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为二级气缸,其活塞杆组件包括由中心向外且均设置在气缸
内腔中的活塞杆和活塞套杆,所述活塞套杆的外圆柱面通过密封圈A与气缸内腔密封配合,所述活塞杆的外圆柱面通过密封圈C与活塞套杆内腔密封配合;
[0011]所述安装腔设置在活塞杆上,所述活塞挡板的外径大于活塞杆小端的外径。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气缸内腔和活塞套杆配合的中部设置有外环空,在活塞套杆上靠近气源的一端设置有将气缸远离活塞杆外伸端一侧的腔室与外环空连通的排气孔A;
[0013]在所述活塞套杆和活塞杆配合的中部设置有内环空,在活塞杆上靠近气源的一端设置有将气缸远离活塞杆外伸端一侧的腔室与内环空连通的排气孔B。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杆外伸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减重孔。
[001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为半球结构,所述活塞挡板上与球体挡止配合的部位为球面孔。
[0016]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的气缸外壳的外圆周面上靠近活塞杆组件外伸端的一侧为锥形面,其小径端靠近活塞杆组件外伸端。
[0017]车钩自动解钩装置,所述车钩自动解钩装置的驱动钩舌转动的装置为上述中所述的驱动装置。
[0018]进一步地,车钩自动解钩装置中,所述气缸的气缸外壳的外圆周面上外凸成法兰端面,所述车钩自动解钩装置的钩头体上供气缸插入的孔体的端部向外延伸至与法兰端面,螺钉穿过法兰端面后与钩头体相应的螺纹孔连接,且孔体处的延伸部位内壁与气缸外壳的外圆周面贴合。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1.加工时,可以直接通过机床的装夹以及刀具位置来保证安装腔与活塞杆组件的同轴度,从而直接通过安装即可定位球体,保证球体与活塞杆组件的同轴度,便于其在后续使用时受力方向与自身轴线的同轴度,改善受力环境,防止材料疲劳、部件损伤等不利情况产生;
[0021]2.通过设置成半球形的安装腔以及内孔为锥孔的活塞挡板,增大了相关部件与球体的配合面积,提成了球体安装的稳定性,继而保证球体仅沿着自身球心转动,而不会在安装腔中晃动;同时以在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时,其所承受的反作用力与自身轴线一致,不会偏离自身轴线,有效地避免了驱动源的驱动端受力位置偏离中心、容易导致其端部变形、受损的情况出现;
[0022]3.本专利技术将现有的滚轮降摩擦结构,改进为本方案所设计的球体滚动接触接触结构,除了上述的保证受力方向与驱动源驱动方向的同轴度、改善受力环境的同时,整个安装结构紧凑、简单,且占用空间小,有效地提升了驱动装置装配效率以及结构的整体性;
[0023]4.圆环凸台外圆柱面与气缸的气缸外壳的内圆周面贴合,以在安装气缸端盖时,能通过圆环凸台由气缸外壳的内圆周面制成来径向定位气缸端盖,提高气缸端盖装配的便利性;
[0024]5.气缸端盖上的圆环凸台外圆柱面与气缸的气缸外壳的内圆周面贴合,以在安装气缸端盖时,能通过圆环凸台由气缸外壳的内圆周面制成来径向定位气缸端盖,提高气缸端盖装配的便利性;
[0025]6.本自动解钩解钩结构紧凑、所占空间小、重量轻,且整体美观。气缸与钩舌接触部位既能保证施力与受力的同轴度,又能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滚动接触,便于钩舌的推动
与回位。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本说明书附图中的各个部件的比例关系不代表实际选材设计时的比例关系,其仅仅为结构或者位置的示意图,其中:
[0027]图1是解钩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解钩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0029]图3是气缸的控制原理图;
[0030]图4是解钩机构的主视图;
[0031]图5是沿图4中A

A的剖视图;
[0032]图6是解钩机构的俯视图;
[0033]图7是沿图6中B

B的剖视图;
[0034]图8是解钩结构的主要核心部件立体图;
[0035]图9是两车钩自动解钩机构连挂时的示意图;
[0036]图10是两车钩自动结构机构脱离示意图。
[0037]附图中标号说明:
[0038]1‑
钩头体,2

钩舌,3

钩舌转轴,4

连挂杆,5

连挂杆转轴,6

拉簧,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解钩用驱动装置,包括气缸(7),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7)的活塞杆组件的外伸端设置有接触结构,所述接触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组件的外伸端端面上的安装腔(7032),球心一侧位于安装腔(7032)中而另一侧与活塞挡板(706)在活塞杆轴向上挡止配合的球体(705),所述活塞挡板(706)由紧固件B(712)固定在组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钩用驱动装置及其车钩自动解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7)的气缸端盖(704)在气缸(7)内腔的一侧外凸成圆环凸台(7041),所述圆环凸台(7041)外圆柱面与气缸(7)的气缸外壳(701)的内圆周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钩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端盖(704)上的通气孔(7042)向气缸(7)的内腔沉入,气管接头(710)与通气孔(7042)配合,且所述气管接头(710)的轴肩与通气孔(7042)外侧端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钩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7)为二级气缸,其活塞杆组件包括由中心向外且均设置在气缸(7)内腔中的活塞杆(703)和活塞套杆(702),所述活塞套杆(702)的外圆柱面通过密封圈A(707)与气缸(7)内腔密封配合,所述活塞杆(703)的外圆柱面通过密封圈C(709)与活塞套杆(702)内腔密封配合;所述安装腔(7032)设置在活塞杆(703)上;所述活塞挡板(706)的外径大于活塞杆(703)小端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钩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7)内腔和活塞套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声唐飞李向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肯耐特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