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废物处置内热式转炉联动态二次燃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190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危险废物处置内热式转炉联动态二次燃烧室,包括内热型转炉、辅助燃烧室,辅助燃烧室内设有二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采用吸热辐射体制成,内热型转炉的出料端延伸至辅助燃烧室内,内热型转炉与辅助燃烧室的侧壁转动连接,二次燃烧室与内热型转炉的出料端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吸热和辐射热的功能,使内热型转炉和二次燃烧室本体内的热量都能得到高效利用,最终排放的烟气达到达标排放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解决了在烟气排放过程中,并对烟气之中的一氧化碳气体以及一些可燃的有机溶剂进行充分燃烧。的有机溶剂进行充分燃烧。的有机溶剂进行充分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险废物处置内热式转炉联动态二次燃烧室


[0001]本技术涉及内热型转炉内部烟气处理的
,尤其涉及一种危险废物处置内热式转炉联动态二次燃烧室。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内热型转炉烟气处理过程中,转炉炉尾的钢壳体内的加保温材料作为炉内烟气排出的集成罩壳,罩壳与二次燃烧室之间用管子连接。由于内热型转炉内部物料在燃烧时,物料的燃烧不够充分,烟气在排出时,烟气之中所夹杂的固体颗粒物以及一些有机溶剂也一同气流流入到二次燃烧室当中再作处理,中途对热量有很大一部分的损失以及有机溶剂的外泄,对周围环境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0003]现有技术CN 210069853 U公开了一种蓄热式往复燃烧二次燃烧室,包括蓄热体,所述蓄热体设置在二次燃烧室内。但该技术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热解炉在燃烧垃圾时产生的热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造成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吸热和辐射热的效果等优点的危险废物处置内热式转炉联动态二次燃烧室。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危险废物处置内热式转炉联动态二次燃烧室,包括内热型转炉、辅助燃烧室,辅助燃烧室内设有二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采用吸热辐射体制成,内热型转炉的出料端延伸至辅助燃烧室内,内热型转炉与辅助燃烧室的侧壁转动连接,二次燃烧室与内热型转炉的出料端一体连接,二次燃烧室跟随内热型转炉一起转动。二次燃烧室一方面吸收内热型转炉炉内燃烧时所释放的高温热量,另一方面吸收二次燃烧室内燃烧时所释放的高温热量,同时二次燃烧室向其内外两侧辐射出高温热量,使得危险废物处置是产生的高温热量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符合节能环保的主题。
[0006]进一步地,内热型转炉的侧壁上设有补气风机,补气风机靠近内热型转炉的出料端一侧,补气风机出风口伸入至二次燃烧室内。
[0007]内热型转炉内的物料和烟气由内热型转炉进入到辅助燃烧室内时,先经过二次燃烧室,同时又遇到补气风机吹进去的氧气时,物料和烟气在二次燃烧室之中有得到剧烈燃烧,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被二次燃烧室吸收并辐射到二次燃烧室内外两侧。二次燃烧室被辅助燃烧室包围着,阻止辅助燃烧室内部的热量辐射到外界去。
[0008]进一步地,二次燃烧室包括中空的圆筒段与圆台段。烟气由内热型转炉进入二次燃烧室时,空间变大,使烟气的流动速度减慢,有助于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及其他可燃气体充分燃烧。
[0009]进一步地,辅助燃烧室的顶端设有气体出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控风
阀。出料口处的控风阀可以往辅助燃烧室内部补充氧气,确保燃烧更充分。
[0010]进一步地,辅助燃烧室的侧壁上设有燃烧器、风机和热电偶。辅助燃烧室的烟气通过燃烧器预燃烧,热电偶可及时反映辅助燃烧室内的温度,与燃烧器、风机的共同协作下,来调整和控制辅助燃烧室内的温度。
[0011]进一步地,出料口下方设有可移动的出料箱,出料口正对出料箱的进料口,用于出料(物料和渣)所用。
[00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危险废物处置内热式转炉联动态二次燃烧室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将危险废物放入内热型转炉内进行燃烧处理,内热型转炉及二次燃烧室一起转动工作,内热型转炉内温度达到850

950℃,处理后的物料及烟气由内热型转炉的出料端排出,同时燃烧释放的高温热量被一侧的二次燃烧室吸收;
[0014]S2、从内热型转炉内排出的物料及烟气进入二次燃烧室内,内热型转炉的侧壁上的补气风机向二次燃烧室内补入空气,烟气中的未燃烧尽的一氧化碳及其他可燃气体因补气风机补入的空气得到剧烈燃烧,燃烧释放的高温热量被二次燃烧室吸收,经二次燃烧室处理后的物料、烟气由二次燃烧室排出;二次燃烧室吸收的高温热量同时向二次燃烧室内外两侧辐射,二次燃烧室内的温度达到950

1100℃;
[0015]S3、二次燃烧室排出的物料、烟气进入辅助燃烧室内,辅助燃烧室内的烟气通过燃烧器预燃烧,同时辅助燃烧室因二次燃烧室辐射出的高温热量持续保持高温,进一步对烟气中的未燃烧尽的一氧化碳及其他可燃气体进行燃烧,热电偶及时反映辅助燃烧室内的温度,与燃烧器、风机的共同协作下,来调整和控制辅助燃烧室内的温度;辅助燃烧室底部出料口上的控风阀往辅助燃烧室内部补充氧气,确保燃烧更充分;最终的产品和废渣通过辅助燃烧室的出料口排出,排入到出料口下方的出料箱;符合排放标准的烟气从辅助燃烧室的顶端的气体口排出。
[0016]本技术中的二次燃烧室的温度,一方面吸收内热型转炉炉内燃烧时所释放的高温热量,另一方面是物料燃烧后的烟气之中未燃烧干净的一氧化碳气体或含有的其他可燃的有机溶剂经过二次燃烧室时,又遇到补气风机吹进去的氧气时,烟气之中未燃烧干净的一氧化碳气体或含有的其他可燃的有机溶剂继续在二次燃烧室之中有得到剧烈燃烧,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再次被二次燃烧室吸收。并且二次燃烧室向其内外两侧辐射出高温热量。使得危险废物处置是产生的高温热量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符合节能环保的主题。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吸热和辐射热的功能,使内热型转炉和二次燃烧室内的热量都能得到高效利用,最终排放的烟气达到达标排放的要求。本技术还能使排放的烟气之中的残留的一氧化碳气体以其他可燃的有机溶剂得到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内热型转炉,2、补气风机,3、二次燃烧室,4、辅助燃烧室,5、燃烧器,6、热电偶,7、风机,8、控风阀,9、出料箱,10、气体出口,11、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危险废物处置内热式转炉联动态二次燃烧室,包括内热型转炉1、辅助燃烧室4,辅助燃烧室4内设有二次燃烧室3,二次燃烧室3采用吸热辐射体制成,内热型转炉1的出料端延伸至辅助燃烧室4内,内热型转炉1与辅助燃烧室4的侧壁转动连接,二次燃烧室3与内热型转炉1的出料端一体连接,二次燃烧室3跟随内热型转炉1一起转动。二次燃烧室3一方面吸收内热型转炉1炉内燃烧时所释放的高温热量,另一方面吸收二次燃烧室3内燃烧时所释放的高温热量,同时二次燃烧室3向其内外两侧辐射出高温热量,使得危险废物处置是产生的高温热量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符合节能环保的主题。
[0022]内热型转炉1的侧壁上设有补气风机2,补气风机2靠近内热型转炉1的出料端一侧,补气风机2出风口伸入至二次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险废物处置内热式转炉联动态二次燃烧室,包括内热型转炉、辅助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燃烧室内设有二次燃烧室,所述二次燃烧室采用吸热辐射体制成,所述内热型转炉的出料端延伸至辅助燃烧室内,所述内热型转炉与辅助燃烧室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二次燃烧室与内热型转炉的出料端一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处置内热式转炉联动态二次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热型转炉的侧壁上设有补气风机,所述补气风机靠近内热型转炉的出料端一侧,所述补气风机出风口伸入至二次燃烧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险废物处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正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滨海活性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