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的上料机构以及共模电感组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729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的上料机构,所述共模电感组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具有安装板,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第一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第一振动盘,待上料的第一工件放置在第一振动盘内;第一振动导轨,所述第一振动导轨上设置有第一上料槽,所述第一上料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振动盘的出料端连接,从所述第一振动盘的出料端送出的第一工件进入到第一上料槽中并且在第一振动导轨的作用下向着第一上料槽的远离第一振动盘的一端的方向移动;第一吸头,用于将放料槽中的第一工件吸起并移动。该上料机构能够实现对工件的自动上料。能够实现对工件的自动上料。能够实现对工件的自动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的上料机构以及共模电感组立机


[0001]本技术属于电感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的上料机构以及共模电感组立机。

技术介绍

[0002]微型的共模电感尺寸很小,长度大概在3mm左右,在对其进行装配时,采用手动操作,很难保证精度,并且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的上料机构,能够实现对微型共模电感的自动上料,不需要人工参与。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的上料机构,所述共模电感组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具有安装板,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第一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
[0005]第一振动盘,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第一振动盘,待上料的第一工件放置在第一振动盘内;
[0006]第一振动导轨,所述第一振动导轨上设置有第一上料槽,所述第一上料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振动盘的出料端连接,从所述第一振动盘的出料端送出的第一工件进入到第一上料槽中并且在第一振动导轨的作用下向着第一上料槽的远离第一振动盘的一端的方向移动;
[0007]移料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第一振动导轨的远离第一振动盘的一端,在所述移料板的上端设置有放料槽,所述放料槽面向第一振动导轨的一侧与外界连通;
[0008]第一吸头,用于将放料槽中的第一工件吸起并移动。
[0009]优选地,所述放料槽具有多个,多个放料槽的排列方向垂直于第一振动导轨的出料方向,所述移料板能够相对于安装板沿着多个所述放料槽的排列方向来回移动以使得多个放料槽能够依次与所述第一上料槽对齐,第一吸头具有与放料槽相同的数量,并且多个第一吸头与所述放料槽的排列方向相同。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上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的输出端能够沿着垂直于所述放料槽的排列方向的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在所述第一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杆朝下延伸,所述第一吸头连接在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
[0011]优选地,所述放料槽、第一吸头均为两个,在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下端设置有第一U型连接件,第一U型连接件的开口朝下且其U型所在的平面平行于两第一吸头所在的平面,在第一U型连接件的U型的两侧部分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两所述第一吸头分别安装在两第二连接件上,每个第二连接件的上端呈开口向上的U型且第二连接件的U型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U型连接的U型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U型连接件的两侧部分分别插
入到两第二连接件的U型内。
[0012]优选地,第一U型连接件的两侧部分的下端形成有向着对应的第二连接件的U型的两侧部分延伸的第一凸起,在第二连接件的U型的两侧部分的上端形成有向着对应的第一U型连接件的两侧部分延伸的第一内折弯,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一内折弯的配合能够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在上下方向上不会脱离,同时能够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移动范围内能够相互向上移动。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采用上述上料机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能够实现对较小尺寸的共模电感的全自动化装配,效率高,精度高,人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共模电感的结构图;
[0017]图2和图3是本技术的组立机的结构图;
[0018]图4和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上料机构的结构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的A处的放大图;
[0020]图7是本技术的B处的放大图;
[0021]图8和图9是本技术的涂胶机构的结构图;
[0022]图10是本技术的第二上料机构的结构图;
[0023]图11

图14是本技术的下料机构的结构图;
[0024]图15

图16是本技术的转盘的结构图;
[0025]图17是本技术的C处的放大图;
[0026]图18是本技术的D处的放大图;
[0027]图19是本技术的E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9]如图1所示,所述共模电感300包括第一工件100和第二工件200,第一工件100包括用于缠绕导线的中间杆和位于中间杆两侧的侧板,侧板呈长方形,第二工件200为一长方形的板,第二工件200的两端分别通过胶粘合在两侧板上,所述共模电感组立机用于将第一工件100和第二工件200装配。
[0030]如图2

19所示,所述共模电感组立机,包括具有安装板11的机架1、设置在安装板11上的第一上料工位处的用于对第一工件100进行上料的第一上料机构2、设置在安装板11上的涂胶工位处的用于对第一工件100进行涂胶的涂胶机构3、设置在安装板11上的第二上料工位处的用于将第二工件200放置到涂胶后的第一工件100上的第二上料机构4、设置在安装板11上的下料工位处的用于将装配完成的电感进行下料的下料机构7以及可旋转地设置在安装板11上的转盘6,所述转盘6用于接收第一上料机构2上料的第一工件100并带动第一工件100依次经过涂胶工位、第二上料工位以及下料工位以完成对第一工件100的涂胶、
与第二工件200的粘合以及下料。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涂胶工位、第二上料工位以及下料工位相对于转盘6的轴线等角度的均匀设置。
[0031]进一步,在所述转盘6的边缘设置有多组夹爪61,每组中夹爪61的数量为两个。每组中的两夹爪61通过夹爪固定板614固定在所述转盘6的上表面的边缘且每组中的两夹爪61的夹口相对第一对称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对称平面穿过所述转盘6的旋转轴线。所述夹爪61的夹口的朝向平行于对应的第一对称平面所在的直径且朝向背离所述转盘6的旋转轴线的方向。
[0032]每个所述夹爪61包括固定在所述夹爪固定板614上的第二夹板612和通过固定轴613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夹爪固定板614上的第一夹板611,所述固定轴613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转盘6的旋转轴线。所述夹爪61还包括复位弹簧(未示出),所述复位弹簧始终具有使第一夹板611向着夹紧方向移动的趋势,这样在未受外力时,所述夹爪61能够始终将位于夹口处的第一工件100夹紧。
[0033]进一步,在所述转盘6的正上方设置有固定盘64,在所述固定盘64上对应于第一上料工位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固定板65,所述第一固定板65的靠近转盘6的边缘的一侧悬空,在所述第一固定板65的下表面设置有解锁气缸652,在所述解锁气缸652的气缸杆上设置有解锁板651,所述解锁气缸652的气缸杆的伸缩方向平行于位于第一上料工位处的第一对称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的上料机构,所述共模电感组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具有安装板,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第一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第一振动盘,待上料的第一工件放置在第一振动盘内;第一振动导轨,所述第一振动导轨上设置有第一上料槽,所述第一上料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振动盘的出料端连接,从所述第一振动盘的出料端送出的第一工件进入到第一上料槽中并且在第一振动导轨的作用下向着第一上料槽的远离第一振动盘的一端的方向移动;移料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第一振动导轨的远离第一振动盘的一端,在所述移料板的上端设置有放料槽,所述放料槽面向第一振动导轨的一侧与外界连通;第一吸头,用于将放料槽中的第一工件吸起并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槽具有多个,多个放料槽的排列方向垂直于第一振动导轨的出料方向,所述移料板能够相对于安装板沿着多个所述放料槽的排列方向来回移动以使得多个放料槽能够依次与所述第一上料槽对齐,第一吸头具有与放料槽相同的数量,并且多个第一吸头与所述放料槽的排列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组立机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的输出端能够沿着垂直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用彬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