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和应用其的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 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可改善出光效率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和应用其的背 光模块与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系统大部分仍采用冷阴极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 CCFL)作为其光源。由于冷阴极管的技术发展成熟且价 格便宜,因此广为市场所采用。然而冷阴极管本身存在着演色性不佳、需高 压驱动、含汞(Hg)、发光频谱含紫外光(UV)波段、启动速度慢、灯管易 破碎、色度不易控制等问题。因而在新一代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系统中,会倾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在发光效率方面有突 破性的进步。发光二极管具备有高演色性、驱动电压低、点灯启动速度快、 无汞污染、不放射紫外光、固态封装不易破碎与可动态调控色度等优点,此 外,由于发光二极管的体积小,能够配合许多轻、薄与小型化应用设备的需 求,发光二极管因而被视为新一代光源的最佳选择。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 属于点光源且光型集中,当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光源时,如何 使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一平台,包括至少第一组装面及第二组装面,该第一组装面与该第二组装面非平行于该平台的表面:至少两个基板,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组装面与该第二组装面上;及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分别设置于该两个基 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一平台,包括至少第一组装面及第二组装面,该第一组装面与该第二组装面非平行于该平台的表面至少两个基板,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组装面与该第二组装面上;及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分别设置于该两个基板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中该第一组装面与该平台表面之间 具有第一夹角,该第二组装面相邻于该第一组装面,并与该平台表面之间具 有第二夹角。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中该第一组装面与该第二组装面对 称设置,该第一夹角实质上等于该第二夹角。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装结构,其中该第 一夹角实质上约等于30度~ 45度。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装结构,其中该第 一夹角实质上约等于70度 80度。6. —种背光模块,包括 背板;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设置于该背板上,并包括平台,包括至少第一组装面与第二组装面,该第一组装面与该第二组 装面非平行于该平台的表面;至少两个基板,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组装面与该第二组装面上;及 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分别设置于该二基板上。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 一组装面与该平台表面之间 具有第一夹角,该第二组装面相邻于该第一組装面,并与该平台表面之间具 有第二夹角。8. 如权利要求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维铭,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