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衬底、具有该下衬底的显示装置及制造该下衬底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21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下衬底,一种具有该下衬底的显示装置以及一种制造该下衬底的方法,下衬底包括像素区域和电路区域。图像在像素区域显示。第一信号电极设置在电路区域。第一绝缘层包括开口,第一信号电极通过该开口露出。第二信号电极设置在电路区域的第一绝缘层上,并与第一信号电极间隔开。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上,并包括接触孔,第一和第二信号电极通过该接触孔露出。导电层将第一信号电极电连接到第二信号电极并且包括透射电极和设置在该透射电极上的反射电极。因此,制造工序得以简化,从而使下衬底的生产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衬底、具有下衬底的显示装置和制造该下衬底的方 法。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提高生产率的下衬底、具有该下衬底 的显示装置和制造该下村底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传统的液晶显示(LCD)装置包括下衬底,上衬底和介于上、 下衬底之间的液晶层。下衬底包括显示区域和邻近该显示区域的周围区域。多个像素设置在 显示区域,并且这些像素以矩阵形式排列。每个像素包括栅极线,数据 线,薄膜晶体管(TFT)以及像素电极。TFT电连接到像素电极、栅极线 和数据线上。将一驱动电压施加到栅极线的栅极驱动集成电路(IC)上形成于周围 区域内。4册才及驱动IC形成在与TFT相同的层上。当栅才及驱动IC与TFT 一起形成在下衬底上时,可以减小LCD装置的体积和大小。然而,栅极驱动IC在制造工序中会有缺陷,在栅极驱动IC和上衬底 之间可能形成寄生电容,从而使下衬底的生产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提高生产率的下衬底。 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含有上述下衬底的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制造上述下衬底的方法。依照本专利技术的 一个特征的下衬底包括像素区域和电路区域。图像在像 素区域显示。第一信号电极布置在电路区域。该第一信号电极通过第一绝缘层的开 口露出。第二信号电极布置在电路区域内的第一绝缘层上,并与第一信号 电极间隔开。第二绝缘层布置在第一绝缘层上,并包括接触孔。第一和第 二信号电极通过该接触孔露出。导电层将第 一信号电极电连接到第二信号 电极。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下衬底包括像素区域和电路区域。图像在像 素区域显示。第一信号电极布置在电路区域内。第一信号电极通过第一绝缘层的开 口露出。第二信号电极布置在电路区域的第一绝缘层上,并与第一信号电 极间隔开。第二绝缘层布置在第一绝缘层上,并包括第一接触孔。第一和 第二信号电极通过该第一接触孔露出。第三绝缘层布置在第二绝缘层上, 并包括第二接触孔。邻近第一接触孔的第二绝缘层以及第一和第二信号电 极通过第二接触孔露出。导电层通过第一和第二接触孔将第一信号电极电 连接到第二信号电极。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显示装置包括下衬底和对应于该下衬底的上 衬底。该下衬底包括布置在电路区域的第一信号电极;具有开口的第一绝 缘层;第二信号电极,该第二信号电极布置在电路区域的第一绝缘层上并 与第一信号电极间隔开;第二绝缘层,该第二绝缘层布置在第一绝缘层上 以包括接触孔;以及导电层,该导电层通过该接触孔将第一信号电极电连 接到第二信号电极。第一信号电极通过第一绝缘层的开口露出。第一和第 二信号电极通过接触孔露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显示装置包括下衬底和对应于该下衬底的上 衬底。该下衬底包括布置在电路区域的第一信号电极;第一绝缘层,该第 一绝缘层包括开口;第二信号电极,该第二信号电极布置在电路区域的第 一绝缘层上并与第一信号电极间隔开;第二绝缘层,该第二绝缘层布置在 第一绝缘层上以包括第一接触孔;第三绝缘层,该第三绝缘层布置在第二 绝缘层上以包括第二接触孔;以及导电层,该导、电层通过第一和第二接触孔将第 一信号电极电连接到第二信号电极,第 一信号电极通过第 一绝缘层 的开口露出。该第一和第二信号电极通过第 一 绝缘层上的第 一接触孔露 出。邻近第一接触孔的第二绝缘层以及第一和第二信号电极通过第二接触 孔露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提供一种制造下衬底的方法如下。下衬底包 括像素区域和电路区域。第一信号电极形成在电路区域内。第一绝缘层形成在具有第一信号电 极的电路区域。第二信号电极形成在第一绝缘层上。第二信号电极与第一 信号电极间隔开。第二绝缘层形成在具有第 一绝缘层和第二信号电极的电 路区域内。将第一和第二绝缘层构图以形成接触孔。第一和第二信号线通 过该接触孔露出。形成导电层,该导电层将第一信号电极电连接到第二信 号电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提供了一种制造下衬底的方法如下。下衬 底包括像素区域和电路区域。第 一信号电极形成在电路区域内。第 一绝缘层形成在具有第 一信号电 极的电路区域。第二信号电极形成在第一绝缘层上。第二信号电极与第一 信号电极间隔开。第二绝缘层形成在第一绝缘层和第二信号电极上。第三绝缘层形成在第二绝缘层上。将第三绝缘层构图以形成第一接触孔。对应 于第一和第二信号电极的第二绝缘层通过第一接触孔露出。将第一和第二绝缘层构图以形成第二接触孔。第一和第二信号线通过该接触孔露出。第 二接触孔比第一接触孔小。形成导电层,该导电层将第一信号电极电连接 到第二信号电极。因此,绝缘层包括开口,第一和第二信号电极通过该开口露出,并且 第一信号电极通过导电层电连接到第二信号电极,由此防止与接触孔相邻 的区域对应的导电层开路。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的示范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实施例的反射透射LCD装置的横截面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实施例的反射透射LCD装置的平面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实施例的栅极电路区域的平面图; 图4A是沿着图3的II-II'线的横截面图; 图4B是沿着图3的III-Iir线的横截面截面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示范实施例的反射透射LCD装置的横截面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 一 示范实施例的栅极电路区域的平面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示范实施例的反射透射LCD装置的横截面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 一 示范实施例的栅极电路区域的平面图; 图10A至10D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示范实施例的制造下村底的方 法的横截面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示范实施例的反射透射LCD装置的横截面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示范实施例的栅极电路区域的平面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示范实施例的反射透射LCD装置的横截面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示范实施例的栅极电路区域的平面图; 图15A是沿着图14的VH1-V11I'线的横截面图; 图15B是沿着图14的IX-IX'线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16A至16D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范实施例的制造下衬底的 方法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范实施例的反射透射LCD装置的横截面 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范实施例的反射透射LCD装置的平面参照图1,反射透射LCD装置400包括下衬底100,对应于该下衬底参照图2,下衬底100包括含有多个像素的像素区域PP,与像素区域 PP邻近布置以驱动该像素区域PP的栅极电路区域GCP以及数据电路区域 DCP。像素区域PP包括多个像素部分,该像素部分通过相互邻近的多个栅 极线和数据线GL和DL来定义。栅极线GL基本垂直于数据线DL。在每 个象素部分中设置具有TFT 120的象素、电连接到TFT 120的第一透射电 极151以及第一反射电极161。栅极电^各区域GCP依次电连接到栅极线GL以提供4册极信号给栅极线 GL。数据IC单元DCP电连接到数据线DL以输出数据信号给数据线 DL。栅极电路区域GCP形成在与像素区域PP的像素相同的层上。栅极电 路区域GCP和像素通过薄膜沉积工序形成在下衬底100上。再次参照图1,下衬底100包括第一栅电极121a和第二栅电极 121b。第一栅电极121a形成在第一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下衬底,该下衬底包括:设置在电路区域内的第一信号电极;第一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具有开口,第一信号电极通过该开口露出;第二信号电极,该第二信号电极设置在电路区域的第一绝缘层上,并与第一信号电极间隔开;第二绝缘层,该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上,以包括第一接触孔,第一和第二信号电极通过该第一接触孔露出;第三绝缘层,该第三绝缘层设置在第二绝缘层上,以包括第二接触孔,邻近第一接触孔的第二绝缘层以及第一和第二信号电极通过该第二接触孔露出;和导电层,该导电层将第一信号电极通过第一和第二接触孔电连接到第二信号电极;以及上衬底,该上衬底对应于该下衬底。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3-10-20 72907/03;KR 2003-11-3 77222/03;KR 201.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下衬底,该下衬底包括设置在电路区域内的第一信号电极;第一绝 缘层,该第一绝缘层具有开口,第一信号电极通过该开口露出;第二信号 电极,该第二信号电极设置在电路区域的第一绝缘层上,并与第一信号电 极间隔开;第二绝缘层,该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上,以包括第一 接触孔,第一和第二信号电极通过该第一接触孔露出;第三绝缘层,该第 三绝缘层设置在第二绝缘层上,以包括第二接触孔,邻近第一接触孔的第 二绝缘层以及第一和第二信号电极通过该第二接触孔露出;和导电层,该 导电层将第一信号电极通过第一和第二接触孔电连接到第二信号电极;以 及上衬底,该上衬底对应于该下衬底。2. —种制造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下衬底的方法,包括 在电路区域内形成第一信号电极;在形成有第 一信号电极的电路区域内形成第 一绝缘层; 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二信号电极,该第二信号电极与第一信号电极 间隔开;在第一绝缘层和第二信号电极上形成第二绝缘层; 在第二绝缘层上形成第三绝缘层;构图第三绝缘层以形成第 一接触孔,对应于第 一和第二信号电极的第 二绝缘层通过该第一接触孔露出;构图第 一和第二绝缘层以形成第二接触孔,第 一和第二信号电极通过 该第二接触孔露出,第二接触孔比第一接触孔小;以及形成导电层,该导电层将第一信号电极电连接到第二信号电极。3. 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炫荣尹柱善金奉柱太胜奎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