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机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20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机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安装螺柱,所述支架本体顶部一侧的左端和支架本体顶部另一侧的右端均设有安装螺柱,且左端和右端的所述安装螺柱均设有两组,所述支架本体顶部一侧的右端设有第一安装固定孔,且支架本体顶部另一侧的左端设有第二安装固定孔,所述第一安装固定孔设有相互靠近的两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不同位置的安装螺柱、第一安装固定孔和第二安装固定孔,可以给不同配置平台的充电机提供安装固定,满足车辆使用过程中疲劳耐久的要求,该结构通过CAE分析及振动试验验证的方式进行前期分析和验证,适配了三种不同重量的充电机,通过了实车强化路试和综合路试可靠性验证。过了实车强化路试和综合路试可靠性验证。过了实车强化路试和综合路试可靠性验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机安装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机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越来越匮乏,国际、国内的各大汽车企业都在致力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倡导汽车节能减排;
[0003]目前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受到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车载充电机(OBC)是电动汽车应用中的一大重要部分,是完成交流电转换为电池所需要的的直流电,并决定了充电功率和效率的关键部件,并且OBC的发展趋势为高功率,带来的问题是重量的增加,那么开发一种结构牢固保重充电安全的充电机安装支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机安装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机安装支架,该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机安装支架设有不同位置的安装螺柱、第一安装固定孔和第二安装固定孔,可以给不同配置平台的充电机提供安装固定,满足车辆使用过程中疲劳耐久的要求,该结构通过CAE分析及振动试验验证的方式进行前期分析和验证,适配了三种不同重量的充电机,通过了实车强化路试和综合路试可靠性验证。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机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安装螺柱,所述支架本体顶部一侧的左端和支架本体顶部另一侧的右端均设有安装螺柱,且左端和右端的所述安装螺柱均设有两组,所述支架本体顶部一侧的右端设有第一安装固定孔,且支架本体顶部另一侧的左端设有第二安装固定孔,所述第一安装固定孔设有相互靠近的两组,所述第二安装固定孔设有相互分隔的两组,所述支架本体上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减重孔,且第一减重孔两侧位置处的支架本体上分别设有第二减重孔和第三减重孔,所述支架本体上的一侧设有第四减重孔。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翻边,且第一翻边翻向上方,所述第一翻边上设有穿线孔,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翻边,且第二翻边翻向下方。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两端的两侧均设有安装垫片,且安装垫片上设有紧固孔,所述支架本体通过紧固孔与车身的动总悬置支架连接。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本体顶部的四角处均设有安装支杆,且安装支杆用于安装机舱装饰罩,所述安装支杆焊接固定在支架本体上。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呈U型,且支架本体悬置安装在车身上,用于避免充电机振动直接传递到车身。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穿线片、第二穿线片和第三穿线
片,且第一穿线片、第二穿线片和第三穿线片呈L型,所述第一穿线片、第二穿线片和第三穿线片上均设有过线孔。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有不同位置的安装螺柱、第一安装固定孔和第二安装固定孔,可以给不同配置平台的充电机提供安装固定,满足车辆使用过程中疲劳耐久的要求,该结构通过CAE分析及振动试验验证的方式进行前期分析和验证,适配了三种不同重量的充电机,通过了实车强化路试和综合路试可靠性验证,且本技术通过拓扑优化的手段进行结构设计,通过第一减重孔、第二减重孔、第三减重孔和第四减重孔达成最优的轻量化效果并起到线束通过的功能,最终重量较传统方案降低10%,并通过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作用提升结构刚度,同时,支架本体通过安装垫片、紧固孔与动总悬置支架连接,进行悬置安装,提高了系统局部模态,避免了充电机振动直接传递到车身,提升了整车减震性能,另外,本技术集成了机舱装饰罩需要的安装支杆,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零件成本和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测试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底面示意图。
[0015]其中:1、支架本体;2、安装螺柱;3、第一安装固定孔;4、第二安装固定孔;5、第一减重孔;6、第二减重孔;7、第三减重孔;8、第四减重孔;9、第一翻边;10、穿线孔;11、第二翻边;12、安装垫片;13、紧固孔;14、安装支杆;15、第一穿线片;16、第二穿线片;17、第三穿线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7]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机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和安装螺柱2,所述支架本体1顶部一侧的左端和支架本体1顶部另一侧的右端均设有安装螺柱2,且左端和右端的所述安装螺柱2均设有两组,所述支架本体1顶部一侧的右端设有第一安装固定孔3,且支架本体1顶部另一侧的左端设有第二安装固定孔4,所述第一安装固定孔3设有相互靠近的两组,所述第二安装固定孔4设有相互分隔的两组,所述支架本体1上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减重孔5,且第一减重孔5两侧位置处的支架本体1上分别设有第二减重孔6和第三减重孔7,所述支架本体1上的一侧设有第四减重孔8。使用时,通过安装螺柱2、第一安装固定孔3和第二安装固定孔4给不同配置平台的充电机提供安装固定,满足车辆使用过程中疲劳耐久的要求,该结构通过CAE分析及振动试验验证的方式进行前期分析和验证,适配了三种不同重量的充电机,通过了实车强化路试和综合路试可靠性验证;通过第一减重孔5、第二减重孔6、第三减重孔7和第四减重孔8达成最优的轻量化效果并起到线束通过的功能,最终重量较传统方案降低10%。
[0018]所述支架本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翻边9,且第一翻边9翻向上方,所述第一翻边9上设有穿线孔10,所述支架本体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翻边11,且第二翻边11翻向下方。提升结构刚度。
[0019]所述支架本体1两端的两侧均设有安装垫片12,且安装垫片12上设有紧固孔13,所述支架本体1通过紧固孔13与车身的动总悬置支架连接。进行悬置安装,提高了系统局部模态,避免了充电机振动直接传递到车身,提升了整车减震性能。
[0020]所述支架本体1顶部的四角处均设有安装支杆14,且安装支杆14用于安装机舱装饰罩,所述安装支杆14焊接固定在支架本体1上。集成了机舱装饰罩需要的安装支杆14,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零件成本和管理成本。
[0021]所述支架本体1呈U型,且支架本体1悬置安装在车身上,用于避免充电机振动直接传递到车身。进行悬置安装,提高了系统局部模态,避免了充电机振动直接传递到车身,提升了整车减震性能。
[0022]所述支架本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穿线片15、第二穿线片16和第三穿线片17,且第一穿线片15、第二穿线片16和第三穿线片17呈L型,所述第一穿线片15、第二穿线片16和第三穿线片17上均设有过线孔。起到线束通过的功能,避免线束杂乱。
[0023]该新型新能源汽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和安装螺柱(2),所述支架本体(1)顶部一侧的左端和支架本体(1)顶部另一侧的右端均设有安装螺柱(2),且左端和右端的所述安装螺柱(2)均设有两组,所述支架本体(1)顶部一侧的右端设有第一安装固定孔(3),且支架本体(1)顶部另一侧的左端设有第二安装固定孔(4),所述第一安装固定孔(3)设有相互靠近的两组,所述第二安装固定孔(4)设有相互分隔的两组,所述支架本体(1)上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减重孔(5),且第一减重孔(5)两侧位置处的支架本体(1)上分别设有第二减重孔(6)和第三减重孔(7),所述支架本体(1)上的一侧设有第四减重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翻边(9),且第一翻边(9)翻向上方,所述第一翻边(9)上设有穿线孔(10),所述支架本体(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翻边(11),且第二翻边(11)翻向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业鹏李灿莫永林赵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