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珠模组、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88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珠模组、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该灯珠模组包括支架及设于支架内的碗杯,碗杯内设有晶片,碗杯内填充设有第一封装胶,第一封装胶覆盖晶片,第一封装胶的一侧设有第二封装胶,第二封装胶呈凸透镜状,第二封装胶设于晶片的出光侧,且第二封装胶设于第一封装胶远离晶片的一侧,碗杯远离晶片的一侧边缘设有台阶槽,第二封装胶覆盖台阶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灯珠模组,通过在碗杯内填充第一封装胶,并在第一封装胶外侧还设有呈凸透镜状的第二封装胶,具体通过设置第二封装胶形成球头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光学透镜,去除二次光学透镜本身厚度的限制,从而实现低混光距离,利于产品的轻薄化设计。轻薄化设计。轻薄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珠模组、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LED
,特别涉及一种灯珠模组、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子设备如电视机的选择,逐渐趋于追求轻薄化的美观设计。
[0003]现有技术当中,电视机的背光模组中LED灯珠需搭配透镜以实现光的折射扩散,使LED灯珠的点光源形成面光源,并照射在扩散板上,后释放在屏幕上,由于该光学透镜设计占据了背光模组中LED灯珠与扩散板之间的间隙,无法实现更小的混光距离,不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珠模组、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透镜设计占据了背光模组中LED灯珠与扩散板之间的间隙,无法实现更小的混光距离,不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灯珠模组,包括支架及设于所述支架内的碗杯,所述碗杯内设有晶片,所述晶片为倒装晶片,所述倒装晶片的衬底一侧设有反射层,所述碗杯内填充设有第一封装胶,所述第一封装胶覆盖所述晶片,所述第一封装胶的一侧设有第二封装胶,所述第二封装胶呈凸透镜状,所述第二封装胶设于所述晶片的出光侧,所述第二封装胶内间隔设有多个扩散粒子,且所述第二封装胶设于所述第一封装胶远离所述晶片的一侧,所述碗杯远离所述晶片的一侧边缘设有台阶槽,所述第二封装胶覆盖所述台阶槽。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碗杯内填充第一封装胶,完成一次光学设计,并在第一封装胶外侧还设有呈凸透镜状的第二封装胶,形成球头,通过设置第二封装胶形成球头,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所需光学透镜,去除二次光学透镜本身厚度的限制,从而实现低混光距离,利于产品的轻薄化设计,同时通过在碗杯的一侧设有台阶槽,对第二封装胶的点胶高度进行辅助提升,提高球头对光线的折射作用,将部分光线折射至支架的侧面,提高光线的发散角度,实现均匀出光,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倒装晶片,以提高晶片的出光角度,配合碗杯的反射结构,将光线更理想的反射出去,并通过第二封装胶形成的球头的折射,将光更佳均匀的释放在整机屏幕上,并通过在倒装晶片的衬底一侧设置反射层,将倒装晶片朝向支架底部一侧的发光光线折射至朝向碗杯的一侧,提高光的提取效果,进一步加大倒装晶片的出光角度,并通过将部分光线折射至侧面出光,相当于减少了晶片的正面出光,实现均匀出光,通过在第二封装胶中设置扩散粒子,当晶片发出的光线经过上述扩散粒子时,对光线进行打散实现反射与折射,利用光的散射,增强蓝光的混光效果,以进一步实现均匀出光,以达到混光距离5mm

20mm之间的视效效果,满足Mini电视等高端TV产品的应用需求。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碗杯靠近所述晶片的一侧设有反射部,所述反射部垂直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反射层为DBR膜。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第一封装胶内间隔设有多个扩散粒子。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扩散粒子由二氧化硅制成。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PCB基板及扩散板,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多个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灯珠模组,多个所述灯珠模组间隔设于所述PCB基板上。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背光模组。
附图说明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与/或附加的方面与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与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灯珠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倒装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支架10、倒装晶片20、碗杯30、台阶槽31、反射部32、扩散粒子40、第一封装胶51、第二封装胶52、DBR膜21。
[001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1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8]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灯珠模组,包括支架10及设于所述支架10内的碗杯30,所述碗杯30内设有晶片,所述碗杯30内填充设有第一封装胶51,所述第一封装胶51覆盖所述晶片,所述第一封装胶51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封装胶52,所述第二封装胶52呈凸透镜状设于所述晶片的出光侧,所述第二封装胶52设于所述第一封装胶51远离所述晶片的一侧,所述碗杯30远离所述晶片的一侧边缘设有台阶槽31,所述第二封装胶52覆盖所述台阶槽31。
[0019]具体来说,通过在碗杯30内填充第一封装胶51,完成一次光学设计,并在第一封装胶51外侧还设有呈凸透镜状的第二封装胶52,形成球头,通过设置第二封装胶52形成球头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光学透镜,去除二次光学透镜本身厚度的限制,从而实现低混光距离,利于产品的轻薄化设计,同时通过在碗杯30的一侧设有台阶槽31,对第二封装胶52的点胶高度进行辅助提升,提高球头对光线的折射作用,将部分光线折射至支架的侧面,提高光线的发散角度,实现均匀出光,以达到混光距离5mm

20mm之间的视效效果,满足Mini电视等高端TV产品的应用需求。
[0020]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碗杯30靠近所述晶片的一侧设有反射部32,所述反射部32垂直所述支架10的底部设置。通过设置反射部32使晶片侧边发出的光线可通过反射部32反射至碗杯30的边缘处,相对减少晶片中部的出光强度,降低混光距离的同时,对边缘较暗处进行补光,以实现均匀出光。
[0021]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晶片采用倒装晶片20,便于理解地,倒装晶片20相较于正装晶片具有侧面出光的特性,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倒装晶片20提高晶片的出光角度,配合碗杯30的反射结构,将光线更理想的反射出去,并通过第二封装胶52形成的球头的折射,将光更佳均匀的释放在整机屏幕上。
[0022]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设于所述支架内的碗杯,所述碗杯内设有晶片,所述晶片为倒装晶片,所述倒装晶片的衬底一侧设有反射层,所述碗杯内填充设有第一封装胶,所述第一封装胶覆盖所述晶片,所述第一封装胶的一侧设有第二封装胶,所述第二封装胶呈凸透镜状,所述第二封装胶设于所述晶片的出光侧,所述第二封装胶内间隔设有多个扩散粒子,且所述第二封装胶设于所述第一封装胶远离所述晶片的一侧,所述碗杯远离所述晶片的一侧边缘设有台阶槽,所述第二封装胶覆盖所述台阶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杯靠近所述晶片的一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鹏王金鑫程杰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兆驰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