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中置进气管立式油气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08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体中置进气管立式油气分离器,筒体的上侧壁上设置启盖座,启盖座上竖置有启盖柱,启盖柱的自由端向上延伸至法兰盖侧,法兰盖上平行法兰盖固设有连接座,连接座转动铰接于启盖柱的自由端;筒体的中段的外筒壁上设置进气管,筒体的中段的内筒壁上设置隔筒,隔筒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上圆台筒、圆柱筒和下圆台筒,上圆台筒的上底面径大于下底面径,上圆台筒的上底面径等于筒体的内径,且上圆台筒的上底面外壁与筒体的内壁固连,圆柱筒的筒径等于上圆台筒的下底面径,下圆台筒的上底面径小于下底面径,下圆台筒的上底面径等于圆柱筒的筒径,圆台筒的下底面径小于筒体的内径,进气管平行圆柱筒的径向。进气管平行圆柱筒的径向。进气管平行圆柱筒的径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体中置进气管立式油气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立式油气分离器,具体涉及一种筒体中置进气管立式油气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油气分离器是油气混合物经过进气管组件进入分离器筒体,筒体内扩散的油靠重力沿筒壁下滑到筒体的下部,经排污管的排油口排出,同时,气体因密度小而上升,经隔筒向上改变流动方向,将气体中的小油滴粘附在隔筒壁上,聚集后附隔筒壁而下,脱油后的气体经分离器筒体顶部的通口进入气体管线。现有的油气分离器,特别是立式油气分离器结构复杂,笨重且检修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筒体中置进气管立式油气分离器,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且分离效果好。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筒体中置进气管立式油气分离器,包括立置的筒体和支撑筒体的支架,支架的底部设置支座脚,筒体的上筒口设置有筒盖,筒体的下筒口设置有封头,筒盖上设置供滤芯布置的通口,筒盖上方设置法兰盖,筒体的上段筒壁上设置压差接口管、压力表接口管,筒体的下段筒壁上设置加油管、出油管和油标座,所述的油标座上设置上液位计口和下液位计口,筒体的底部设置伸至筒体外的排污管,所述的筒盖的下边沿固定于筒体的上筒口端,筒盖的上面靠近筒盖的边缘环形矩阵式布置有螺纹孔,所述的法兰盖平行布置于筒盖上方,法兰盖与筒盖位于筒盖的螺纹孔处固定连接,筒体的上侧壁上设置启盖座,启盖座上竖置有启盖柱,启盖柱的自由端向上延伸至法兰盖侧,法兰盖上平行法兰盖固设有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转动铰接于启盖柱的自由端;筒体的中段的外筒壁上设置进气管,筒体的中段的内筒壁上设置隔筒,所述的隔筒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上圆台筒、圆柱筒和下圆台筒,所述的上圆台筒、圆柱筒和下圆台筒均与筒体同轴心布置,上圆台筒的上底面径大于下底面径,上圆台筒的上底面径等于筒体的内径,且上圆台筒的上底面外壁与筒体的内壁固连,圆柱筒的筒径等于上圆台筒的下底面径,下圆台筒的上底面径小于下底面径,下圆台筒的上底面径等于圆柱筒的筒径,下圆台筒的下底面径小于筒体的内径,所述的进气管平行圆柱筒的径向,且进气管的出气口置于圆柱筒外侧。
[0005]进一步的,筒体的上段筒壁上还设置有连接支架。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油管向筒体内延伸至出油管的底端。
[0007]再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污管的出油端穿过支架延伸至支座脚外侧。
[0008]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进气管供油气混合物进入,隔筒形成筒体内油气分离的挡板结构,由于隔筒设置为上圆台筒、圆柱筒和下圆台筒三段式的上部闭封、中部大空间、下部留口的构造,且进气管的进气是位于圆柱筒侧,这样大流量的进气置
于圆柱筒侧的大空间得到容纳,而由于这个容腔上部闭封、下部留口,这样气流向下流动,油靠重力沿筒体筒壁下滑到筒体的下部,经排污管的排出,气因密度小而上升,由于这个大空间容腔上部闭封、下部留口,积气只能经下部留口由上圆台筒、圆柱筒和下圆台筒的内筒腔向上改变流动方向,气体中的小油滴粘附在内筒腔的筒壁上,聚集后附隔筒内壁而下,且在筒盖上设置供滤芯布置的通口,通口供滤芯布置,保证筒体内分离出去洁净的压缩空气。且法兰盖与筒体之间采用启盖座、启盖柱的构造,这样法兰盖沿筒体筒口平行转动即可方便打开,且这种打开方式下为了保证法兰盖与筒体筒口之间关闭的闭合受压,采用法兰盖的边缘与筒盖的边缘之间采用受压强度大的螺栓螺孔结构紧密连接,且由于这个螺栓螺孔结构都是设置在边缘侧壁上,这样不会干涉筒体内筒腔的工作。本技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且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视角局部剖视结构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去除法兰盘的一个视角局部剖视结构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隔筒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参照附图,一种筒体中置进气管立式油气分离器,包括立置的筒体5和支撑筒体5的支架4,支架4的底部设置支座脚3,筒体5的上筒口设置有筒盖26,筒体5的下筒口设置有封头21,筒盖26上设置供滤芯布置的通口A,筒盖26 上方设置法兰盖6,筒体5的上段筒壁上设置压差接口管f、压力表接口管g,筒体5的下段筒壁上设置加油管e、出油管d和油标座b,所述的油标座b上设置上液位计口b1和下液位计口b1,筒体5的底部设置伸至筒体5外的排污管c,所述的筒盖26的下边沿固定于筒体5的上筒口端,筒盖26的上面靠近筒盖26 的边缘环形矩阵式布置有螺纹孔,所述的法兰盖6平行布置于筒盖26上方,法兰盖6与筒盖26位于筒盖26的螺纹孔处固定连接,筒体5的上侧壁上设置启盖座13,启盖座13上竖置有启盖柱11,启盖柱11的自由端向上延伸至法兰盖 6侧,法兰盖6上平行法兰盖6固设有连接座15,所述的连接座15转动铰接于启盖柱11的自由端;筒体5的中段的外筒壁上设置进气管a,筒体5的中段的内筒壁上设置隔筒h,所述的隔筒h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上圆台筒h1、圆柱筒h2和下圆台筒h3,所述的上圆台筒h1、圆柱筒h2和下圆台筒h3均与筒体5 同轴心布置,上圆台筒h1的上底面径大于下底面径,上圆台筒h1的上底面径等于筒体5的内径,且上圆台筒h1的上底面外壁与筒体5的内壁固连,圆柱筒 h2的筒径等于上圆台筒h1的下底面径,下圆台筒h3的上底面径小于下底面径,下圆台筒h3的上底面径等于圆柱筒h2的筒径,下圆台筒h3的下底面径小于筒体5的内径,所述的进气管a平行圆柱筒h2的径向,且进气管a的出气口置于圆柱筒h2外侧。
[0014]本技术进气管a供油气混合物进入,隔筒h形成筒体11内油气分离的挡板结
构,参照图1

3,由于隔筒h设置为上圆台筒h1、圆柱筒h2和下圆台筒 h3三段式的上部闭封、中部大空间、下部留口的构造,且进气管a的进气是位于圆柱筒h2侧,这样大流量的进气置于圆柱筒h2侧的大空间得到容纳,而由于这个容腔上部闭封、下部留口,这样气流向下流动,油靠重力沿筒体5筒壁下滑到筒体5的下部,经排污管c的排出,气因密度小而上升,由于这个大空间容腔上部闭封、下部留口,积气只能经下部留口由上圆台筒h1、圆柱筒h2和下圆台筒h3的内筒腔向上改变流动方向,气体中的小油滴粘附在内筒腔的筒壁上,聚集后附隔筒h内壁而下,且在筒盖26上设置供滤芯布置的通口A,通口 A供滤芯布置,保证筒体5内分离出去洁净的压缩空气。且法兰盖6与筒体5之间采用启盖座13、启盖柱11的构造,这样法兰盖6沿筒体5筒口平行转动即可方便打开,且这种打开方式下为了保证法兰盖6与筒体5筒口之间关闭的闭合受压,采用法兰盖6的边缘与筒盖26的边缘之间采用受压强度大的螺栓螺孔结构紧密连接,且由于这个螺栓螺孔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体中置进气管立式油气分离器,包括立置的筒体(5)和支撑筒体(5)的支架(4),支架(4)的底部设置支座脚(3),筒体(5)的上筒口设置有筒盖(26),筒体(5)的下筒口设置有封头(21),筒盖(26)上设置供滤芯布置的通口(A),筒盖(26)上方设置法兰盖(6),筒体(5)的上段筒壁上设置压差接口管(f)、压力表接口管(g),筒体(5)的下段筒壁上设置加油管(e)、出油管(d)和油标座(b),所述的油标座(b)上设置上液位计口(b1)和下液位计口(b2),筒体(5)的底部设置伸至筒体(5)外的排污管(c),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盖(26)的下边沿固定于筒体(5)的上筒口端,筒盖(26)的上面靠近筒盖(26)的边缘环形矩阵式布置有螺纹孔,所述的法兰盖(6)平行布置于筒盖(26)上方,法兰盖(6)与筒盖(26)位于筒盖(26)的螺纹孔处固定连接,筒体(5)的上侧壁上设置启盖座(13),启盖座(13)上竖置有启盖柱(11),启盖柱(11)的自由端向上延伸至法兰盖(6)侧,法兰盖(6)上平行法兰盖(6)固设有连接座(15),所述的连接座(15)转动铰接于启盖柱(11)的自由端;筒体(5)的中段的外筒壁上设置进气管(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翠宽蒋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威尔泰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