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放电现象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特性之驱动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468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多放电现象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特性之驱动方法与装置,用以提供能量而使该等离子显示面板中至少一个显示单元发光。此驱动方法包括如下。于提供外加能量前,先使能量回复电路提供内存能量,使得该内存能量通过共振效应而使显示单元发生第一放电。于发生第一放电后,提供外加能量给显示单元,使其发生第二放电。使能量回复电路停止提供内存能量。停止提供外加能量给显示单元。于发生第二放电后,使显示单元之能量回存至能量回复电路作为其内存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之驱动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多放电现象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特性之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等离子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是利用气体放电而使荧光剂发光,因此又被称为气体放电显示器(gas discharge display)。一般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多个显示单元,如图1所示。图1是公知等离子显示面板示意图。图中等离子显示面板100具有多个扫描电极(scan electrode)S1~Sn、多个主体电极(bulk electrode)B1~Bn以及多个寻址电极(addressingelectrode)A1~Am。通常主体电极又称为维持电极(sustain electrode)。扫描电极S1~Sn与主体电极B1~Bn互以指插状交互平行排列,而寻址电极A1~Am则与前二者垂直排列。其中寻址电极A1~Am、扫描电极S1~Sn以及主体电极B1~Bn并不相互接触。寻址电极A1~Am与扫描电极S1~Sn以及主体电极B1~Bn相交之区块即是显示单元(例如图1中显示单元110)。每一显示单元由上下两片玻璃基板以及前后左右隔板所区隔而形成放电空间(discharge space)。在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之过程中,重复地依次进行重置期间(resetperiod)、寻址期间(addressing period)与维持期间(sustain period)。通常寻址期间又称为扫描期间(scan period)。对各显示单元而言,其具有发光状态与不发光状态。例如,在将等离子显示面板100所有显示单元完成重置(重置期间)之后,显示单元110经由寻址电极A2与扫描电极Sn完成寻址(寻址期间),即已决定此显示单元110是否发光。寻址期间结束后,随即进入维持期间。显示单元110经寻址而处于发光状态时,即可于维持期间发光。在维持期间,扫描侧与主体侧之维持电路(图中未表示)分别通过扫描电极Sn与主体电极Bn轮流传送维持电压(sustain voltage),使得此两个电极于显示单元110之放电空间中产生交流形式之放电电流。放电产生之UV光激发放电空间周围的荧光物质而产生可见光。图2是说明传统于维持期间电压Vp与其发光亮度的时序关系,在此以电压Vp表示显示单元110中扫描电极Sn与主体电极Bn之间的电位差。传统等离子显示面板之驱动方法是以单放电产生UV光,接着使UV光照射放电空间周围的荧光物质而产生可见光。图中IR表示以红外光传感器(infrared ray sensor)感测显示单元110所发出UV光亮度。请参照图2,在区间PA中,使主体电极Bn(或扫描电极Sn)接地,而使扫描电极Sn(或主体电极Bn)之电压电平以一斜率上升至维持电压,此时显示单元110中的壁电荷(wall charge)持续累积中。在此期间所提供能量与内部所累积壁电荷能量之总和尚不足以点火(fire)。结束区间PA后接着进入区间PB,此时所提供能量与内部所累积壁电荷能量之总和已超过点火所需能量,因此显示单元110内部产生放电。一般而言,区间PB之放电能量是由维持电压所提供。区间PB可分为区间A与区间B分开说明之。荧光物质开始受UV光激发至产生可见光的这段时间称为区间A,而荧光物质开始产生可见光至停止激发的这段时间称为区间B。由于在使荧光物质产生可见光之前,需要花费区间A的时间与能量去激发荧光物质,因此区间A的时间长短与能量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区间B中荧光物质发光效率与亮度。如何节省维持电压于区间A所消耗之能量以及如何延长区间B(荧光物质发光)的时间长度等,是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特性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特性之驱动方法,利用多放电现象使等离子显示面板之显示单元中的荧光物质发光效率与亮度提高。基于上述及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多放电现象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特性之驱动方法,用以提供能量而使该等离子显示面板中至少一个显示单元发光。此驱动方法包括如下。于提供外加能量前,能量回复电路先提供一内存能量,使得该内存能量通过共振效应而使显示单元发生第一放电。于发生第一放电后,提供外加能量给显示单元,使其发生第二放电。使能量回复电路停止提供内存能量。停止提供外加能量给显示单元。于发生第二放电后,使显示单元之能量回存至能量回复电路作为其内存能量。本专利技术再提出一种利用多放电现象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特性之驱动装置,使该等离子显示面板中至少一个显示单元发光。此驱动装置包括能量回复电路以及维持电路。能量回复电路电连接至等离子显示面板,用以提供其内存能量,使得该内存能量通过共振效应而使显示单元发生第一放电。维持电路电连接至等离子显示面板,用以提供一外加能量给显示单元,使其发生第二放电。其中,于发生第二放电后,使显示单元之能量回存至能量回复电路作为内存能量。本专利技术因在外加能量(例如维持电压)产生放电之前,利用能量回复电路提供内存能量来累积足够的壁电荷以产生弱放电,亦即先以内存能量激发等离子显示面板之显示单元中的荧光物质至发光状态,因此外加能量所提供之放电能量与时间将可以完全用于使荧光物质发光。因此,可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中荧光物质的发光效率与亮度,进而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之特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公知等离子显示面板示意图。图2是说明传统于维持期间显示单元电压与其发光亮度的时序关系。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说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扫描侧(scan side)与主体侧(bulk side)之驱动电路。图4是说明于维持期间中图3各开关之启闭、显示单元电压与发光状态的时序关系。主要元件标记说明100等离子显示面板110、300显示单元310扫描侧之维持电路320主体侧之维持电路A1~Am寻址电极B1~Bn主体电极Cp显示单元中扫描电极与主体电极之间的等效电容CSS1、CSS2电容D1~D4二极管ERC1、ERC2能量回复电路L1、L2电感IL1电感L1之电流IL2电感L2之电流IR红外光传感器之感测信号S1~Sn扫描电极SW1~SW8开关Vp显示单元电压Vs维持电压(sustain voltage)Vss电容CSS1或CSS2之端电压A~D、PA、PB、P1~P4区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说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扫描侧(scan side)与主体侧(bulk side)之驱动电路。请参照图3,在此仅以显示单元300以及与其扫描电极与主体电极相电连接之相关电路代表说明等离子显示面板(例如图1中等离子显示面板100)之显示单元与相关驱动电路。电容Cp表示显示单元300中扫描侧电极与主体侧电极之间的等效电容,而电压Vp则表示显示单元300中扫描侧电极与主体侧电极之电位差。其操作过程将详细说明如下。例如在维持期间,扫描侧之维持电路310与主体侧之维持电路320分别通过扫描电极与主体电极交互传送维持电压(sustain voltage)Vs至显示单元300中电容Cp的两端,使得此两个电极于显示单元300之放电空间中产生交流形式之放电电流,进而激发放电空间周围的荧光物质而产生可见光。一般而言,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多放电现象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特性之驱动方法,使该等离子显示面板中至少一个显示单元发光,其特征是该驱动方法包括:能量回复电路提供内存能量,使得该内存能量通过共振效应而使该显示单元发生第一放电;提供外加能量给该显示单元 ,使其发生第二放电;使该能量回复电路停止提供该内存能量;停止提供该外加能量给该显示单元;以及于发生该第二放电后,使该显示单元之能量回存至该能量回复电路作为该内存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多放电现象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特性之驱动方法,使该等离子显示面板中至少一个显示单元发光,其特征是该驱动方法包括能量回复电路提供内存能量,使得该内存能量通过共振效应而使该显示单元发生第一放电;提供外加能量给该显示单元,使其发生第二放电;使该能量回复电路停止提供该内存能量;停止提供该外加能量给该显示单元;以及于发生该第二放电后,使该显示单元之能量回存至该能量回复电路作为该内存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利用多放电现象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特性之驱动方法,其特征是该外加能量是维持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利用多放电现象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特性之驱动方法,其特征是该共振效应是以电感-电容串振方式达到谐振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利用多放电现象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特性之驱动方法,其特征是该能量回复电路包括电容,用以储存该内存能量;第一开关,其第一端电连接至该电容,将该内存能量导接至该第一开关之第二端在提供该内存能量期间;第二开关,其第一端电连接至该电容,将该显示单元之能量自该第二开关之第二端导接至其第一端于回存该内存能量之期间;第一二极管,其阳极电连接至该第一开关之第二端;第二二极管,其阳极电连接至该第一二极管之阴极,该第二二极管之阴极电连接至该第二开关之第二端;以及电感,其第一端电连接至该第一二极管之阴极,该电感之第二端电连接至该显示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利用多放电现象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特性之驱动方法,其特征是该第一放电是弱放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利用多放电现象以提高等离子显示面板特性之驱动方法,其特征是于发生该第一放电后,才提供该外加能量给该显示单元,使其发生该第二放电。7.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琦修赵翰楀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