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铜管调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26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大口径铜管调直机,属于管材加工设备领域,实现对大口径管材的调直,且不会产生报废铜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口径铜管调直机,包括上料料架、调直料架和收料料架,所述上料料架上设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每次上料时将一根管材送入所述调直料架,所述调直料架端部设有一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管材的端部,所述调直料架上滑动安装上调直机构和下调直机构,所述上调直机构和所述下调直机构移动至管材上需要调直的部位处分别向下、向上挤压管材进行调直。管材进行调直。管材进行调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口径铜管调直机


[0001]本技术涉及管材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大口径铜管调直机。

技术介绍

[0002]大口径铜管(一般认为外径80mm以上)的矫直,如果按常规的正弦矫直的方式,第一设备投入成本太高,第二,矫直时对不同规格的调试阶段比较繁琐,且大口径铜管的生产往往支数不多,调试生产产生的报废严重影响成材率,第三,比较弯曲的大口径在矫直时,由于本身的旋转,产生的不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大口径铜管调直机,实现对大口径管材的调直,且不会产生报废铜管。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大口径铜管调直机,包括上料料架、调直料架和收料料架,所述上料料架上设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每次上料时将一根管材送入所述调直料架,所述调直料架端部设有一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管材的端部,所述调直料架上滑动安装上调直机构和下调直机构,所述上调直机构和所述下调直机构移动至管材上需要调直的部位处分别向下、向上挤压管材进行调直。
[0006]本技术公开了大口径铜管调直机,上料装置将上料料架上存储的管材中的其中一根送入到调直料架,调直料架端部的夹持装置将管材的端部夹持后,管材便不会转动,从而可以避免在调直过程由于管材的转动而出现安全隐患,且不会产生报废铜管,在矫直过程中,下调直机构向上挤压管材,以作为对管材的支撑,上调直机构向下挤压管材,与下调直机构共同作用,同时夹紧管材,从而在不需要转动管材的情况即可对管材进行调直,且在下调直机构的作用下,避免上调直机构过度下压管材导致管材向下弯曲。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调直机构包括上调直架体、设置在所述上调直架体上的调直棍、设置在所述上调直架体上控制所述调直棍升降的油缸,所述下调直机构包括下调直架体、设置在所述下调直架体上的支撑棍、设置在所述下调直架体上控制所述支撑棍升降的气缸。上调直机构通过油缸来控制调直棍的升降,下调直机构通过气缸来控制支撑棍的的升降,油缸能提供较大的力,以保证调直效果。
[0008]进一步的,所述调直棍的下端、所述支撑棍的上端设有与管材配合的凹面。凹面能够在对管材进行调直时与管材表面配合,避免调直过程中对管材表面造成损伤。
[0009]进一步的,所述调直料架上还设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上调直机构传动连接以控制所述上调直机构在所述调直料架上的移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下调直机构传动连接以控制所述下调直机构在所述调直料架上的移动。由于管材需要从调直料架一侧进入从另一侧离开,因此上调直机构和下调直机构不能设置在一起,因此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可以分别控制上调直机构和下调直机构
的移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调直料架两端的第一链轮,第一链轮之间的链条与所述上调直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调直料架两端的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之间的链条与所述下调直机构连接。第一电机能驱动第一链轮转动,以使两个第一链轮之间可以通过链条进行传动,第二电机能驱动第二链轮转动,以使两个第二链轮之间可以通过链条进行传动,在传动过程中,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上的链条都能进行传动,这样一来与链条连接的上调直机构和下调直机构便可以进行移动调节位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料架包括储料架、上料架,所述储料架和所述上料架的交汇处设有用于阻挡管材的挡料件,所述上料架朝向所述调直料架倾斜,所述上料料架还包括能翻转的斜面台,用于推动一根管材使其越过所述挡料件。挡料件能够阻挡向上料架移动,防止两根或两个以上的管材向调直料架移动,斜面台则能够将被挡料件阻挡的其中一根管材向上抬升以越过挡料件,失去了挡料件的阻挡后管材便可以移动至上料架上进行上料。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架与所述调直料架之间设有能相对所述上料架翻转的止挡件。管材在上料架传动时,会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加速,止挡件能够阻挡移动中的管材,避免管材因为较快的移速而在移动至调直料架后因自身的惯性而移出调直料架,且止挡件能翻转,在止挡管材后再翻转,以使管材慢速进入到调直料架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料架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挡料件在管材径向方向的位置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连接转轴,所述挡料件设有多个且均与所述转轴连接,用于保证所述斜面台升起时只顶起一根管材。通过转动轮能转动转轴,以通过转轴同时控制多个挡料件移动,根据管材的直径调节位置,以保证在斜面台的抬升范围内,只存在一根管材。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料架上设有翻料机构,所述翻料机构包括驱动件、轴体,所述斜面台设有多个且均与所述轴体连接。翻料机构用于控制斜面台的动作,通过驱动件驱动轴体,以同时控制多个斜面台的动作,使管材能顺利进入到上料架上,而不会出现偏转。
[0015]进一步的,所述调直料架和所述收料料架之间设有翻转机构,用于翻转管材将管材送入所述收料料架。翻转机构用于翻转完成调直的管材,使其进入收料料架进行收集。
[0016]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大口径铜管调直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大口径铜管调直机的侧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大口径铜管调直机的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上料料架100、储料架110、上料架120、挡料件130、转动轮131、转轴 132、斜面台140、驱动件141、轴体142、止挡件150;
[0024]调直料架200、夹持装置210、上调直机构220、上调直架体221、调直棍 222、油缸223、下调直机构230、下调直架体231、支撑棍232、气缸233、第一电机240、第一链轮241、第
二电机250、第二链轮251;
[0025]收料料架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口径铜管调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料架、调直料架和收料料架,所述上料料架上设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每次上料时将一根管材送入所述调直料架,所述调直料架端部设有一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管材的端部,所述调直料架上滑动安装上调直机构和下调直机构,所述上调直机构和所述下调直机构移动至管材上需要调直的部位处分别向下、向上挤压管材进行调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铜管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直机构包括上调直架体、设置在所述上调直架体上的调直棍、设置在所述上调直架体上控制所述调直棍升降的油缸,所述下调直机构包括下调直架体、设置在所述下调直架体上的支撑棍、设置在所述下调直架体上控制所述支撑棍升降的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口径铜管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直棍的下端、所述支撑棍的上端设有与管材配合的凹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铜管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直料架上还设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上调直机构传动连接以控制所述上调直机构在所述调直料架上的移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下调直机构传动连接以控制所述下调直机构在所述调直料架上的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口径铜管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琥朱张泉蒋建伟倪骑国黄登科楼建明屠奕楚蒋永坚方勇傅汉忠赵宙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