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放电管的制造方法、气体放电管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399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放电管的制造方法、气体放电管和显示装置。提供一种气体放电管的制造方法,通过在玻璃管的端面上形成外缘形状与玻璃管的外缘形状相同的玻璃层,密封玻璃管的开口。将玻璃管的开口端面(开口)压熔接到包含低熔点玻璃粉末和粘接剂树脂的干燥膜上,然后提起玻璃管,以将用于密封开口的干燥膜转移到玻璃管的端面上。将荧光体支撑构件从与该端面相对的一边插入玻璃管内,然后使荧光体支撑构件的端部粘接到干燥膜上。烧去粘接剂树脂,并使干燥膜玻璃化,以产生低熔点玻璃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其中密封放电气体的气体放电管、气体放电管的制造 方法、通过配置大量的气体放电管可以显示诸如移动图像的图像(视 频图像)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人提出与PDP的发光原理类似、通过例如配置大量的气体放 电管可以显示诸如移动图像的视频图像的大尺寸显示装置,通过在外 径为lmm(|)、厚度为O.lmm的薄玻璃管内设置荧光体层并在其中密封 放电气体,制备各个所述的气体放电管。由于该显示装置是自发射型 显示装置,因此可以显示明亮的视频图像并实现100英寸以上的大屏 幕。因此,该显示装置适用于将室内墙壁的整个表面制成显示装置的 场所。另外,对于这种显示装置,必须根据显示屏幕的尺寸使用薄且长 的气体放电管。但是,为了制造长度为诸如2-3m的lm以上的气体放 电管,制造设备变得很大,且制造成本增加,并且,存在很难制造均 匀并符合要求的气体放电管的问题。更加具体而言,为了制造气体放 电管,必须形成氧化锰(MgO)的二次电子发射膜等和其中的荧光体 层。但是,形成二次电子发射膜和荧光体层需要烧结过程,因此,如 果沿管轴方向的长度增加,则很难在气体放电管内形成良好条件的二 次电子发射膜和荧光体层。原因在于,如果气体放电管变得较长,就会在管内缺少分解诸如树脂的有机成分所必须的氧气,并由此难于形 成均匀的膜。因此,有人提出如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00,通过规则地沿屏幕 的X行方向配置多个发光颜色不同的气体放电管,即红色(R)气体 放电管100a、绿色(G)气体放电管100b和蓝色(B)气体放电管100c, 并沿屏幕的Y列(管轴方向)配置多个发光颜色相同的气体放电管, 例如红色气体放电管100a和100a,即使在使用长度比显示屏幕的一 边短的气体放电管时,该显示装置也能实现所需尺寸的显示屏幕。对 于这种显示装置100,由于可以使用较短的气体i文电管,因此可以在 放电管内均匀地形成良好条件的二次电子发射膜和荧光体层。但是,在沿管轴方向配置多个气体放电管的情况下,沿管轴方向 的相邻气体放电管之间的接触部分变成不能形成放电单元的非发光区 域IIO。因此,必须设置一对保持电极130a和130b,以防止放电单元 120被包含在非发光区域110内。另外,规定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的主要要素包含亮度和分辨率。 亮度由放电单元120的占用率(Xl/(Xl+X2)x(Yl/(Y2+Y2))决定,屏幕 的列方向的分辨率由气体放电管的间距(Xl+X2)决定,屏幕的行方 向的分辨率由保持电极的间距(Yl+Y2)决定。这里,X2是与气体i文 电管的厚度有关的要素,并由所放置的气体放电管决定。因此,为了 实现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显示装置,必须缩短Y2,即,必须使非发光 区110变窄。但是,常规气体放电管的端面是如图1所示的半球形,并且由于 通过加热玻璃管的端部密封气体放电管,所以该端面具有不规则的形 状,并由此很难在显示屏幕的整个表面上使非发光区110变均匀。因此,很难使所有放电单元的亮度变均匀,从而在常规显示装置中可能 存在亮度不均匀的现象。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等提出了这样一种显示装置,即,该显示 装置使用具有平整端面的气体放电管以降低相对的气体放电管之间的 接触部分的体积,由此可以保证足够的显示面积(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3-203603)。通过设置具有与玻璃管接触的粘接层 的薄玻璃板并用加热器等加热该薄玻璃管以将其粘接到玻璃管的端面 上,得到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3-203603中公开的气体放电管。但是,为了制造所述气体放电管,必须事先制备形状与玻璃管的 端面形状相同的薄玻璃板,并且必须事先制造形状与假想的端面形状相同的薄玻璃板。如果玻璃管的端面形状不规则,则必须制备多个薄 玻璃板,并且还必须测量玻璃管的端面形状并选择一个可使用的薄玻 璃板。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因此薄玻璃板102可能如图2A那样比玻 璃管101大,或者薄玻璃板102可能会如图2B那样比玻璃管101小。 并且,当将玻璃管和薄玻璃板接触在一起时,可能会如图3那样不能 恰当地对齐薄玻璃板102和玻璃管101。在图2B和图3的情况下,由于减少了薄玻璃板102和玻璃管101 之间的接触面积,所以易于产生裂紋,并且存在在玻璃管101内密封 的放电气体会通过裂紋泄漏出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图2A的情况下,由于薄玻璃板102比玻璃管101 的外缘大,那么,如果如图4那样平行配置大量的气体放电管,薄玻 璃板102相互接触,并在基本与管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配置的气体放 电管之间会产生间隙140。结果,X3>X2 (对于X2参见图1),决 定亮度的放电单元120的参数(X1/(X1+X3))降低,并且决定屏幕的行 方向的分辨率的气体放电管的间距(X1+X3)变长。结果,存在显示装 置的亮度和分辨率降低的问题(对于图3的情况存在相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气体放电管的制造方法,该气体放电管具有外缘形状与 玻璃管的外缘形状相同的玻璃层,并且可以通过将玻璃管的端面压熔 接到包含玻璃粉末和粘接剂树脂的软材料上以在玻璃管的开口端面 (开口)上形成具有平整形状的玻璃层,密封玻璃管的开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放电管的制造方法,该气'管的开口端面上形成具有平整形状的玻璃层,密封玻璃管的开口。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放电管的制造方法,该气体放电管包括玻璃管、沿玻璃管的轴向断面具有平整形状且在玻璃 管的开口端面上形成的玻璃层、和具有荧光体层并固定到玻璃层上的 荧光体支撑构件,并提供气体放电管和包括沿管轴方向和基本与管轴 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的多个气体放电管的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气体放电管的制造方法是在玻璃管内 具有荧光体层的气体放电管的制造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玻璃管 的开口端面压熔接到包含玻璃粉末和粘接剂树脂的软材料上,以完全覆盖所述端面,通过压熔接产生的剪切力切断软材料,并将切断的软 材料粘接到玻璃管的端面上;和通过烧结软材料形成密封玻璃管的端 面中的开口的玻璃层。在第一方面,将玻璃管的开口端面压熔接到包含玻璃粉末和粘接 剂树脂的软材料上。由于通过该压熔接对软材料施加剪切力,因此沿 玻璃管的外缘出现裂紋,并且软材料被切成两部分。由于在与玻璃管 的外缘对应的位置上出现该裂紋,因此切断的软材料的一个部分具有 沿玻璃管的轴向断面的形状。并且,软材料的一个部分由于软材料中 所含的粘接剂树脂而粘接到玻璃管的开口端面上。然后,通过烧结软 材料,烧去软材料中所含的粘接剂树脂,将玻璃层固定到玻璃管的端 面上并密封玻璃管的端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气体放电管的制造方法基于第一方面, 并包括以下步骤在烧结软材料前,将其上形成荧光体层的荧光体支 撑构件插入玻璃管中;将插入的荧光体支撑构件的端部粘接到软材料 上;和在通过烧结软材料形成玻璃层的步骤中,将荧光体支撑构件的 端部固定到玻璃层上。在第二方面中,通过将其上形成荧光体层的荧光体支撑构件插入 玻璃管中,荧光体支撑构件的端部由于软材料中所含的粘接剂树脂的 粘性而粘接并固定到软材料上。结果,由于荧光体支撑构件和玻璃管6不相互磨擦,因此不可能出现玻璃碎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放电管,包括: 在玻璃管内设置的荧光体层;和 在所述玻璃管的端面上设置的玻璃层,具有沿所述玻璃管的轴向断面的平整形状, 其中,将其上形成所述荧光体层的荧光体支撑构件的端部固定到所述玻璃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12-3 2004-3517841. 一种气体放电管,包括在玻璃管内设置的荧光体层;和在所述玻璃管的端面上设置的玻璃层,具有沿所述玻璃管的轴向断面的平整形状,其中,将其上形成所述荧光体层的荧光体支撑构件的端部固定到所述玻璃层上。2. 根据权利要求l的气体放电管,其中, 所述玻璃层的线性膨胀系数基本上等于所述玻璃管的线性膨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海章山田齐粟本健司
申请(专利权)人:筱田等离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