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谷氨酸的发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
,具体涉及一种聚谷氨酸的发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谷氨酸(γ
‑
PGA),又称纳豆菌胶、多聚谷氨酸,它是一种水溶性,生物降解,不含毒性,使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得的生物高分子。聚谷氨酸分子主链上大量的游离羧基可进行交联、螯合、衍生等反应。据研究报道,聚谷氨酸可作为肥料、农药增效剂、保水剂、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絮凝剂、缓释剂以及药物载体等。近几年来,聚谷氨酸因其在农业肥料上的特殊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主要表现在保水保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抗逆增产、提高果实品质、调节土壤酸碱度等方面。
[0003]但是,就目前行业内聚谷氨酸发酵水平而言,发酵得到的产品含量相对较低,因此,提供一种含量高的聚谷氨酸的发酵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量高的聚谷氨酸的发酵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谷氨酸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配制基础发酵培养基;对基础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将种子液接种到基础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对发酵液进行压滤提取后烘干得到聚谷氨酸;其中,发酵条件为:pH为6.5
±
0.05,温度为34
±
0.5℃,发酵时间为80
‑
120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谷氨酸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13
‑
14g/L、玉米浆干粉4
‑
5g/L、硫酸铵3
‑
4g/L、谷氨酸钠3
‑
4g/L、磷酸二氢钾0.5
‑
0.6g/L、七水硫酸亚铁1.5
‑
1.6g/L、七水硫酸镁14
‑
15g/L、工业盐2
‑
3g/L、一水硫酸锰0.06
‑
0.08g/L、无水氯化钙0.08
‑
0.10g/L和氯化胆碱0.003
‑
0.004g/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谷氨酸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13.5g/L、玉米浆干粉4.44g/L、硫酸铵3.33g/L、谷氨酸钠3.33g/L、磷酸二氢钾0.56g/L、七水硫酸亚铁1.56g/L、七水硫酸镁14.44g/L、工业盐2.89g/L、一水硫酸锰0.07g/L、无水氯化钙0.09g/L和氯化胆碱0.0033g/L。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聚谷氨酸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发酵培养基还包括如下组分:VB10.008
‑
0.009g/L、VB20.008
‑
0.009g/L、VB60.0014
‑
0.0015g/L、烟酸0.009
‑
0.010g/L、烟酰胺0.009
‑
0.010g/L、叶酸0.0004
‑
0.0005g/L、泛酸钙0.0001
‑
0.0002g/L、生物素0.0002
‑
0.0003g/L和泡敌0.17
‑
0.019mL/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谷氨酸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发酵培养基还包括如下组分:VB10.00807g/L、VB20.00807g/L、VB60.00148g/L、烟酸0.00917g/L、烟酰胺0.00917g/L、叶酸0.00044g/L、泛酸钙0.00015g/L、生物素0.00029g/L和泡敌0.18mL/L。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谷氨酸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基础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建海,谭志云,王钱钢,杨宗禄,
申请(专利权)人:丽江映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