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毒肽-聚唾液酸静电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00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蜂毒肽-聚唾液酸静电复合物及其治疗癌症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蜂毒肽-聚唾液酸静电复合物,其中所述蜂毒肽与聚唾液酸的摩尔比为1:1~1:100。所述聚唾液酸的分子量不小于5KD。所述的蜂毒肽-聚唾液酸静电复合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1)称取蜂毒肽于烧杯中,加入溶剂使其溶解;(2)称取聚唾液酸于西林瓶中,加入溶剂使其溶解;(3)移取步骤(1)和(2)的溶液混合均匀,搅拌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蜂毒肽-聚唾液酸静电复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可以单独使用,可作为制剂使用,也可与其他治疗药物(如其它抗癌剂)、方法(如放疗)、手段、技术联合应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毒肽-聚唾液酸静电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蜂毒肽-聚唾液酸静电复合物及其治疗癌症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肿瘤又分为两类,一类生长缓慢被称为良性肿瘤,另一类生长迅速被命名为恶性肿瘤,也叫癌症。近些年来,癌症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据研究者的调查可知,每年有超过一千万人被确诊为癌症,预计到2025年可能会增加超过2000万癌症病例,并且在未来几年还会更多。
[0003]蜂毒(Bee venom,BV)是欧洲蜜蜂分泌的毒液,是蜜蜂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农经典本草》中蜂毒首次用于治疗皮肤病、关节痛、牙痛以及脖子和耳朵部位的肿瘤等。蜂毒肽(Melitten,简称MEL),又称蜂毒素、蜂毒肽素、蜂毒溶血肽,是BV的主要成分和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干重占比约为50%。MEL是一种高水溶性、线性、两亲性多肽,分子式为C
131
H
29
N
39
O
31
,分子量为2.84kDa,由26个氨基酸组成,其一级结构为NH
2-Gly-Ile-Gly-Ala-Val-Leu-Lys-Val-Leu-Thr-Thr-Gly-Leu-Pro-Ala-Leu-Ile-Ser-Trp-Ile-Lys-Arg-Lys-Arg-Gln-Gln-COOH,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MEL的等电点大于8,因此在生理条件下,MEL带正电荷,又由于MEL结构中含有3个赖氨酸与2个精氨酸,故而N末端区域带+4电荷,C末端区域带+2电荷,可见MEL生理条件下总是带6个正电荷。
[0004][0005]多项研究表明,MEL具有广谱抗癌作用,抑瘤机制主要分为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直接溶解肿瘤细胞,对卵巢癌、肝癌、乳腺癌、白血病、肺癌、膀胱癌等在内的癌症均具有明显抑制效果。尽管有令人信服的针对多种癌症良好功效的数据,但MEL的应用仍主要处于临床前阶段,还未有产品上市。这是因为MEL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主要包括溶血和过敏反应,高剂量的MEL可能会引起瘙痒、发炎和局部疼痛,MEL与红细胞膜有较高的亲和力,二者结合后会引发严重的溶血反应,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皱缩,膜通透性增加,随着MEL浓度升高红细胞膜产生孔洞,最终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释放,严重的副作用是MEL治疗肿瘤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为了提高MEL功效并降低毒性,需要对MEL进行结构修饰或者选择合适的载体。如专利CN109692326A公开了一种采用纳米颗粒作为载体的蜂毒脂质纳米颗粒,由蜂毒杂合多肽和磷脂、胆固醇脂结合组成,实现靶向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毒副作用小;专利CN110551191A公开了一种改良型蜂毒肽,通过序列改进获得新型蜂毒肽,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同时获得低溶血效果。尽管现有技术通过结构修饰或者使用载体可
9,优选为5-8,更优选为6-7。
[001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静电复合物的药物制剂,所述的药物制剂选自液体剂型、固体剂型或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溶液剂、混悬剂、注射剂(包括水针剂、粉针剂和输液);固体剂型包括但不限于片剂(包括普通片、肠溶片、含片、分散片、咀嚼片、泡腾片、口腔崩解片)、胶囊剂(包括硬胶囊、软胶囊、肠溶胶囊)、颗粒剂、散剂、微丸、滴丸等;半固体剂型包括但不限于软膏剂、凝胶剂、糊剂等。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包含静电复合物的药物制剂,包含所述静电复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将本专利技术所述静电复合物、注射用水及任选的渗透压调节剂、pH调节剂等进一步制备为注射剂。
[002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蜂毒肽-聚唾液酸静电复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优选的,所述癌症包括前列腺癌、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肺癌、大肠癌、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白血病、鼻咽癌、淋巴瘤、子宫癌、膀胱癌、骨肉瘤、黑色素瘤、结肠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由于MEL的广谱抗癌特性,因此所述癌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种类。
[0022]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复合物使用没有限制,可以单独使用,可作为制剂使用,也可与其他治疗药物(如其它抗癌剂)、方法(如放疗)、手段、技术联合应用。
[0023]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复合物中,聚唾液酸是一种肿瘤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其结构中的羧基带有负电荷,可与MEL结构中的正电荷以静电作用结合为静电复合物(MEL-PSA),不同分子量的PSA与MEL结合紧密程度不同,其抗肿瘤效果也有区别。MEL-PSA通过肿瘤对PSA的主动摄取而增加MEL-PSA对肿瘤的靶向抑制作用。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蜂毒肽-聚唾液酸静电复合物,较大分子量的PSA将MEL紧紧包裹,因此相较于游离的MEL可明显降低溶血等毒副作用。同时由于PSA对于肿瘤细胞主动的靶向性,在进一步降低MEL毒副作用的基础上增加了MEL在病灶的分布,提高了MEL的抗癌效果。
[0026](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蜂毒肽-聚唾液酸静电复合物性状、粒径、包覆率均达到优异水平,可完全满足制剂要求,同时制备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附图说明
[0027]图1不同浓度的MEL小鼠体内溶血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与/或改变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
[0029]原料来源如下:蜂毒肽原料药(Melittin,MEL,吉尔生化上海有限公司,纯度≥97%,中国);
[0030]聚唾液酸(Poly[2,8-(N-acetylneuraminic acid sodium salt)],PSA
10
,10KD,纯度≥98%,Sigma,美国);
[0031]聚唾液酸(Poly[2,8-(N-acetylneuraminic acid sodium salt)],PSA
30
,30KD,纯度≥98%,卡博森斯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
[0032]聚唾液酸(Poly[2,8-(N-acetylneuraminic acid sodium salt)],PSA
100
,约100KD,纯度约60%,长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0033]灭菌注射用水(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中国);
[0034]5%葡萄糖注射液(5%Glu,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中国)。
[0035]实施例1 MEL-PSA
10
静电复合物
[0036]室温条件下,精密称取10.0mg MEL于烧杯中,加入10mL灭菌注射用水使其溶解,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毒肽-聚唾液酸静电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复合物包含蜂毒肽和聚唾液酸,所述静电复合物由蜂毒肽和聚唾液酸主要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2.如权利要求1的蜂毒肽-聚唾液酸静电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蜂毒肽与聚唾液酸的摩尔比为1:1~1:100,优选为1:2~1:50,更优选为1:5~1:10。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蜂毒肽-聚唾液酸静电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唾液酸的分子量不小于5KD,优选不小于10KD,更优选为30KD~100KD。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蜂毒肽-聚唾液酸静电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称取蜂毒肽于烧杯中,加入溶剂使其溶解;(2)称取聚唾液酸于西林瓶中,加入溶剂使其溶解;(3)移取步骤(1)和(2)的溶液混合均匀,搅拌即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3)中,搅拌的时间为0.25h~5h,优选为0.5h~2h;温度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意辉熊雁宋艳志刘欣荣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