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格栅电极的电子发射装置以及电子发射显示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390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电子发射装置,包括:板;彼此绝缘并设置为具有预定形状的第一和第二电极;与第一和第二电极之一相连的电子发射器;以及,形成有孔的第三电极,由电子发射器所发射的电子穿过该孔。第三电极的孔宽度与电子发射器宽度的比率等于或大于约0.5并且等于或小于约1.0。使用该结构,没有扭曲或下陷,由此使亮度和色纯度达到预定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发射装置和一种电子发射显示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附着到下板上的作为下栅极结构(under gate structure)的格栅电极(grid electrode)的电子发射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电子发射显示器。
技术介绍
通常把电子发射装置分成热阴极型或冷阴极型,其中热阴极型和冷阴极型分别采用热阴极和冷阴极作为电子发射源。冷阴极型电子发射装置包括诸如场发射器阵列(FEA)、表面传导发射器(SCE)、金属-绝缘体-金属(MIM)、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IS)以及弹道电子表面发射器(BSE)的结构。具有FEA结构的电子发射装置基于以下原理,即具有低功函数和高β函数的材料容易由于电场差异而发射电子,以作为真空中的电子发射源。这种具有FEA结构的电子发射装置已得到发展,其使用尖端结构、碳材料或者纳米材料作为电子发射源。具有SCE结构的电子发射装置包括电子发射器,其中导电层设置在两个互相面对的电极之间的板上并且形成有微小的裂纹或间隙,由此形成电子发射器。这种电子发射装置是基于以下原理,即当由于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压所致的电流流过导电层表面时,由微小的裂纹或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发射装置,包括:板;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彼此绝缘并且在所述板上设置为具有预定的形状;电子发射器,其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其形成有孔,从所述电子发射器发射的电子穿过该孔,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方向上的所述第三电极的孔宽度与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方向上的所述电子发射器的孔宽度的比率等于或大于约0.5并且等于或小于约1.0。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4-3-31 21940/041.一种电子发射装置,包括板;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彼此绝缘并且在所述板上设置为具有预定的形状;电子发射器,其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其形成有孔,从所述电子发射器发射的电子穿过该孔,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方向上的所述第三电极的孔宽度与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方向上的所述电子发射器的孔宽度的比率等于或大于约0.5并且等于或小于约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发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第四电极形成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至少一个第四电极通过绝缘层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发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电极的上表面涂敷有介电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发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电极包括不锈钢。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发射装置,其中利用玻璃料将所述第三电极附着到所述第一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发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电极的孔宽度与所述电子发射器的宽度的比率等于或大于约0.69并且等于或小于约1.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发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电极形成有隔离物插入孔,支撑前板组件使其远离后板组件的隔离物的一端插入到该插入孔中。8.一种电子发射显示器,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彼此绝缘并在所述第一板上设置为彼此横穿;电子发射器,其与所述第一电极中的一个相连;第三电极,其形成有孔,从所述电子发射器所发射的电子穿过该孔;以及图像显示组件,其具有在所述第二板上的阳极电极和荧光层,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方向上的所述第三电极的孔宽度与在所述第一电极方向上的所述电子发射器的宽度的比率等于或大于约0.5并且等于或小于约1.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发射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四电极形成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四电极通过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电极耦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发射显示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的内表面上的光学拦截膜。11.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亨来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